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時30分演出開場前,我們相約吃泰國餐。
最經濟的$68門票,座位還算不錯。
趕在拉開序幕前的最後幾分鐘合照一張。
《明天32》由彈唱人主辦。
領先出場的是6位來自不同學府,朝氣蓬勃的中學生。
寓意傳承,帶來一連串耳熟能詳的新謠組曲。
青澀的嗓音,只有這個年級才能把新謠詮釋得淋漓盡致。
節目前部分,多個小組出場,控制塔、潮汐小組、魚尾獅小組等,唱著早期我來不及參與,陌生的新謠。
接著,顏黎明、黃秀玲、洪劭軒、潘盈、陸續登場。
曾為160多首新謠編曲的音樂人陳志群,演奏的鋼琴組曲,令人聽了如痴如醉。
馬拉維的4位青年,用流利的中文唱非洲版的《星空下》,主辦方這樣的安排,說實在,莫名其妙。
闊別舞台17年的葉良俊,在演唱《扎西德勒》前,要求觀眾揮動著亮燈的手機。
我偷偷按下快門,將繁星瞬間定格。
蔡榮祖,外型變化最多。當年的害羞男孩,如今已蛻變成魅力熟男。
當主播黃秀玲與姐姐潘盈合唱《陪我看日出》,主題,開始偏離。
蔡禮蓮、鄧淑嫻、蘇智誠、劉晉旭、林倛玉及吳佳明,雖然唱的是本地創作,但與新謠掛勾,很勉強。
這一段,可以刪除。
我其實很期待聽鄧淑嫻唱《關於今夜所有的感覺》。
偶爾串場的蔡禮蓮,歌手或主持,身份模糊。
當晚,出現一個怪現像,歌手不唱自己的歌,唱別人的歌,納悶。
特別嘉賓萬芳的多首台灣民歌,動人演繹毋庸置疑,但,曲高和寡。
直到黎沸揮出現,我才醒過來。
一輪笑話後,現場氣氛開始熱了起來,可惜,黎沸揮也和其他歌手一樣,兩首歌。
以為在他之後,是巫啓賢。
喊著新謠一哥,亮聲的卻是姜鄠。
《我的回首》很久很久沒聽到了,算是這晚的驚喜。
壓軸,必然是他。
只是很訝異,巫啓賢也沒特別待遇,兩首歌,怎麼可能。
我敢說,在場5000人,有半數為了他而來。
非。常。失。望。
節目嚴重超時,為了趕搭地鐵,大合唱《年輕的心》音樂還未奏起,我們就離場了。
近4個半小時的演出,照理說是值回票價,可是沒有聽出耳油的感覺。
節目編排、選曲、歌手互動,明顯有欠妥當和不足。
最後一趟地鐵,發車時間12時17分。
我們四人年齡合計174歲,背痛的,膝蓋痛的,忍著痛,飛奔往地鐵站衝去。
演唱會橫跨一個午夜,乘著末班列車,我成了第一個祝芳姐生日快樂的人。
明天33,不知道還會不會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