家和我一起成長

拜年@初二

這個農曆年,格外的忙碌。

忙著外出拜年,也忙著迎接來拜年的朋友。

時間排得滿滿的。

大年初一,回娘家。

年初二,我又回到我的故鄉。

喜相逢,舉家向親戚與舊鄰居拜年。

熟悉的景物,找回許多的童年回憶。

這一次,我們得以進入舊家屋内,好感觸。

我們5姐弟的睡房。

曾經的高腳地板,明星海報~江玲、岳雷。。《電視與廣播周刊》撕出的藝人彩頁,貼滿4堵牆。。

我們新居入伙,爸爸朋友贈送的時鐘。

至少30年歷史。

雖已停止操作,卻仍懸挂原處。

爸爸若見了,也會會心一笑吧?

我們的儲藏柜,存放藥物、罐頭、碗碟、食水和杯子。

廚房的洗手盆與爐竈。

廁所怎麽好像變小了?

只是少了從前的水缸,其他的依舊。

三代合影。

現採現嘗的椰子,你嘗過嗎?

很能幹的舅母,在很短的時間變出這些佳肴。

超美味~

鄉村地方好,能自供自給。

龍眼、小辣椒、白香果、紅毛丹。。

什麽吸引大家圍觀?

是對面鄰居鳳嬌姐的家,舞獅賀慶。

我們有15年沒在這裡慶新年。

臨走前,舅母再三囑咐“記得有空來坐坐,不一定要等新年。”

這句話,至少重復了三次。

霎時,感動的直點頭。

暖暖的,人情。

家和我一起成長

婚禮~女方喜宴

2009年12月26日,7:30pm。

Hilltop Garden Restaurant樂滿樓。

美美的姐妹團。

插播一下下~這張照片可看見小QX新長出的兩顆牙齒耶!

會變色的香檳。

來~來~來~大家一起飲盛!

姐妹們製造的驚喜~

再過幾天就是新娘的生日啦!

遊戲時間。。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_O4jEz_oQ]

馬拉松接吻。

我們不要合照,要獨照。呵呵。。。

苦了可憐的老弟和弟媳,已經“笑”了兩天,接近尾聲我們還不肯擺休。。

一次過得保持24個微笑(橫竪每人2張共12人),而且還不包括NG照。。

結婚一生一次嘛!大家開心就好~

哈哈哈~

家和我一起成長

婚禮~男方喜宴

2009年12月25日,6:30pm。

新湖濱花園海鮮樓,皇家貴賓廳。

席開二十桌。

Menu菜單

  • Grand Straits Garden Combination湖濱錦繡拼盤
  • Braised Coral Shark Fin Soup with Dried Scallops & Crab Meats珊瑚蟹肉魚翅
  • Crispy Roasted Chicken金牌燒雞
  • Poached Live Prawns in Chinese Herbs藥材灼活蝦
  • Steamed Red Snapper in Black Beans原粒豆豉蒸紅桂魚
  • Wok-fried Diced Chicken in Yam Ring佛錛飄香
  • Fragrance Fried Rice wrapped in Lotus Leaf荷葉香飯
  • Double Happiness Exquisite Pastry美點雙煇
  • Chilled Longan with Almond Bean Curd龍眼豆腐

細心的新郎,雙Q爸不會為我這麽做。

象徵式的切蛋糕儀式。

開香檳是為了要敬酒,切蛋糕呢?爲什麽?

如果是能吃的蛋糕,當然是切了大家品嘗,問題是泡沫塑料製的蛋糕耶~

幸好,香檳不是假的,味道還不錯。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n9xkr-aWDr0]

謝謝左手持相機,右手抱小QX的表妹為我們留下這些珍貴的畫面。

小QX也不小心上鏡了哦!

拍照是讓時間定格的最佳方法。

家和我一起成長

婚禮~敬茶儀式

敬茶儀式。

父母是天地。

先敬老爸一杯。

然後是老媽。

長幼有序。

舅舅與舅母。阿姨和姨丈。

表姨。表哥和表嫂。

花姐與Sam。

玫姐和芳姐。

雙Q爸與我。

表妹。表姪女。

外甥衡與阿Girl。

外甥宇和旭。

小QE和小QX。

大合照。

全家福。

兄弟團與姐妹團。

家和我一起成長

婚禮~進行曲

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時間4:30am。

大喜之日。

髮型師友情第一,不收費。

除了替新郎做造型,也為我們解決三千煩惱絲。

現代人凡事都講簡約,結婚怎麽可以少了這些?

