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尋味上海-Day 4杭州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晴)

原計劃:

  • (人民廣場站#1#2#8) → 上海火車站(上海火車站#1#3#4) → 杭州火車站(高鐵) / (城站站*杭州地鐵#1) → (定安路站*杭州地鐵#1) → 清河坊(徒步) → 西湖(徒步) → (定安路站*杭州地鐵#1)(徒步) → (城站站*杭州地鐵#1) / 杭州火車站 → 虹橋火車站(高鐵) / (虹橋火車站#2#10) → (人民廣場站#1#2#8)或(南京東路站#2#10)

B計劃:

  • (人民廣場站#1#2#8) → 上海火車站(上海火車站#1#3#4) → 杭州南(大巴) → (新塘站*杭州地鐵#4)(徒步) → [轉乘站:近江站*杭州地鐵#1#4] → (城站站*杭州地鐵#1) / 杭州火車站 → (定安路站*杭州地鐵#1) → 清河坊(徒步) → 西湖(徒步) → (龍翔橋站*杭州地鐵#1)(打車) → (城站站*杭州地鐵#1) / 杭州火車站 → 虹橋火車站(高鐵) / (虹橋火車站#2#10) → (人民廣場站#1#2#8)或(南京東路站#2#10)

上海火車站

地址:上海閘北區秣陵路303號

交通:地鐵1、3號或4號線直達

上海站是現時中國國內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從上海出發至蘇州、杭州、北京,甚至香港的高鐵及火車均可在這裡搭乘,加上連接上海地鐵及其他公交,可謂上海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上海火車站最初於1897年動工,於1898年開始運作。

為了應付2010年上海世博,上海火車站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新工程,成為現時即現代又功能齊備的火車站。

今天的行程是杭州一日遊。

從上海市往杭州,最快捷方便的交通就是高鐵。

在上海市搭高鐵可前往上海火車站或虹橋火車站,依班次而言,後者較多選擇。

至於,我們為何選擇上海火車站,原因是除了南京東路較靠近上海站,另一因素是虹橋站的班次若不是太早就是太遲。

我們欲搭乘的高鐵在9時40分發車,1小時車程,抵達杭州西湖大概11時左右,時間恰好。

我們怎麼忽然從火車站走到大巴車站了呢?

出發前已做好功課,查明高鐵時刻表。

在今早離開酒店前,也再三確認我們欲搭乘的那一列高鐵仍有座位且時間無誤。

然而,事與願違。

抵達火車站通過自動售票機買票時發現,已不能即時購買那班列車的車票。

為什麼?距離列車進站尚有1小時啊?

詢問在場助理值勤員,得到的答案是--車票在高鐵進站前的1個半小時將停止售票。

難道朱家角的惡夢又再歷史重演?又去不成杭州了?

那位執勤的好心安娣,跟我們說解決方法是即刻買虹橋站的高鐵票,然後搭地鐵去虹橋站搭高鐵。

可是,距離現時8時40分,虹橋站最早的一班高鐵是11時45分發車,就是說我們搭大概30分鐘的地鐵到虹橋站後,得等至少2小時。

就在我們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把行程更改至明日的時候,好心安娣說她有辦法幫我們解決。。

她立馬拿起手機,撥了一通電話,用我們聽不懂的家鄉話劈哩啪啦的說了一會兒,然後快速的對我們說:“趕快!我帶你們搭大巴去杭州!大巴很快,1個半小時就能到杭州!”,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她已高聲喊到:“大巴站就在對面,快跑呀!”,再然後她就跑在前頭了。。

安娣所謂的”對面“,是連跑帶跳穿過數條馬路直蹦10分鐘。。

在跑的當下,我有冷靜思考到底是不是騙局?會不會那個大巴司機與她串通?反正到了那兒,我們有權利選擇接受或拒絕,萬一我們真是遇到好心人,錯失1個半小時就能到杭州的機會,豈不是很可惜?還是到了大巴站再說。

冬天穿著厚重的衣裝蹦跑不是件易事,好不容易到了大巴站,發現是正當車站,購票也得出示證件,應該不是騙局。

由於考慮到遠車程,得先解放才是上上之策。

於是,我跟妹妹去了洗手間,我們萬萬沒想到一間外表正常的建築,怎麼廁所會這樣啊!

