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飛,跟我玩一局石頭、剪刀、布。”
“吓?”
“來吧!一、二、三!”
我們伸出手,她是布,我是石頭。
“我贏了。”她笑,“你可知道,為什麼這個遊戲的規則,布會贏石頭?”
“為什麼?”我問。
“石頭是執著,布,是放開。”
我們可以為自己最愛做的,原來不是赴湯蹈火,而是在適當時候,把捉緊對方的手,慢慢放開。
*《有一種愛,叫做放開》寧靜
簡樸的綠,讓人想起野外的平靜。
“雪飛,跟我玩一局石頭、剪刀、布。”
“吓?”
“來吧!一、二、三!”
我們伸出手,她是布,我是石頭。
“我贏了。”她笑,“你可知道,為什麼這個遊戲的規則,布會贏石頭?”
“為什麼?”我問。
“石頭是執著,布,是放開。”
我們可以為自己最愛做的,原來不是赴湯蹈火,而是在適當時候,把捉緊對方的手,慢慢放開。
*《有一種愛,叫做放開》寧靜
最佳新春節目
每年春節期間回到馬來西亞家鄉與父母及家人過年,除了團圓聚餐迎接新年,當然少不了農曆年的指定動作。
吃團圓飯,放煙花,到寺廟祭拜,在廚房忙成一團,還有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觀賞賀歲節目。除了看它千篇也不厭的經典賀歲電影及各地倒數晚會及演唱會,其實我最期待看到的就是馬來西亞電視頻道播放的公益廣告。
馬國過年一大特色
對我而言,新春期間的公益廣告是馬來西亞過年的一大特色,除了一些大機構會拍攝以“團聚”“親情”等為主題的公益廣告,近年來還有不少商家會大手筆發動公司上下員工一起拍攝過年短片,大打企業形象。
今年馬來西亞的公益廣告同樣沒有讓我失望,其中一個最喜歡的就是馬來西亞余仁生公司製作的“別讓年菜和方言,遺失在時空裡”。大部份讀者可能無緣觀賞到這個公益廣告(商業因素加上方言限制),所以讓我以簡單文字描述和大家分享。
廣告一開始,一位老婆婆一面下廚一面用客家話介紹客家人過年必吃的豬腳醋,“我們客家人過年最喜歡吃豬腳醋,放老姜、辣椒干、醋和水來燜”。跟著畫面切換到一個小朋友在浴室沖藻,口中念念有詞在用客家話練習著“步步。。高升”。
接著潮州大嬸登場,以潮州話介紹及烹調下一道菜,“我們潮州人過年一定要吃魚,潮州蒸魚一定要放紅番茄、鹹菜”。跟著畫面是一個小妹妹照著鏡子系著頭髮以潮州話練習說著“新正。。如意”。再來是廣東大叔煮蝦,小女孩穿著新鞋邊學著用廣東話講“笑口常開”。跟著是廣西的、福建的、海南的、福州的過年佳餚及小朋友們在學習著不同方言的祝福賀詞。
勝過重金打造新春節目
當阿公阿婆們把一道道不同特色的過年佳餚端上餐桌準備開飯的時候,一輛黃色小貨車開進,一個胖哥哥帶著小朋友們走進廚房,然後爭相把學好的不同方言賀詞念給阿公阿婆們聽。
大家準備吃團圓飯,然後鏡頭從廚房拉到客廳,客廳左右兩旁擺放三張單人床。鏡頭拉出到大門,我們看到門旁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開心老人院”,而載著小朋友們到來的黃色小貨車上面寫著“歡樂孤兒院”,最後打出字幕“別讓年菜和方言,遺失在時空裡”。
這麼一則公益廣告,勝過任何一個重金打造的新春節目。
播霸黃-UFM1003DJ黃文鴻
*摘自2015年2月24日《晚報》晚報網咖
曾經在尋找麵包樹的女孩和我來到斐濟文中提到的麵包樹,盡然在我家樓下。
若不是看見掉在地上的麵包果,我倒是沒察覺麵包樹上的果實。
每棵樹上都結了許多麵包果。
細數,一棵、兩棵、三棵
四棵、五棵
六、七、八、總共八棵。
週日的早上,工作的工作,上學的上學,連個女傭的人影也見不著,冷清得很。
手足口症終於康復的妹妹,以及肺癆初愈剛送走大姨媽的我,悠然自得的漫步於走道上與麵包樹對望。
莫名的喜歡麵包樹,說不出所以然。
就像莫名的喜歡一個人那樣。
《麵包樹上的女人》被搬上螢幕,看了片花,沒有感覺。
有些感動,只在文字中。
如果,麵包樹有選擇,它一定情願活在讀者心中。
陶晶瑩~20件生活中的幸福小事
01。趁工作的空檔,剛好老公也有空,兩個人找一間好吃的麵店,吃午餐、聊聊天,享受忙裏偷閒的溫馨時光。
02。接兒子小龍下課回家,最喜歡跟他玩個小遊戲,像是在褲子口袋裏放糖果,讓他來猜猜看糖果藏在哪一邊?看他傷腦筋或焦急的表情,即好笑又開心。
03。幸福不一定是老公在身邊,像有次老公去工作,我就帶著小龍跟荳荳穿著睡衣睡褲,跟一群好交情的鄰居朋友們到附近公園等看流星雨(我們家住山上),大夥兒聚在一起大聊特聊,感覺非常放鬆。
04。被老公問到今年的生日願望,我回答“希望全家人的感冒都好”,老公整個超感動,我們兩個都是以家為重的人,能有共同的目標對我來説就很幸福。
05。幸福其實就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像我跟老公沒事在家,就可以一起洗洗衣服,到院子曬曬太陽,弄弄花草,悠哉悠哉的度過一下午。
06。某天工作很疲倦的晚上,小龍突然耳朵痛大哭,趕快跟老公抱著他去看醫生,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件麻煩又累的事,但想想兒子也很久沒在自己身上睡一會了,這樣轉念一想,看兒子在懷裏沉沉睡著,不也是件幸福的事?
