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尋味上海-Day 2徐家匯 / 田子坊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晴)

原計劃:

  • (人民廣場站#1#2#8) → [轉乘站: 中山公園站#2#3#4]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漕溪路站#3) → 朱家角(旅遊巴士)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旅遊巴士) / (漕溪路站#3) → [轉乘站: 中山公園站#2#3#4]  → 南京東路(人民廣場站#1#2#8)

B計劃:

  • (南京東路站#2#10) → [轉乘站: 虹橋路站#3#4#10] →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漕溪路站#3) → [轉乘站: 宜山路站#3#4#9] → 徐家匯(徐家匯站#1#9#11) → 田子坊(打浦橋站#9) → [轉乘站: 陸家浜路站#8#9] → 雲南南路(大世界站#8) → 南京東路(徒步)

酒店住宿含早餐。

相當意外所謂的外賣早餐竟是麥當勞。

麥當勞吃油條、豆漿和橘子,在新加坡肯定不可能。

吃完早餐,往我們的第一個旅遊地出發~

南京東路步行街

步行街介於南京東路的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一段,全長約1,033米,可說是上海最繁華的步行街之一。

步行街除了有大型商場外,許多上海老店均在此設店,當中不乏手信店供遊客購買上海地道手信。

觀光車是逛南京東路的好工具,雖然南京東路是步行街,但人們還是可以選擇搭乘觀光車,除了免除勞頓之苦,也可靜下心來欣賞這條繁華,具傳統韻味的商業街。

觀光車起點在西藏中路和南京東路口的百聯世茂國際廣場門口,河南中路為終點站,車資以單程計算RMB5。

昨夜的老盛昌湯包館隔鄰的真老大房一大清早排起長長人龍,莫非為了鮮肉月餅?

上海人都把月餅當早餐嗎?

我們的酒店位置於人民廣場站及南京東路站的中心點。

這趟行程的地鐵初體驗,我們選擇南京東路站。

原因是雖同屬轉乘站,但南京東路站只有兩條路線7個出入口,而人民廣場站卻有三條路線20個出入口,以出入口計算可想而知人民廣場站的龐大,若在人民廣場站搭乘得耗至少多一倍力氣行走。

出發前有做功課,遊客可購買方便又實惠的地鐵1日票或3日票。

第一次使用後24小時(1日票RMB18),72小時(3日票RMB45)內任意乘搭地鐵(磁浮列車除外)。

人算不如天算,南京東路站無發售特種票,得到人民廣場站。。

別無他選,我們只好買單程票,希望目的地漕溪路站有售。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

地址:上海徐家匯區中山南二路2409號

交通:地鐵3號線至漕溪路站

上海集散中心由上海市旅遊局直接管理,規劃了多條上海市區內、近郊,甚至外縣市的旅遊路線,以方便自助旅遊的遊客。

經過上回北京慘痛的長城一日遊欺騙後,我們對參加這個國度的一日遊小心翼翼。

近郊,無地鐵,自助遊無法前往,得參加一日遊。

因為由旅遊局管理,所以能放100個心。

來到上海,計畫前往的第一個景點就碰壁了。

我們的朱家角水鄉一日遊,集散中心無辦理,這跟我之前搜尋的質料完全相反。

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就得改變自己。

反正也到了集散中心,既然朱家角去不成,那就改去別的水鄉好了。

庄、烏鎮、同里,三選一。

庄,雖貴為中國第一水鄉,但較商業,人流多,我們害怕照片後方盡是人頭的畫面,不考慮。

烏鎮,單看宣傳照與旅遊書介紹,吸引不了我欲前往的衝動,放棄。

最後剩下同里,與烏鎮一樣屬千年古鎮,但景點較多面積也大一些,資訊服務員說同里較寧靜,不像周那麼繁華,單是這句話,我們就下決定去同里。

同里一日遊,當然不可能今天成行,因為所有一日遊的團隊都已經發車了。

我們預購了星期六的套票。

因為原訂的計劃被打亂,所以得把星期六的行程提前在今天進行。

從漕溪站再度出發,正式前往我們這趟旅遊的第一個景點。

順道一提,我們終於在漕溪站成功購得地鐵三日票,接下來的三天都不必為找零錢買車票苦惱了。

徐家匯天主教堂

地址:上海徐匯區蒲西路158號

交通:地鐵1、9或11號線至徐家匯站,於3號出口前往

這座教堂又被稱為“聖依納爵堂”,裏面可容納2,500人,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

徐家匯教堂是鴉片戰爭後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始建於1906年,1910年完工。

教堂於1920年代之前為上海最高的建築物,1989年成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教堂於文革期間遭受破壞,1979年開始修復,並於同年重新舉行彌撒。

教堂採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平面呈長十字形,正面向東,兩側建有鐘樓。由於教堂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就連史提芬·史匹堡的電影作品《太陽帝國》亦曾於此處取景拍攝。

