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海口/三亞(早/午/晚餐)晴
酒店住宿含早餐。
6、7、8,隨團遊一定明白這組數字的意義。
即是:6時Morning Call、7時早餐、8時出發。
從海口往三亞,需時3小時。
這天我們出師不利,剛離開酒店15分鐘,欲上高速公路之時,某團友竟說她的錢包遺落在酒店客房。。
折返酒店,又重新出發,已浪費超過30分鐘。
好不容易上了高速公路,行駛約1小時後,突然一陣巨響。。
原來是。。旅遊車爆胎。。
高速公路上方圓五百里鳥不生蛋,司機唯有繼續以龜速前進。。
45分鐘後。。導遊公告得下車暫做休息,讓司機到附近的車廠更換輪胎。
於是。。我們就在以上照片所示的休息站,順便來個解放。
提起解放站,對於這個國度的衛生程度,眾所週知。
在距離洗手間入口處50米之外,已可聞到嗆鼻的阿摩尼亞氣味,熏得我們幾乎窒息,若不是難耐,實在是蹲不下去。。
炎熱的氣候,這樣的香味,到處隨地吐金的道地觀光客,天啊~
就在快絕望的時候,遵守諾言的司機,在承諾的15分鐘內,開著大象車迎面而來。
幸好,這是全程唯一最糟糕的經歷,若不是迫不得已,相信導遊和司機不會做這樣的安排。
檳榔谷Binglanggu。
離開休息站,行駛了另外的2/3路程,我們抵達這次海南旅的第一個景點。
檳榔谷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連綿數公里的檳榔谷地而得名。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創建於1988年,位於保亭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境內,規劃面積5,000餘畝。
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檢區構成,風景秀麗。
由於檳榔谷少數民族風情純樸、自然景觀獨特、人文勝景豐富,被評為海南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遊風景區之一,還被譽為海南省最豐富、最純正的民族文化“活體”博物館。
檳榔谷歷史悠久、自然風景優美、民俗文化底蘊深厚,填補了海南民族文化產業的空缺,成為多部影視劇、文娛節目主要取景地,使海南的歷史、人文、山水走出深閨。
黎村苗寨Li and Miao Ecological Cultural Tourism Area of Ganza Ridge Area Valley。
黎村苗寨環境很好,古樸清幽,田園氣息濃郁,寨內那蔚藍粗壯的椰樹、昂首挺拔的檳榔樹、秀頎玉立的翠竹、剛毅健美的棕櫊、繁茂葉闊的蒲葵等,把村寨點綴得美不勝收。
走進黎村苗寨,遊客可以欣賞正宗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可欣賞黎族婦女的手工紡織過程及工藝品,還可以品嘗原汁原味的特色小吃。
黎寨也稱為初保村,是海南最後一個黎族村寨。據說,黎族祖先原生活在海上,以船為家,後遷入陸地,為懷念祖先的船家,在陸地上蓋成船形屋。
寨裏的男人留長髮結髻於額前,婦女紋臉,穿著繡有圖案的筒裙,寨裏婦女精於紡織和刺繡,寨裏黎胞能歌善舞。
波隆人家餐廳Bolong Family Restaurant。
農家宴。
10菜1湯加水果。
我們乘坐電瓶車,盤旋於山澗,享受微風,一路賞景至黎村入口處。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主要分佈於海南島中南部地區。
博君一笑。
記憶怎麼變成歷史了呢?
黎族的”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見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見血封喉樹為桑科喬木,樹皮損傷後流出的白色乳汁有劇毒,人畜誤吃或沾到傷口上,便會很快中毒甚至死亡。當地獵人用此樹的乳汁塗在箭頭上,鳥獸只要擦傷皮流血馬上致死,故稱“箭毒樹”。
黎族人用見血封喉樹皮製成的樹皮衣、圍裙、被褥等,具有極佳的殺菌護膚和自我淨化的功效。故至今尚殘存一些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見血封喉樹皮無紡佳品。
見血封喉樹皮衣。
黎族婦女現場示範手工紡織。
關於黎族人的紋身習俗,據說婦女在世不紋身,死後祖先不認,成了無家可歸的孤魂,所以未受紋身的黎族婦女,過世後必須在身上臉上用木炭畫些圖案才能入殮。
隨著時代演變,繡面紋身的黎族婦女即將在十年內消失。
導遊為我們講解黃道婆的生平事蹟。
黃道婆(左一銅像)(1245-1330年),松江府(今上海市徐匯區)人。元代棉紡織家,她在崖州(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並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技術,掌握了全套的先進技術。
宋末元初,黃道婆返回松江府,將黎族的紡織技術加以改進和革新,總結出一套先進的紡造技術傳予故鄉人民,促成松江一帶成為當時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為中國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黃花梨樹。
海南黃花梨木的原產地是海南島海拔600米以下,陽光充足的地方,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
黃花梨木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硬木之一。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山欄稻米。
山欄稻是黎族的山地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篩選出來適宜乾旱地帶種植的稻種。
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檳榔•古韻》大型實景生態黎族歌舞演出。
檳榔谷,黎家夢,穿越海南三千年。
大型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檳榔•古韻》,以鑽木取火、織黎棉、帕曼情歌、苗捏、黎族服飾、打柴舞等節目表演,展示最原始、最古老,最震撼的黎苗文化底蘊。
不得不佩服,連山羊和鴨子都出場配合表演了。
相當精彩,算是一場不容錯過的演出。
黎苗小吃街。
這裡的黃梨超迷你,芒果卻超大。
黃梨竹筒飯。
何謂五腳豬?
這種動物的特點是較短體小重量輕,嘴尖且長,平時嘴拱土覓食,嘴不離土,黎家人就認為它的嘴也是一只腳,故稱“五腳豬”。
2015年7月,檳榔谷榮譽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一個隱居雨林的神秘村落。
一場不得不看的實景演出。
一生不可錯過的文化之旅。
講述海南黎村故事,我感概的不是看過的某處風景、某場演出或某個黎族人。
而是,一個民族隨著時間變遷,逐漸走向沒落。
帶著一絲愁緒離開這個一輩子或許就這麼一回的地方,接著趕往下一站。
從檳榔谷驅車大約1小時,我們抵達三亞市南山。
南山迎賓館Nanshan Hotel。
從酒店大廳陽台遠眺海上觀音,不少客房亦可望見。
晚餐在酒店地底層的餐廳享用。
素食宴。
雖是齋菜,但同樣是10菜1湯加水果。
酒店大廳與客房不在同一樓層。
客房屬別墅式,依山而建,分佈於園區內的各角落,而我們住的那棟別墅,距離大廳徒步約100米。
導遊千交代萬囑咐我們安頓好一切後,絕對不可外出。
因為酒店外一片荒蕪,隔鄰有個少數民族村落,治安不是很好。
一探窗外,伸手不見五指,雖有菩薩護佑,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我們還是乖乖的早早就寢。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