07。大家都知道我感冒很久沒好,於是Roger提供洋蔥汁做法,Ruby跟小鐘推薦枇杷膏,化妝師給了八仙果,秋香老師給我止咳黑球球與黑糖薑茶,飛碟觀衆送了我一大瓶桔子醬泡茶,同事送我燕窩,有機店老闆叫我用蜂膠漱口,舅舅、舅媽給了末草手工肥皂稱可以避邪。。大家都對我這麽好,我稱它們叫做《愛的偏方》。
08。有一次跟老公還有一些朋友去東區的小店逛街,買了很多東西在等結賬,老公突然說:“我來買單,妳們先去逛。”這份貼心令我感動,但其實他不知道那家是最貴的(笑)。
09。聼著小朋友們的童言童語,對家長來説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也許你們聼會覺得很無聊吧!像我之前買情人果給小朋友吃,小龍把情人果講成了〈人情果〉,我就覺得好好笑。
10。有天回到家看到小龍在廁所尿尿,因爲不夠高所以翹著屁股,像個變態一樣,又看到他圓圓的兩坨肉,覺得他好可愛。
11。小朋友間的互動較勁,也常常讓我發笑,像荳荳英文講不錯,有天小龍突然學起電視講‘Gangnam Style’,原來是英文沒姐姐好,就改學韓文要引我們注意。
12。工作的時候相中品牌一只手錶,剛好老公來探班,趁著錄心情分享的時候趕快對老公撒嬌喊話,“希望那只手錶能在我生日的時候,出現在我的桌上。”
13。跟伴侶之間擁有兩個人共同的興趣,也是幫助感情增長的重要關鍵,像我有事沒事都會跟老公玩兩把小賭一場,我們兩個都很愛賭,這是休閒時的樂趣,也是生活的情趣。
14。兩個人的結婚戒指因爲工作或拍戲的關係,有時我跟老公都必須要拿下來,但9年前買的Tiffany定情手鏈,卻無論何時都會戴在手腕上,我覺得這是我們的默契、也是互相的一種尊重。
15。荳荳跟小龍開學的那天,我跟老公親自接送他們上學,我那天早上還一直在找相機,就是要拍下他們第一天上學的樣子,能在這種重要時刻不缺席,並且抓住這種瞬間的細節,也是創造幸福生活不可遺漏的事。
16。工作時遇到來賓或認識很久的好朋友,我們會交換一下最近好玩的事情,或是些國際最新資訊,我今天就在跟我的經紀人學新的〈斗地主〉玩法,能跟好朋友們互相增長見聞,是一件很棒的事。
17。辛苦工作了一整天,晚上等小朋友都睡了,終於可以和老公躺在牀上享受兩人世界,這時我們會吃點小菜、喝點小酒,放一部很白癡的電影或卡通,哈哈大笑後再很放鬆的去睡覺。
18。之前帶小朋友們去看展覽,就發現荳荳對油畫有興趣,回家後就在家裏走道擺上畫架和小朋友們一起畫油畫,結果搞得臉上身上全是五顔六色的顔料,老公回來看到這一幕後,直説好幸福。
19。有好幾次在抽屜角落裏發現老公寫壞的卡片,原來他每次送我卡片都會多準備好幾張一樣的款式,如果不小心寫錯了就另外再寫,那種慎重的心意,比送禮物更令我感動。
20。休假的時候帶全家一起到峇厘島或蘇美島度假,喝酒不用算熱量,也不必去想明天要穿什麽,整天就是曬太陽、游泳、放鬆,那真的是最棒的時光了,而且也可以感覺到小朋友們在那個時候特別開心。
*摘自〈女人我最大〉2012冬季號
甘地、米耶、老懵董一起去旅行,遇到一場大風雪,迷了路,最後到一間農屋,就跑去敲門。
“我們的地方很小,雖然可以留給你們過夜,但是只能住兩個,其中一個要到養畜生的地方去睡。”
“沒問題。”米耶說:“我去好了。”
過了一會兒,農夫聽到敲門聲,打開門,米耶站在那裏,說:“我是一個猶太人,猶太人是不能和豬在一起的。”
“沒問題。”甘地說:“我去好了。”
過了一會兒,農夫聽到敲門聲,打開門,甘地站在那裏,說:“在我的國家,牛是神聖的,我不能和牛在一起。”
“沒問題。”老懵董說:“我去好了。”
過了一會兒,農夫聽到敲門聲,打開門,豬和牛站在那裏。
*《笑話和趣事》蔡瀾*
幪面俠和他的搭檔丹杜睡在沙漠上,望上去,幪面俠問:“你看到了什麽?”
