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明年入讀中一的新生,在接到中一選校成績通知簡訊隔日,需向該校報到。
明年,學校將迎來創校57年以來的第一位女校長。
校長致辭完畢,就是買課本和校服時間。
一箱子的知識等著小QE去吸納。
看到這張小單子,我就暈了。
不是因為$119.50,而是以後每天我得洗和熨很多衣服。
食堂。
學校創始人-孫光漢修士。
學校開放日當天,同時得參觀數間學校,匆匆聽完校長致辭,既趕場離開,沒把學校看清楚。
其實,當時沒想過這會是小QE的最終選擇。
如今,這已是事實。
不曉得選擇正確與否,希望往後四年,小QE能享受在這裡的生活。
離開中學,我們到小學領文憑。
經過兩年翻新,學校已經從臨時校舍遷回原校。
講華語的新雅也回來了。
學校大門入口處經過整修,擴寬不少。
小誠、小毅、小愛、小同回到原來位置歡迎我們。
領到文憑,才算正式畢業。
從前,這裡是個小花園。
明年起,學校將實行單班制,需要一個可容納小一至小六共6個年級學生的集合地,所以花園變成了升旗禮操場。
若遇到雨天,學生將被安頓在此集合。
翻新前的升旗禮操場。
如今,增多一個小假山瀑布。
我有點納悶,這個遊樂場到底能為誰服務?
應該是低年級吧,可是範圍這麼小,會不會浪費支援和土地?
學校大翻新,唯有這棟建築物不變。
室內籃球場和二樓體操室。
改變最多的是這塊原是戶外草場的停車場。
停車場頂樓,大有來頭。
我相信,這是翻新花費最多資金的地方。
看到這個高高的樓梯很害怕。
擔心低年級學生會不小心跌傷,希望學校有防範措施。
蔣~蔣~蔣~ 驚嚇吧?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是人工草坪!
學校好像沒有足球這項課外活動,我不曉得為何增設這個設備。
食堂倒是維持原貌,只是攤販換了。
有時候,我對校長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我卻欣賞他的念舊與執著。
他把新雅、小誠、小毅、小愛、小同,以及這塊誠毅,從這裡搬到臨時校舍,現在又從那裡遷回來。
小QE最後一次穿上愛同校服,在原校誠毅前照最後一張相片。
願他謹記二字,做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