媒婆Look~

出發迎新娘咯!

Blur blur的花姐,在女方只拍了非常珍貴的幾張照片。

非常珍貴的幾張照片裏,只有兩張可貼上網。

把鏡頭拉回女方家~

玫姐贈送兩串大紅炮,是真的喔!

等待新娘到來的當兒,媒婆來電報告關卡大堵車,我們的心七上八下。。

趕在吉時11點之前抵達,大家冒了一頭冷汗。。

聽説,新郎以時速140飛車才化險爲夷,是驚險的咯~

雙Q爸掌鏡,Perfect!

婚禮攝影師跟在花車後面,怎麽當攝影師?竟然錯過如此美麗的畫面。

顛覆傳統,新郎掌控駕駛盤,新娘坐前座,媒婆往後靠。

狡詐時間。。

討價還價。。

“媽~救命啊!”

新娘與媒婆。

從今以後,你們得改口叫阿Kath姐姐為舅母了。

家和我一起成長

婚禮~前夕

忙忙碌碌,籌備許久,我家老弟的婚禮終於來臨。

結婚前夕得吃湯圓,搓湯圓的工作還好有四個小瓜當助手,我們可以忙別的。

自從9年前我的婚禮後,我們家已經很久沒辦喜事了。

弟弟是家裏唯一的男丁,黃家娶媳婦當然得鋪張。

弟弟的新車也是新娘花車。

白玫瑰手花。

自助晚餐得待老爸享用後,我們才能開動。

媽媽預訂50人的自助餐,結果來賓竟然多達100人!

可見我老媽交友多廣闊。

這位小女孩,是我表姐的女兒的女兒。

論輩分,她稱呼我為表姨婆,哈哈~

小QX年紀比她小但輩分長一輩,她得喚小QX表姨,真有趣耶!

小QE是當晚的小小服務生。

花姐唱歌,阿姨伴舞,默契十足。

安床時間。

小QE和小QX在新床跳跳滾滾,願舅舅與舅母生個龍鳳胎。

家和我一起成長

重溫回憶

我家老弟要結婚了,爲了派發請帖,我們跟著媽媽回鄉去~

這條小巷叫做桃花巷。

我在這裡出生長大。

舅母的家。

小QX第一次回到媽咪的故鄉,第一次坐在紅毛丹果樹下乘涼。

紅毛丹果樹開花卻未結果,我們來早了。。

從前鄉村人家大多有口井。

我喝了20年的井水。

盛水沖涼的水缸,小QE說是〈一房半廳一水缸〉裏的水缸。

他還很可愛的說,有空他想常常來這裡懷念懷念。

外婆的家。

門牌237號。

小時候常愛往這裡溜。

喝外婆泡的中國茶、用沙發坐墊蓋房子、新年和舅舅玩撲克牌。。

不知不覺,外婆離開我們快22年了。。

以前沒電視,也沒電腦,我們玩沙、玩捉迷藏、爬樹、到河邊抓魚。。

就連一根柱子也能變成我們的玩具,比比看誰爬得最高。

二姐常常是冠軍。

因爲,她屬猴。。

我的舊家。

門前爸爸種植的棉花草被鋼骨水泥取代了。

爸爸20多年前蓋的車房。。

很久以前,這裡有椰樹、可可樹、木瓜樹、番石榴樹,還有兩顆紅毛丹果樹。

爸爸在果樹旁蓋了4間狗屋,媽媽養了一些自由散步雞和鴨。

在這狹窄的走廊替狗狗沖涼。

也在這裡將從橡膠園收割的膠水凝固變成膠塊,然後載到大街的商店變賣。

溝渠被填平了。

隔鄰珍姐的房子也變了樣。

飯廳與廚房的窗戶。

小“龍溝”也有我們的許多回憶。。

我們曾經粉刷N次的客廳外墻。

這扇窗,下雨的話雨水就會流進屋内。

每逢新年,我都得替這扇鐵柵門漆上新色彩。

這裡的一切與15年前離開時,一模一樣。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

房子出租無法進入屋内,遺憾。

倘若,能夠回到從前。。

爸爸收非法万字票、媽媽在廚房煮茯神湯煎石斑魚、姐姐弟弟們從新加坡工作念書回家、我替爸媽清洗割橡膠的工作服、替爸爸燙衣服。。

我們圍坐在大圓桌一起聊天吃飯。。

只要一天就好,那怕是一分鐘或一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