丹杜說:“我看到無數的星星。”
“這説明些什麽?”幪面俠問。
“那要看你是從什麽方面去想。”丹杜意味深遠地解釋:“在天文學上來講,它告訴你天上有幾億的星球,我們住的,不過是其中之一。”
“還有呢?”
丹杜說:“哲學上來講,這證明我們是多麽渺小。”
“還有呢?”
丹杜說:“氣候學上來講,明天放晴。”
“還有呢?”
丹杜說:“它告訴我,現在是半夜三點半鐘。你到底想說些什麽,主人?”
幪面俠大喝:“笨蛋,我想說的是我們的營帳被人偷掉了。”
*《笑話和趣事》蔡瀾*
有一天,一個人跑到他家的地下室收藏他的新婚禮物,發現有一個很大的皮箱,他試試看打開看看裏面是什麽東西,但是箱子鎖住了。
他把他的太太叫來,問道:“這箱子是不是你的?裏面有什麽東西?”
“是的。”他老婆說:“一些舊衣服,不重要的。”
三年過後,他去地下室清理一些東西,又看到那個皮箱。這會兒,他又把他老婆叫來,問道:“到底裏面是什麽東西?”
“我都說了是一些舊衣服嘛。”老婆說。
這次他比較堅持,問到底:“舊衣服也好,打開來看看。”
他老婆說:“結婚這三年來,我一直服侍你,幫你做家務,做三餐,晚上我也盡量讓你快樂,我也不過問你的私事,我的私人東西,也請你別問好不好?”
到他們結婚的紀念日,他把那皮箱從地下室扛上來,向他老婆說:“我們已經結婚二十五年了,不應該有什麽秘密,你現在可以告訴我到底箱子裏是什麽東西了吧?”
他老婆又抗議,重復怎麽怎麽對他好的那一番話。
“我才不管這些。”那個人咆哮:“我叫你打開就打開!”
他老婆無奈,拿出鎖匙打開了箱子,裏面有兩千塊錢和三個番薯。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那人大叫。
“我只有認了。”他老婆說:“二十五年來我的確偷過漢子,每次對你不忠,我就把一粒番薯放在箱子裏。”
那人想了一想:“算了算了,那麽那兩千塊錢又是哪裏來的?”
他老婆懶洋洋的說:“每次箱子裏的番薯滿了,我就拿去賣掉呀!”
*《笑話和趣事》蔡瀾*
如果你是張小嫻的忠實讀者,一定不會對麵包樹系列感到陌生。
我曾轉載《我愛過,所以我活過》書中一文~尋找麵包樹的女孩。
女孩千辛萬苦飛到斐濟尋找麵包樹。
她或許不知道,麵包樹,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夾在兩棵椰樹之間的植物,是第一棵被芳姐發現的麵包樹。
後來,我們又找到另一棵可近距離拍攝的麵包樹。
麵包樹種植在學校内,只能遠攝,不可採摘。
我想實在的把麵包果握在手裏的心願,也落空。
傳説中的麵包果,原來長這個樣子。
芳姐說炸麵包果的滋味就像炸番薯的味道,好想吃哦~
麵包花。
從我媽家驅車外出大約5分鐘車程,就看到6棵麵包樹了。
我還以為自己身處斐濟呢!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麵包樹的原產地竟然是馬來半島呀!
雖然如此,我對麵包樹的崇拜,卻不會因此而減少。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煮一頓麵包果大餐!
