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機買回家已有一段時日。
新加坡屬熱帶雨林氣候,空氣中的濕度,肉眼無法識別。
大多數人也已習慣這樣的潮濕天氣。
本來,我不覺得怎麼樣。
搬家後,身體愈來愈不適,看了中醫,結論是濕氣過重。
我們家背著蓄水池,蓄水池隔著一條橋是柔佛海峽,我們的客廳與臥室面向游泳池,樓下有噴水池,公寓對街的消閒村有一個大池塘。
什麼水都有了,想不發也難。
但是,就算發了財,可能也無福消受。
試想想,周遭的水汽所造成的濕氣,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就像每天浸泡在水中一樣,渾身不舒服。
廚房的瓶瓶罐罐常發霉,不管抹了多少次,很快的又發霉。
我差不多,也快發霉。
大家對Humidifier加濕機應該很熟悉,Dehumidifier除濕機,沒聽過吧。
市場上售賣的牌子屈指可數,因為需求量不多,存貨有限,我們甚至得預訂。
我的醫生。
儲水箱內的水管是用於排水作用,因為擺放除濕機的地方不靠近廁所,所以我們用儲水箱收集濕氣。
28顯示目前天氣溫度,71則是濕度。
在開啓除濕機後,一般濕度維持在70多度。
若是陰天或雨天,濕度會飆升至80至90多度。
最舒服的濕度是把窗戶和門關小,或者完全關閉,然後開冷氣機,濕度會減少至60多度。
大概過了6個小時後,除濕機所收集的濕氣,已轉換成水,4.5公升的水。
除濕機一天工作約12個小時,可收集兩桶4.5公升,相等於9公升的水。
除濕的範圍僅限在家裡,我當然不可能每天窩在家,外出時難免沾染濕氣。
只是盡可能把接觸濕氣的機會降至最低。
我們家的其他成員,對濕氣的反應都還好。
我是嚴重的,因為身體虛弱,濕氣容易侵入。
這幾天,身體抱恙, 瀕臨絕望。
多希望,除濕機能把我的病一併吸走,變成水,蒸發,永遠消失於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