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laken茵特拉肯。
自19世紀初,茵特拉肯即因優美環境而成為伯恩州阿爾卑斯山區的觀光重鎮。
位於Thunersee圖恩湖和Brienzersee布里恩茨湖之間的茵特拉肯,其德語中譯名稱正是“湖間”。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再加上這裡是通往少女峰的主要門戶,因此茵特拉肯變成為瑞士著名的渡假勝地之一。
瑞士人口約800萬,但官方語言卻高達4種-德語(64%)、法語(19%)、義語(7%)、羅曼語(1%)。瑞士依語言分為四語區,而每語區皆有其風俗民情和人文歷史。
German-Speaking Region-德語區是瑞士境內範圍最大的語區,包括瑞士的中部和北部地帶,然而這裡使用的德文與標準高地德文,在拼字和音調上都有所出入,也因此被稱為 Swiss German瑞士德文。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少女峰地區,以及琉森皆屬德語區。
French-Speaking Region-法語是瑞士的第二大語區,通行在瑞士與法國交界的西邊地區。在法語區內不僅可聽到與法國相差甚小的法語,就連生活習慣也與法國極為類似,而這區所出產的芝士和葡萄酒,絕對不會輸給世界知名的產地。
Italian-Speaking Region-義語主要分佈於瑞士南部,由於這裡古時長期受到義大利米蘭公爵的管轄,因此無論是地理、歷史和文化,都與義大利有著極深的淵源。
Romansh-Speaking Region-羅曼語區是瑞士最小,人口也最少的語區。瑞士政府為了避免羅曼語逐漸消失,施行了不少政策保護。羅曼語的起源可追溯至羅馬時代,當時跟隨大軍西遷的人們所使用的通俗Vulgar Latin拉丁語,隨著時代遞嬗並與當地語言融合後,便形成了今日的羅曼語。
今天是Free day。
原以為可以自然醒,最後卻因隔房的小孩不斷哭鬧而驚醒,簡直是噩夢。
我們對酒店客房非常之滿意,可是早餐卻有些失望。
以為來到瑞士或許會與義大利有所不同,結果依然是熱狗、火腿、芝士和谷糧。
雖然食物不怎麼樣,不過我們還是很悠閒的享用早餐。因為今天是自由日,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時間限制。
除了我們這一家,其他團友皆選擇參加自費項目-少女峰一日遊。
我們擔心妹妹對登山的氣壓反應,加上若參加一日遊,就會失去慢遊茵特拉肯這個迷人小鎮的機會,於是幾近掙扎後,我們決定留個遺憾,他日有藉口再度造訪。
順道提一提少女峰。
Jungfraujoch少女峰。
少女峰,海拔4,158公尺。2001年,少女峰與緊鄰的南方山區以「瑞士阿爾卑斯山少女峰-阿萊 奇冰河」之名被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自然遺產。少女峰、Elger艾格峰和Monch僧侶峰這三座高聳山峰是瑞士中部伯恩州Kanton Bern群山中最知名的高山組合。
欲登上3,454公尺高,享有Top of Europe「歐洲屋脊」美譽之稱的少女峰車站,可乘坐齒軌火車。火車全程行駛時間約50分鐘,期間攀越近1,400公尺高的山坡地。齒軌鐵道建於 1896年,費時16年開鑿,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2年完成,全長約12公里。
茵特拉肯,一邊有湖光山色的美景,另一旁有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群峰圍繞,是個典型卻又活潑的山中城鎮。
它的美,再多的文字也無法形容,大家看照片吧。
酒店值勤小姐推薦的道地餐廳-Restaurant Baren。
我們原計劃在這間木屋享用午餐,之後遊湖。