抵達時,教堂大門深鎖。

教堂的開放時間,旅遊書與網上資料顯示各有出入,我們最後只在教堂外拍了幾張到此一遊照。

上海老站

地址:上海徐匯區漕溪北路201號

交通:地鐵1、9或11號線至徐家匯站,於5號出口徒步約2分鐘

上海老站原為聖母院舊址。

聖母院由耶穌會傳教士薛孔昭發起,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青浦橫塘開始建立。同治三年(1864年)遷至徐家匯附近王家堂。同治七年(1868年),拯亡會、獻堂會等陸續在徐家匯耶穌會住院附近建立修院,總名徐家匯聖母院。

現大樓建於1926年,為原徐家匯聖母院僅存的主體部份。建築為歐式建築風格,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上世紀末修女遷至浦東唐墓橋天主堂後,大樓出租,現為上海老站餐館租賃使用。

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從入口處走向餐廳,得經過這道舖著舊式花紋地磚的長廊。

上海老站內部仍保留了許多舊時定位風貌,裝潢具有40至50年代的感覺,四處都有懷舊復古的擺設。

餐廳戶外有二列深具歷史意義的火車車廂,名為97318和97431火車車廂,它們曾是慈禧太后和宋慶齡的外出專車。

如今,這兩節車廂已被改建成餐廳,客人可在這兩個擁有高雅古董家具和精美餐具的車廂餐廳享用一頓不同尋常的美餐。

餐廳的落地玻璃座位區。

這裡用餐,可一邊享美食一邊欣賞戶外的兩節車廂風景。

可惜,滿座。

不論我們再如何要求,亦徒然。

97318特種車(慈禧太后宮廷坐車)

由德國漢諾威車廠於1899年製造。

造訪當日,這節車廂裝修中,拒絕參觀。

97431特種車(宋慶齡外出專用列車)

1919年造於俄國葉卡捷琳車輛廠。1922年運抵中國,被舊政府用作公務車。

新中國成立後,配屬為專用車輛,用作政府領導宋慶齡副主席外出用車。使用年限到期後,調拔至佳木斯鐵路分局,作救援列車的宿營車,直至停用,被上海老站餐廳收藏。

97431車廂內部規模不大,只容得下5張餐桌而已。

車廂末端改建為廂房。

餐廳的車廂座位有限,若想享受不一樣的餐飲體驗,得提早預訂位子。

我們連落地玻璃座位區都被拒絕了,更別奢望能在此用餐。

上海近杭州,來到上海一定要嘗西湖龍井。

午餐吃飯照。

芥菜黃魚羹RMB32

瑤柱冬茸羹RMB18

八寶鴨RMB188

上海老站主要供應本幫菜,並以八寶鴨聞名。

生煸三葉草頭RMB58

草頭即金花菜,是本幫菜常見的菜式之一。生煸三葉草頭以白酒清炒草頭,更能發揮濃郁的菜味,香醇可口。

大閘蟹RMB168(雄蟹)

金秋時節(農曆九月至十一月)為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機。中國俗諺「九雌十雄」、「九月團臍十月尖」說的就是農曆九月時雌蟹蟹黃飽滿,是吃雌蟹的好時候;農曆十月時雄蟹膏脂豐富,是吃雄蟹最好的時候。

農曆十月以後,螃蟹雖然會更成熟飽滿,但會因為肉質太老而不夠美味。一般來說,懂行的人更喜吃雄蟹,這是因為雌蟹的蟹黃膽固醇高,而雄蟹的蟹膏味道香甜且活性蛋白多,可美容養顏、增加人體免疫力。

紅燒獅子頭RMB58

腰果酥餅RMB10

內有腰果碎粒與鹽粒,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鹹中帶甜。

棗泥酥餅RMB10

棗泥以紅棗加入砂糖製成,是一種於國內備受歡迎的餡料之一。

玫瑰酒釀慕斯RMB10

上海老站,優質服務,連牙籤都那麼精緻。

田子坊

地址:上海黃浦區泰康路

交通:地鐵9號線至打浦橋站,於1號出口前往

始建於1930年,畫家黃永玉將之命名為「田子坊」。

據《史記》中記載的最早的一位畫家“田子方”,而田子坊就是取自田子方的諧音,意寓此坊將是藝術薈萃之地。

泰康路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遊客可主要遊覽田子坊在泰康路的3條弄巷,即210弄、248弄及274弄。

泰康路210弄就是被稱為“上海創意產業搖籃”的田子坊。

這條小弄內的舊廠房如今已改建成風格獨具的藝術工作室,陸續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進駐,使這條原本默默無聞的小街聲名鵲起。

