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03.12.16。歐洲。15。冬。迪拜/羅馬/梵蒂岡/羅馬

新加坡飛羅馬,中途迪拜轉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早前,已聽聞迪拜機場之大。

親眼見證仍為之一震。

DCIM100GOPROGOPR1426.

國家富裕,機場名牌嬰兒手推車供遊客使用。

一番震憾後,刷牙洗臉化妝吃早餐去~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家食店的比薩,炭火燒烤,新鮮出爐。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雞肉比薩搭配番茄、蘑菇與大蔥,再加特製醬料,鮮味無比。

比薩美味無比,迪拜消費也驚人無比。

比薩AED41.00

番茄AED3.00

蘑菇AED3.00

咖啡AED15.00

茶AED12.00

礦泉水AED4.00

1 SGD=2.54 AED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轉機時間原為3小時,後來因為大霧延飛1小時。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個時候,我才體會迪拜機場真正的大。

登上接駁巴士,從候機室到飛機停靠站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DCIM100GOPROGOPR1537.

大約15分鐘後看見飛機。。

一輪折騰後,終於登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Emirate的飛機餐其實不錯。

妹妹的兒童餐很應節,有火雞,有聖誕蛋糕和糖果。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看了兩部電影,睡了一覺,終抵羅馬。

DCIM100GOPROGOPR1559.

義大利扒手之猖狂名聞遐邇。

來到行李領取處,我們正式進入警戒狀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羅馬機場有個很藝術的名字-Leonardo Da Vinci。

期待能與羅馬邂逅一場藝術之旅。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抵達義大利的第一站,並不是參觀首都羅馬。

而是,位於羅馬西北部,世界上最小的國家-Vaticano梵蒂岡。

國家面積0.44平方千米,只有北京故宮3/5大,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

這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卻是8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每年吸引著上百萬的遊客前來參觀。

DCIM100GOPROGOPR1581.

梵蒂岡是羅馬天主教中心,境內有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博物館,保存著部分人類最偉大的藝術寶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Basilica di San Pietro聖彼得大教堂。

最初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基督門徒聖彼得的墓地上修建,於公元326年落成。

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大教堂,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米開朗基羅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

這座教堂呈長方形,整棟建築整體是一個十字架的結構,是基督教最大的教堂,再加上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的巨大穹頂,使得它在世界上聞名遐邇。

這座偉大的建築有許多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其中包括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聖殤像》(Pietà)和主祭壇上貝尼尼的青銅鍍金華蓋。

然而,聖彼得大教堂代表的只是梵蒂岡的外在表像,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城市國家,雖然國土面積狹小,卻具有無上的權力和影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Piazza di San Pietro聖彼得大教堂廣場。

由教宗亞歷山大七世(1655-1667,來自基吉家族)委託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尼尼設計。

這個可容納50萬人的廣場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

廣場略呈橢圓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塊鋪砌而成,兩側由兩組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形成3個恢宏雄偉的走廊。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方尖碑,銅獅之間鑲嵌著雄鷹,作展翅慾飛狀。

這座石碑原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為裝飾皇宮旁邊的圓形廣場,從埃及運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另外,還有兩座噴泉,其中一座為馬德諾設計建造,貝尼尼則加建了一座與前者相同的噴泉(1677)。

方尖碑與兩座噴泉的中間分別有一塊寫著”Centro del Colonnato”(柱廊中心)的石盤,站在石盤上向柱廊望去,柱廊的四排圓柱奇蹟般的重疊成一排。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環繞橢圓形廣場的柱廊,歷來被公認為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組合成4排,柱高18米。

廣場一側的每根石柱的柱頂,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聖男聖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欲參觀聖彼得大教堂得排隊輪候進入。

這天,已接近閉館時間,卻還是人龍不斷。

長長的隊伍,從我們所站之處,沿著圓柱延伸至入口處。

DCIM100GOPROGOPR1595.

走進大教堂先要經過一個走廊,走廊裡帶淺色花紋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紋,拱頂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個黃褐色的頂面也佈滿立體花紋和圖案。

DCIM100GOPROGOPR1606.

教宗的祭壇,上方為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

圓頂廊檐上有個雕像,耶穌基督的雕像位於中間,廊檐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的是格林威治時間,左邊的是羅馬時間。

大殿下面有5扇門,平常遊覽一般都入中門,如果遇上重大活動,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好機會要25年才有一次。

按規定,每過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

其他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貝尼尼雕製的青銅華蓋,它由四根螺旋形銅柱支持撐,足有5層樓房高,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和聖彼得的墳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參觀當日,祭壇被封鎖,只能從遠距離用鏡頭拉近拍攝,無法看清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殿堂的宏偉令人驚嘆,高大的石柱和牆壁、拱形的殿頂,到處都是色彩豔麗的圖案和雕像,精美細緻的浮雕,都是一件件的藝術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走出教堂,在教堂左側有一個衛兵隊的成員,他們身穿的別緻制服500年不變,據說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手中的長戈也是15世紀的產品。

DCIM100GOPROGOPR1613.