每天都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但是,這一封信的確感動了我。
信很長很長,我只節錄了其中一部分,是我覺得可以公開的:
“當我從斐濟回來後,
就有一股很強烈的感覺想要給你寫一些東西,
但一直都沒時間。
而且,長時間都沒有用中文來書寫,
很多詞句都生疏了。
所以這個信念都一直被蹉跎着。
我害怕,拖得愈久,就愈寫不出當初心裏所感受的。
第一次認識麵包樹這個陌生的名詞,
是十年前第一次接觸你的小説《麵包樹上的女人》。
那時候,
人仍在馬來西亞,
處在情竇初開的青澀階段,
對於林方文和程韻之間的愛情糾纏,仍似懂非懂,
沒有很深的體會,只覺得好看就是了。。
泰國對我來説,並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度,
但仍未有那股衝動,想要去看一看麵包樹,嘗一下那個果實的滋味。
腦海裏只閃過這個念頭:有機會一定要嘗嘗,
卻沒有實際的行動。。
後來,
在《麵包樹出走了》第一次知道斐濟這個國家,也對麵包樹有了更多的嚮往。
但那個時候,仍是窮學生一名,
所以,只能幻想,而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但,對於程韻和林方文之間的糾纏,
開始有那麽一點明白。。
這個女孩子後來出國留學,長大了,有了一點人生經歷,也嘗到了愛情的苦澀。
斐濟和麵包樹,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
變成了我的信仰。。
終於,
十年後的今天,
我實現了這個願望。
仿佛是帶着朝聖的心情踏上旅程的。
在安排好機票和酒店後,我就這樣上了機。
並沒有任何確實的目標。
行李箱内,
帶着這三本麵包樹系列。。
我在南第市下機,
也乘坐風帆繞過貝卡礁湖,
仿佛,
也經歷了程韻所經歷的。。
但,麵包樹呢?
我問遍了那裏所踫到號稱已是第N次到訪斐濟的澳洲遊客,
都沒有人知道麵包樹的存在。
後來決定向在旅館的斐濟人查問,
差不多可以問的,我都問遍了。
在短短一個星期内,我想旅館的每一個員工,
都知道有那麽一個不斷在尋找麵包樹的中國女子存在。
有的說,現在不是季節,來得不是時候。
有的說,不知道現在是否可以找到麵包樹。
有的說,會回家幫我看一下自家種的麵包樹可有果實。
就算在外,
每個和我說過話的當地人,
都知道有那麽一本中文書,自十年前就被我沉迷着。
也都知道我在尋找着麵包樹和它的果實。
除了Bula(Hello)和Vinaka(Thank you),
我說得最多的斐濟單字,
就是Uto(Bread Fruit),
隨着時間的流逝,
我對尋找麵包樹果的信心也慢慢的減退,
不敢再存任何的奢望。。
我不知道是我的幸運還是上天終於聽到我的呼喚,
在離開斐濟的前一天,
我的的士司機給我找到了傳説中的麵包樹果。
那一刻的心情,真的不是筆墨所能夠表達出來的。
我確實是圓了這個夢,終於。
這個可愛的印度司機特地帶我到一個當地的餐館去,
請那廚師煮一頓麵包樹果餐。。
坦白說,
它並沒有特別的美味,
但咀嚼着的時候,那種滋味,我形容不出來。
吃的,不只是單純的麵包果而已,
還有程韻和我的歷程和心路。
這樣聼起來仿佛很可笑,
但當時的心情,是複雜的。
也就是因爲這樣,
麵包果的味道,就也不再那麽的簡單。
在回程中,
終於都再度看完了《流浪的麵包樹》。
我終於都明白了。
愛是美麗的,但也是累人的,我多麽嚮往一個人的自由。
從此以後,無須在苦苦的思念裏輪廻。
突然間,我的身子輕盈了許多。
我決定了,
以後要別人來愛我,我不會再這麽愛一個人了。
我想像自己變成一個無情的女人。
無情是多麽絕美的境界?
我再不會受傷害,不會了。。
《麵包樹出走了》很“離奇”的在斐濟出走了。我尋遍了所有地方都找不到。很肯定不會那麽冒失的把它遺漏在任何一個角落,這三本書是我那麽多年來的寶貝。沮喪了好一陣子,但現在想一下,這未必是一件壞事。或許有那麽一天,被一個懂中文字的斐濟華僑給撿到了,把我心愛的麵包樹系列給發揚光大也説不定?
斐濟這個地方,我肯定還會回去。希望那個時候,和我重游舊地的,是那個真正值得我去付出的人。。”
《麵包樹上的女人》是我第一本小説,一九九五年出版。六年後,我先後寫了《麵包樹出走了》和《流浪的麵包樹》。這些年來,一直有讀者問我,麵包樹系列會不會再有續集,我沒有想過,至少,到目前爲止,我沒有這個打算。
所有故事,都應該有一個終結。
當我讀到這封信,我更肯定,一本小説最好的續集,往往是在愛它的讀者那兒,而不是在創造它的作者手裏。
*張小嫻《我愛過,所以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