現今的田子坊出現很多的個性商店,也開設了不少特色小店與食肆。

這裡有不少獨特建築,如石庫門、弄堂及騎樓等,是拍照取景的好地方。

三生有信

三生有信有寫信予前生、今生及來生的概念。

獨家設計的明信片與手工製品,非常適合現代文青。

我寄給一個星期後的自己。。

近年來,田子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後獲得了中國最佳創意產業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上海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上海優秀創意產業園,上海十大時尚地標、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等榮譽和稱號。

我相信能在這裡發掘更多的驚喜,可惜天色已黑,遺憾未能細遊每一條巷弄。

日月光中心

地址:上海黃浦區徐家匯路618號

交通:地鐵9號線至打浦橋站

位於田子坊旁,中心內的商鋪較為大眾化,食店方面也有很多選擇。

Kafelaku Coffee貓屎咖啡

地址:日月光中心1樓

下午茶。

貓屎咖啡不便宜,除了貓屎咖啡,這裡也出售一般咖啡,如泡沫咖啡、鮮奶咖啡等。

雲南南路美食街

地址:上海黃浦區雲南南路,至金陵東路一段為止

交通:地鐵8號線至大世界站,於1號出口徒步1分鐘,或2號出口徒步5分鐘

北起延安東路、南到淮海東路這一段短短不到400米的雲南南路,從20世紀30世紀年代起隨著時代演變,逐漸發展成小吃、餐館雲集的街道,是舊上海時期頗有名氣的小吃街。

1987年,黃浦區政府開始策略性的獎勵餐飲業,重振此街的昔日聲威,一些原有的老店和本來在其他地段的知名餐廳於是紛紛聚集於此。

美食街最有名的要數熱氣羊肉火鍋,除了羊肉火鍋,其他著名食店,如小紹興、鮮得來、大壺春、五芳齋等都位於雲南南路上。

除了美食,不妨留意街道兩旁的建築物,很多店舖樓上就是民居,雖然這些建築物曾被重修,但仍保留早期原貌。

洪長興

地址:雲南南路1號

交通:地鐵8號線至大世界站,於1號出口徒步約10分鐘

單看建築已感受到伊斯蘭風情的洪長興以羊肉火鍋聞名。

洪長興創於1891年,當時為上海第一家清真菜館。直至今天,洪長興依舊使用傳統金色銅鍋與炭火作火鍋,提供涮羊肉與人氣食品熱氣羊肉。

當下時間為5時左右,我們慶幸來早了,之後不稍1小時,餐館已座無虛席,需排隊入座。

傳統木炭鍋RMB30

調料RMB6

熱氣肥羊RMB42

牛羊肉組合RMB78

雞蛋餃RMB25

目魚丸RMB25

蓬蒿菜RMB15

雞毛菜RMB15

粉條RMB15

洞庭碧螺春RMB20

冰糖雪梨汁RMB45

雲南南路和南京東路隔著幾條街道,與其搭一個車站距離的地鐵,不如徒步。

我們做飯後運動,迎著涼涼的微風散步穿梭於北海路、廣東路、福州路、漢口路、九江路,一路回到南京東路步行街。

南京東路的夜景非常美,每到夜晚爭奇鬥豔的霓虹燈宛如一條五光十色的燈河,映紅了行人的臉,燈彩不遜於東京、香港等國際大都市的火樹銀花。

中街1946

始創於1946年,起初於瀋陽設店,以出售冰點為主。

中國以前稱雪條為冰棍,以奶油及紅豆味為主,近年冰棍則有復興的現像,而中街1946更火速成為網紅店,並於上海開設多家分店。現時的冰棍已加入多種新口味,價錢由RMB15起。

兄妹倆嚷著要在冬天吃冰淇淋,挑戰冷耐極限度。

我當媽的,用說的不會聽,就由得他們了,不是壞事,都是人生的一種體驗。

上海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是上海最有名的特色零食之一。

在20世紀30年代由上海人郭瀛洲所發明。奶油五香豆選用浙江慈溪、余姚的蠶豆做原料,以雙眼灶燒煮,先以清水煮再以糖水煮,並添加茴香、陳皮、桂皮、香精、鹽巴等調料入味,之後再將豆子撈起涼透乾燥而成。由於豆子表面會有一層鹽霜,像是冰糖奶油,因而人們又稱之為“城隍廟冰糖奶油五香豆”。這種五香豆鹽霜均勻,鹹中帶甜,口感極佳,不論當零嘴或茶點都很適合。

自從北京遊後,我對Made in China的食品存有很大的保留。

這一次,我提高警惕,先買一包賞味,若是沒問題,才大量採購當伴手禮。

幸好,我的顧慮不是多餘的。

標示著於三天前的生產日期,可是一嘗已經“漏風”,而且有很濃的臭油味,怎麼如此黑心呢?

因為所以,我們決定不買任何食物回新。

QE和妹妹,似乎愈來愈厲害購物了,幾乎都是他們的戰利品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