可是結果卻發現,餐廳大門深鎖。
原來,餐廳平日於4.30pm才開業,我們來早了。
往其他方向覓食,途徑這家超市。
這些不是塑料聖誕樹,而是活樹。在新加坡通常只能在宜家看到的活聖誕樹,這裡比比皆是。
超市前的環保”箱“,很有趣。
出國旅遊,我們最愛逛超市。
看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發掘有別於新加坡的新鮮事。
尋尋覓覓,最終決定在火車與巴士站旁的小食攤吃快餐。
不要小看這間Mr Grill,漢堡好吃極了。
巴士近在眼前,火車在身後駛過,新加坡絕對找不到這樣的用餐地。
寒風之中,我們一邊顫抖一邊吃著好好吃漢堡。
今天的節目-遊湖。
向酒店小姐問路,歪打正著,原來遊客享有免費搭乘巴士的福利,而且是無次數限量的搭乘。
這個寧靜的小鎮,人煙稀少,就連搭巴士也會覺得很悠閒。
我們不曉得湖泊的正確位置,只是大概選一個站下車,然後去探索。
下了車,看見一個像似農場渡假村的地方。
管理員很友善,讓我們入內參觀。
在茵特拉肯,只要抬頭,隨時隨地可見從山頂一躍而下,隨風飄揚的降落傘勇士。
渡假村內有個小型遊樂場。
冬天湯鞦韆,冷風打在臉上,好玩又刺骨。
Thunersee圖恩湖。
圖恩湖位於茵特拉肯和伯恩州圖恩間,其周圍是較為幽靜的景致,湖邊有許多充滿浪漫風情的小鎮和一些具悠久歷史的古堡。
茵特拉肯位於兩湖之間,我們無法一日遊二湖,只選擇距離靠近的圖恩湖,而另一湖則是-布里恩茨湖。
Brienzersee布里恩茨湖
瑞士的山川水質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而布里恩茨湖又號稱是全瑞士最乾淨的湖泊,湖岸盃茂密的森林、險峻的山崖及無數飛湍瀑流所環繞。
茵特拉肯的湖區觀光業歷史悠久,年代可追朔到1839年。夏季期間搭乘觀光船遊湖,不僅可飽覽湖光山色,更能享用船上各種不同的主題餐:拉丁餐、瑞士餐、爵士餐等。
瑞士是個內陸國,雖沒有海洋,卻有高山和冰湖。瑞士境內約有1,500個湖泊。
湖泊之美,大家繼續看照片,嘗試體驗我們當下驚嘆的絕美瞬間吧。
回程搭巴士。
是巧合還是緣份?我們竟然搭上來時那輛巴士,還未上車,車長已向我們微笑示好,免了出示巴士卡的麻煩。
回到鎮上,隨意的四處遊走。
小鎮面積不大,有很多特色小店,商品品質相當不錯。
QE和妹妹各別買了一個口琴,音質很好,就算胡亂吹奏也不覺得是噪音。
這裡消費不便宜,不單是瑞士,幾乎所有歐洲城市皆如此。
著名的齊寶萊在茵特拉肯設有分店,遊客能在此購買瑞士著名的鐘錶和珠寶。除此之外,鎮上亦有售賣名牌包包及服飾。
由於大多數的遊客會選擇在此過夜,第二天再前往少女峰,所以多元化的商家和下榻此地的遊客,常常將茵特拉肯點綴得十分熱鬧。
聽說,站在這個位置能看見少女峰。
眼前多座山峰,我不知道究竟誰才是少女峰,就拍張照留念吧。
茵特拉肯兒童不宜的“開心摟”。
身處茵特拉肯,隨處可見馬車和降落傘蹤影,這個小鎮繁華中不失古樸風情。
原本計畫晚餐到今早造訪的Baren吃道地餐,可是Baren在另一個盡頭,我們走到這裡已無體力再往回走,於是就速速在附近解決這一餐。
Hooters在新加坡亦有分店,新加坡的沒去過,倒是來這裡光顧。
Hooters Platter CHF27.80
Just Quesadillas CHF10.80
Chicken Strips CHF8.00
Hooters Salad CHF16.50
1 CHF = 1.42 SGD
數不清到底吃了多少西餐,回新我肯定變漢堡臉。
酒店客房閣樓有天窗。
房內無空調,就算把全部窗戶關得密不透風,仍有冷風侵入。
不論蓋了多厚的棉被,仍覺得冷,像似睡在深山野嶺之中。。
打開天窗說亮話。
打開天窗我凍僵。
還未打開,我的枕邊人已倒頭呼呼大睡。
唯獨我,抵著冷,望天窗,數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