聖彼得大教堂,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不朽作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關於羅馬的起源,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希臘人經過十年之戰,最後以木馬計攻下特洛伊城。特洛伊王的後代埃涅阿斯流亡到義大利後在台伯河附近建立了一座名為阿爾巴龍伽的小城鎮。過了許多 年,埃涅阿斯的後裔發生爭鬥,弟弟阿穆利烏戰勝了他的哥哥,並殺害了兄長的兒子,還逼迫他哥哥的女兒當了女祭司,終生不得婚嫁。但事與願違,西爾維亞與馬 爾斯竟生了一對孿生子-Romulus羅慕斯和Remus雷穆斯。

當阿穆利烏斯得知此事後,下令將這對雙胞胎裝到籃子裡,扔到波浪起伏的台伯河中。幸好,籃子漂到了岸邊,被一隻到河邊飲水的母狼發現,祂慈愛的低下頭來,用長長的舌頭舔乾了孩子身上的水滴,並用自己的乳汁餵養他們。這就是羅馬廣為流傳的母狼育二嬰的故事。

羅慕斯和雷穆斯兄弟長大後,著手建造城市。他們選擇位於台伯河畔風景秀麗的七座山峰作為基地。這七座山名為帕拉蒂諾、阿文蒂諾、埃斯奎利諾、奎里納爾、維米納爾、坎皮多利奧和切利奧。他們把這七座山上的村落聯合起來,將聯合總部設在坎皮多利奧山上。

此後,他們又吞併了梵蒂岡等四座山丘,營造城堡,修建了城牆和廣場,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新城。由於新城主要建在七座山丘上,人們習稱「七丘之城」。

在建城過程中,兄弟倆產生嚴重分歧,以致互相廝殺。最後,羅慕斯殺死了雷穆斯,將所建城市起名為羅馬。

羅慕斯成了羅馬的第一任國王。

DCIM100GOPROGOPR1620.

Colosseum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人最愛的娛樂就是對血淋淋的角鬥場面作壁上觀。

大批的角鬥士被驅趕上角鬥場,相互殘殺,或與野獸肉搏,嗜血的貴族奴隸主則在角鬥士的流血犧牲中獲得一種野蠻的快感。

公元80年,競技場工程竣工之時,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典禮。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鬥,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廝殺居然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

現在的競技場已經成為古羅馬文明的像徵,並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

從外觀上看,競技場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可以容納近9萬人數的觀眾。

競技場的圍牆共分4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利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觀眾席共有三層座位,下層(the ima)、中層(the media)和上層(the summa),頂層還有一個可站著的看台,這是為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準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位安排:皇室 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特殊的包廂,身著紅邊白色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貴賓席」中:然後依序是武士(equites)和平民(plebs)。

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有老師相隨的學生,以及國外的高層等。

觀眾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進入競技場,另有160個出口遍佈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觀眾可通過它們進出,混亂和失控時人群能快速的疏散,據說只需10分鐘,全場就可被清空。

競技場的角鬥台下是地窟,關押猛獸和角鬥士。

角鬥士是從死囚、奴隸和戰俘中挑選出來,他們被分成不同的類型,有的全副武裝,手持長劍和盾牌:有的輕著武裝,用匕首和小圓盾戰鬥:而有的使用的武器僅為網和三叉戟。

角鬥那天被指定出場的人,將在角鬥前的遊行中吟誦這句話:Ave, Imperator, muratori te salutant(你好,皇帝,我們就要死去,向你致敬)。

羅馬衰落以後,競技場發揮過很多用途。中世紀的法蘭帕內(frangipane)家族曾經使用它,而在1349年的一場地震中,它南面的一側倒塌。

從14世紀中至18世紀大約400年間,競技場成了威尼斯宮和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等羅馬城其他建築的採石場,直到教宗班尼狄克(1740-1758)宣布競技場是一個神聖的場所,這種活動才停止。

19世紀以來,每年復活節前的星期五晚上,這個地方都會舉行一項由教宗親自參加的贖罪儀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為保存古羅馬競技場這個標誌性歷史建築,義大利品牌Tod’s斥巨資支持這座建築的修復工程,並從2011年1月21日宣布計劃至今,沒通過該項目獲得任何商業收入。

不為別的,只為履行身為義大利品牌該有的義務,就是將“義大利製造”的堅持執行到底。

這次修復計劃得到羅馬考古文物遺產部的惠許,已完工的第一階段是為北面及南面的外牆翻新,以及為目前的拱形圍場結構替換新閘門。工程還將繼續為競技場內的走廊、通道及地下室進行翻新。

此外,因考慮到遊客需要,計劃還包括築起遊客服務中心。

相對於在競技場址內的舊有服務中心,新服務中心可讓遊客從競技場外圍進入。

經過多年的修復,附於外牆的千年污染物已清潔完畢。“美白”了不少的競技場,猶如回到它兩千年前的輝煌樣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偶遇一對新人拍結婚照,新舊交會。

來到競技場時天色已黑,不能買票入場參觀。

雖然如此,卻看到與旅遊書不一樣的風景。

競技場在燈光照耀下,呈現另一番獨特的景致。

此刻的寧靜,任誰也無法想像這裡曾是血跡斑斑的廝殺場。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離開競技場,往下一站前進。

特雷維噴泉,隱藏在不起眼的小街上,旅遊巴士不能駛入。

DCIM100GOPROGOPR1621.

