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2016(星期四)晴
經過漫漫長夜。
7小時後。。
終抵悉尼。
Sydney Kingsford Smith Terminal 1
機場比想像的小。
出發前,聽說澳洲對食物和藥物管制嚴厲。
我超擔心隨身攜帶的藥品會惹麻煩。
提心吊膽的以為得經過重重關卡和嚴密的安檢。
結果什麼都沒有。
踏出登機橋,順利通過關卡,蓋了入境印章,往取行李,最後把入境卡投入指定箱子內,便步入抵境廳。
這趟悉尼行,在新加坡預訂了兩天半的Land Tour。
機場接送也包括在內。
Holiday Inn Darling Harbour。
位於悉尼唐人街的酒店,便利得很。
對於沒有白米飯,就等於沒吃飯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天堂。
抵達酒店大堂,時間是早上6時。
Check In時間則是下午3時,9個小時該如何消磨?
慶幸,酒店當下有空房,允許我們提前免費Check In。
三人房,兩張雙人床。
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
客房相當寬敞,有書桌、沙發、小茶几,以及小吧台。
浴室設有浴缸,提供基本梳洗用品,唯獨沒牙刷和牙膏。
我們對酒店預先讓我們入住已萬分感激,缺少的不重要。
卸下行李,小睡兩小時,一番梳洗後,我們外出覓食。
雖然在飛機上已享用了早餐,其實嚴格來說那也不算。
我們大概在凌晨3時半左右吃早餐,也就是新加坡時間凌晨1時半。
現在是當地時間早上10時,什麼都消化了。
在悉尼的第一頓早餐,前往Fish Market漁市場。
從我們下榻酒店附近的Peddy’s Market搭乘Light Rail往魚市場不過是4個車站的距離。
但是,車費卻是每人澳幣$4.20。
最後,我們選擇搭的士,費用大約澳幣$13.00左右。
開始領教這裡的高消費。
的士雖然比$4.20 x 4便宜,但是平均每1分鐘起跳澳幣$1.00就相當驚人了。
澳洲的士之貴,全世界首10名之內。
Sydney Fish Market悉尼漁市場。
位於Pyrmont Bridge Road和Bank Street交匯處
開放時間:每周7天(聖誕節除外)平日0700 – 1600/周末0700-1700
悉尼漁市場成立自1989年,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日本東京築地的漁貨市場。每天供應來自澳洲各漁獲地、南太平洋和亞洲各國,超過100種以上的各式海鮮。
漁市場內有多家生鮮市場與餐廳。
生鮮攤位各種海鮮應有盡有,顧客可自行購買漁獲回家料理。
我對海鮮價格一向不知曉,不過聽聞此地不論生蠔、龍蝦或其它魚蝦貝類即新鮮又便宜。
雖然說價錢實惠,可是對我們來說仍算奢侈。
除了生鮮漁貨,這裡也售賣我們並不陌生,能在新加坡超市常見到的海鮮包裝食品。
漁市場內的餐廳,食物選擇多樣化。
除了沙拉,不乏生蠔、鮮蝦等。
除此之外,也有數種熟食供不適於生食海鮮的顧客享用。
QE和妹妹早已鎖定魚柳與薯條。
而我,倒是想嘗嘗芝士扇貝的滋味。
顧客在餐廳挑選付款後,可在港邊的露天餐座,迎著風,觀海鷗,嘗美食。
旭日下,冷風習習,享受我們抵澳的第一餐。
Fish & Chips $9.00
Seafood Platter $12.50
Whole Fish $16.00
Scallop Mornay $3.50
生蠔與鮮蝦新鮮不在話下,烤魚不錯,魚柳包裹著盡是鮮肉,薯條味足,吃了意猶未盡,又再添一盒。
只可惜,在悉尼用餐,幾乎所有醬料,不管是辣椒醬或魚柳醬都得額外付費購買。
真令人百思不解。
吃著吃著,不畏懼人類,不知名的長嘴鳥,而且還不止一隻,都來湊熱鬧。
佇立在的士站,等著離開的當下,往身後一探究竟,眼前美景十足像一幅畫。
從Fish Market到The Rocks岩石區,抵達時看到的畫面。
冬天跑步,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必健兒們正為即將於九月舉辦的Blackmores Sydney Running Festival而努力。
悉尼,充滿活力的一面。
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劇院。
初見英姿,我的人生旅遊冊,終於把它納入其中。
悉尼歌劇院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的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中選,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建造完成。
建造過程中,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Jorn Utzon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離去,從此不再踏上澳洲的土地。之後的工作交由澳洲建築師Peter Hall、Lionel Todd和David Littlemore三人合力完成。
悉尼歌劇院最後在1973年10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
Sydney Harbour Bridge悉尼海港大橋。
悉尼另一地標,大橋橋拱長503米,橋面長為1149米,由海面到橋拱最高處為134米,橋面淨高則為49米,是最世界最大的鋼鐵拱橋。
Sydney Harbour Bridge Climb攀爬悉尼海港大橋,乃熱門觀光活動之一。
爬橋主要分白天與晚上兩種時段,不論老少都可一試。
大橋攀爬、探索式攀爬和快速攀爬,共有三種形式供遊客選擇,前兩種需要花上3.5小時,最後一項快速方式只需135分鐘。
不說你不知。
悉尼海港大橋真相大露:
- 因天氣狀況造成的熱漲冷縮會使大橋上升或下落達7英寸。
- 建築總耗資是原預算的兩倍。
- 盡管1932年就開通了,但直到1988年才付清全部費用。
- 粉刷大橋一遍就需要約80,000升油漆。
- 大橋刷成灰色是因為其他顏色的油漆都不夠。。想像一下紅色的悉尼大橋是什麼樣的!
The Rocks岩石區。
岩石區是悉尼最熱鬧的區域之一,被眾多的商店、餐廳所包圍。
據說1787年來自英國的Arthur Philip菲利浦船長,將這個首度落腳的港灣取名為Sydney Cove悉尼灣,並帶領隨同前來的警衛與囚犯在這塊砂岩海角上紮營,自此開啓了澳洲的歷史新章。
George Street喬治街是岩石區的主軸,也是澳洲的第一條街道。
19世紀初期,岩石區為悉尼最時尚的地區,建造了許多美麗的房子,之後船業運輸興盛,岩石區成為澳洲歷史在商業、建築、農業、醫藥方面的重要一頁,同時也孕育了許多藝術家。
然而,步入20世紀,特別是1930年代,悉尼海港大橋興建之後,岩石區則陷於貧窮,擁擠的惡劣居住環境,直到70年代悉尼灣管理局成立後,岩石區逐漸重整為現今悉尼最受遊客歡迎的觀光據點。
照片顯示位置,正是岩石區周末市集的所在地。
The Rocks Market岩石區市集。
Sat & Sun:1000-1700
地點:George Streets & Playfair Street交匯處
The Rocks Foodies Market岩石區美食市場
Fri:1000-1600
地點:Jack Mundey Place(George Street & Argyle Street交匯處)
周末市集是悉尼著名的一道風景線。
由200多個攤檔組成,售賣藝術品、時尚服飾、家居用品、首飾和禮品等等。
每個周五的美食市場更是令人食指大動。
我們抵達當日是星期四,與周末市集擦肩而過。
可惜呀,可惜。
Pancakes on The Rocks
4 Hickson Road, The Rocks, Sydney 2000
Open 24 Hours
餐廳隱藏於大廈內,不好找。
稍微不留意,就錯過了。
以鬆餅聞名的餐廳,樓高兩層,聽說常客滿。
星期四中午,客流不多,順利取得位子。
除了鬆餅,這裡也有許多西餐選擇。
CoCo Berry $13.95
Bananarama $13.95
Baileys Liqueur Coffee $8.95
Apple Juice $3.50
Marshmallow Cocoa $3.95
燙口的鬆餅,很快的融化了雪糕。
少了賣相,卻不失口味。
雖然好吃,不過我們最終還是浪費了食物。
因為我們忘了一小時前吃了一頓海鮮餐,肚子根本沒多餘的容納空間。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曉得鬆餅份量如此之大。
雙Q爸說,在悉尼用餐,我們亞洲人得少點一份。
飽足一餐,走出鬆餅店,一輛很可愛的警車路過。
這裡的警車長得像玩具車。
第一次看見這個指示牌,納悶了許久。
原來是斑馬線行人過道。