Trevi Fountain特雷維噴泉。

這個噴泉是著名的許願池,它是羅馬最大,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

噴泉位於三條街的交叉口,Trevi即是指此意。

特雷維噴泉,擁有240年左右的歷史,湧出的泉水經由純潔水道橋(Aqua Virgo)運送至羅馬。

純潔水道橋建於公元前19年,大部分水道建於地面下,當時阿格利帕(Marcus Vipsanio Agrippa,奧古斯都的得力助手)在萬神殿附近的戰神廣場修建大型浴場,為了供給浴場用水,於是下令建造水道橋。

取名純潔水道橋,是因為當時由一名童貞少女指引阿格利帕的士兵找到這處水源。這位指引水源的少女浮雕就在特雷維噴泉頂層的右側,左側浮雕則描述阿克利帕批准水道橋修建的情景。

純潔水道橋在537年遭歌德人破壞後,經歷了幾次維修。之後的整個中世紀時期,它一直供應戰神廣場一帶的用水。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歷史上,接連幾任的教宗都想在特雷地區建造一座大型噴泉。為此,包括貝尼尼在內的許多建築師先後呈獻各種設計方案。然而,一直到了1732年,教宗克雷門特十二世才敲定沙維的設計方案(教宗克雷門特十二世的紋章就刻在噴泉的頂端)。

整個建造工程歷時30年才完成,噴泉的中央部份為強調主軸,海神涅普頓立於正中央,涅普頓腳下的岩石間是牽著馬匹的兩位海神特萊頓(兩匹馬,一匹溫 和平靜,另一匹則弓背躍起;它們分別代表海洋的陰晴不定)。而汩汩湧動的泉水則再現了海洋的力量和洶湧氣勢。噴泉中央的人物都是由默默無聞的邁尼 (Giovanbattista Maini)著手創作的,最後則是由布拉奇(Pietro Bracci)負責雕刻完成。

在噴泉左右側壁裏面的雕像,分別代表豐饒和健康,它們是瓦雷(Filippo Valle)的作品。噴泉頂部的4座雕像分別出自不同的雕刻之手,代表水給萬物帶來的四季滋潤。

特雷維噴泉是純潔水道橋的終點,也是羅馬的「巨水」之一。「巨水」指的是具有足夠壓力,能夠將水推送至其他出口的巨大噴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羅馬有一個美麗傳說,只要背對噴泉,右手拿硬幣越過左肩拋入池中,便可重返羅馬。

如果以同樣動作拋3次硬幣,第一枚是代表找到戀人,第二枚是彼此真心相愛,第三枚是蜜運成功,婚後一起重返羅馬。

這個風俗的起源和歷史並無人真正知曉,在清澈的池底堆積了大量的各國硬幣,羅馬政府定期收集這些硬幣,充做慈善基金。

DCIM100GOPROGOPR1631.

來時,旅遊巴士非法停靠在小街入口讓我們下車。

回時路,得徒步走一個看似無止盡的隧道往巴士停靠處。

經過一夜長途飛行,從亞洲飛歐洲,由東往西移動,利用額外的7小時時差,繼續疲勞轟炸一日遊。

此刻的累,已無法形容。

又餓又累,一條隧道,步步艱辛。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抵歐洲的第一頓飯,吃中餐。

img_1151r

回憶上一餐,是從迪拜飛羅馬的飛機餐,可想而知我們有多饑餓難耐。

因為隨團遊,尚有其他團員同桌,美照無法掌控,所以你看到的只是我們的食物記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iH Hotel Roma Z3。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羅馬4星級酒店,只提供最基本的浴室用品,沐浴露、洗髮精與肥皂。

沒有牙刷和牙膏。

至於護膚乳得看運氣,大多數沒有。

酒店也沒有電水壺、咖啡、茶袋,以及礦泉水供給。

更沒有杯子和茶匙。

羅馬酒店的水,不適合飲用,有一層油脂浮於水面,水相當混濁,我們嘗試擱置一夜,隔天水變清澈了,但水底有一層厚厚的白粉,很恐怖。

建於欲前往羅馬的朋友,自備礦泉水飲用。

無水喝,就這樣,結束在義大利的第一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