Nurses Walk護士巷。
一路往環形碼頭方向走,路過這條巷弄。
有故事的小巷。
護士巷的歷史簡介。
現今小巷周邊商店林立,都是一些看起來高檔,無人問津的店鋪。
悉尼市隨處可見這個字樣的布條與廣告。
Vivid Sydney活力悉尼燈光音樂節(27.05.2016 – 18.06.2016)
地點:多處場所
世界上最大型的燈光、音樂與靈感交織的嘉年華。
今年的活力悉尼拓展至更多的地區,加設更多令人著迷的新燈光藝術和大量與眾同樂的娛樂項目。
2015年,燈光音樂節吸引了170萬多名遊客。
2016年,活力燈光藝術將從悉尼歌劇院到海港大橋延展至新拓展的地區,沿海岸設置更多充滿創意的燈光藝術裝置、燈光投影和燈彩裝飾。
Circular Quay環形碼頭。
環形碼頭是非常繁忙的交通樞紐,前為悉尼開往各地的渡輪集散地,後方是火車站,因此人潮川流不息。
沿著環形碼頭往歌劇院行走,不消幾分鐘即達。
“太陽不知道自己的陽光有多麼美麗,直至陽光從這座建築物上反射回來。”
著名建築師Louis Kahn被悉尼歌劇院獨特的構造和美麗的形狀而折服,並如此評價道。
標誌性的帆形建築,白色屋頂是由100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並經過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
屋頂下方是歌劇院的兩大表演場所-Concert Hall音樂廳和Opera Theater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每年會進行2,500多場演出和活動,是全世界知名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
悉尼歌劇院,到此一遊。
她也來湊熱鬧了。
還有不懼寒冷,冬天穿比基尼的另一個她。
悉尼市多個地點皆能近觀及遠眺海港大橋。
岩石區、環形碼頭或歌劇院,不論何處,不管何時,海港大橋英姿依舊。
距離Vivid開演時間尚有2.5小時,我們決定徒步到悉尼塔,然後再回到岩石區賞夜景。
從歌劇院沿著Macquarie Street往悉尼塔走,途經便利店,欲買牙刷牙膏,這裡的商店很奇怪,貨品都不標價,找了多家店鋪,皆找不著旅行裝口腔護理。
繼續往目的地靠近,看似不遠處,花了1個多小時,還未到達。
妹妹走到King Street幾近崩潰,再也走不動了。
這時候,我們發現方向好像有點錯誤。。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就在錯的地方,看到對的東西!
是Daiso!找到牙刷牙膏了!
悉尼Daiso的商品,不是全場,而是“Almost”$2.80
單是與新加坡的Daiso相比,新幣$2.00已便宜將近$1.00
走出Daiso,朝我們的終點站再繼續的邁進。
沿途,有我喜歡的街景。
新加坡絕對不可能。
再往前走,終於。。
Sydney Tower悉尼塔。
高度為305公尺,是鳥瞰悉尼市全貌的最佳地點。
悉尼塔位於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內,周圍有許多購物中心及商店。
Skywalk空中漫步,在悉尼塔268米高空的玻璃觀景台上(比悉尼海港大橋的134米還要高一倍),穿上黃藍兩色的“太空服”,從城市之巔俯瞰腳下的街道。
遊客也可以預定私人空中漫步,私人導遊專程服務,獨自享受此番美景。
傍晚6時正,Vivid Sydney拉開序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w_OpCECr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GgoPMTp20
我以為很震憾的表演,不過如此。
所謂的音樂,我們聽不到。
往來環形碼頭的輪船不停穿梭,阻擋視線。
最過份的時候。。
短短的15分鐘表演,結束後又重覆。
離開岩石區前望向海港大橋。
配合Vivid,海港大橋也準備了特備節目-穿著閃光的活力攀爬背心,攀登大橋。
攀爬或許會比Vivid有趣。
晚餐-台灣料理。
回到唐人街,終於有飯吃了。
在悉尼旅居、工作和念書的華人,比預想的多很多。
單是一天,已體會悉尼緩慢且輕鬆自在的步伐,難怪澳洲是許多人理想的退休養老之地。
雖然高消費令人咋舌,不過的確是個放鬆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