廁格與廁格的間隔,跟廁門的高度一致,只遮住腰部以下位置。。即是說在還未下蹲時,可以你看我,我看你。。

蹲下後,下方不是蹲式馬桶設計,而是一條水溝而已。。所有廁格共用同一條水溝,就是說上游的解放物,都會順水流經過隔壁位於下游的廁格。。幸好我的上游只是妹妹而已。。更噁的是解放時得控制力量,不然從身體排出流下水溝的會往上反彈。。

在狂奔10分鐘後,上氣還沒接下氣,就得努力的一邊忍著笑,一邊控制力道小心翼翼的解放,可是就在這個非常時候,那位安娣走了進來。。

她很不客氣的用她的身體倚靠在只有半身高度的廁門,往下看著隔壁格的妹妹和我,不當一回事的問“好了沒?”,天啊!!!

簡直是,欲~哭~無~淚~

結束解放,我們登上大巴,雙Q爸直呼那位安娣為貴人,殊不知我們的艱辛之旅才剛剛開啓。。

司機說走高速公路,可發車走了一段距離仍不見高速路,直覺告訴我,他打算到另一個地方載客。

果然,大巴駛進上海南車站。。

在上海南站逗留約20分鐘,間中有一些搭客上車,不少是年輕美眉,我更加放心了,確定這輛不是黑巴。

中途站小休解放。

照片中那位蹲在地上的小姐,從在上海南站上車後就一直不適,甚至在車上嘔吐。

如此一輛破舊且飄著異味,行走時一路顛簸的大巴,任誰都受不了。

除了以上,這個國度無奇不有的事可多了,我們在洗手間,看到一位安娣在洗手盆洗頭。。然後她任由未乾尚在滴水的頭髮肆意的在寒冷的冬天自然乾。。

奇觀觀賞完畢,繼續行程。

時間早已過了1個半小時,杭州一日遊是不可能的事了,我祈禱至少讓我們有半日遊吧。

上海市往杭州的高速路上,有一段很長的道路與高架橋上的高鐵軌道並行,遙望著高鐵,本來我們應該在那條航道上的。。

大巴9點發車,3小時15分鐘後,我們終於抵達杭州。。

只是抵達杭州,不是杭州火車站,不是地鐵站,不是西湖。。而是連我們也不曉得的位置。。

大巴從上海市出發,目的地不是杭州,杭州不過是間中停靠站,所以司機只讓我們在高速路旁下車,然後再駛回高速路繼續他們的行程。

在一個沒有旅遊書指引,人生地不熟,連位置都不知所在的地方,我只好問路人,最靠近的地鐵站在哪裡?

從被拋棄的下車點走了約15分鐘,看見曙光。。

這個地鐵站站名-新塘站。

只要找到地鐵站就會有出路。

從新塘站搭地鐵就可到達離西湖最近的地鐵站-定安路站。

但是,我們沒有這麼做。

經過早上發生的事件,我們學聰明了,一定要預購回程票才行。

於是,我們搭地鐵到城站站,中途得轉站,結果也花了一些時間抵達城站站。

城站站與杭州火車站相連。

杭州火車站購票亭。

相信是為了安全考量與避免小孩拐帶事件,高鐵票都打上搭客姓名。

買了安心,我們繼續往西湖前進。

從城站站再搭地鐵去定安路站,雖然麻煩,但總比得冒險在西湖露宿好多了。

就這樣,我們前後共耗了5小時抵達目的地,比那班從虹橋站發車的高鐵浪費了更多的時間。。真的不知道該不該感謝那位好心安娣。。

清河坊

杭州歷史上最著名的街區,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舊街區,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

杭州許多百年老店都集中在清河坊,街區現存古建築如百年老店胡慶余堂、萬隆火腿莊、羊湯飯店等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充滿厚重古樸的歷史風韻。

清河坊的歷史起源於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張俊在明州擊退金兵,取得高橋大捷,晚年封為清河郡王,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因此這一帶就被稱為清河坊。

作為當時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清河坊古有“前朝後市”之稱,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一直是杭城最繁華的商業地段。

走出地鐵定安站,我們先到老街遊逛,然後才去西湖。

龍井產自西湖,所以隨處可見售賣龍井茶的店鋪。

老街上,不乏新穎的個性小店。

武大郎餅

又稱「武大郎燒餅」它是由麵粉、食用油、白糖、棗泥、脫皮黑芝麻等多種原料,並配具有北方特色的老面精製而成。多年來在製作工藝和配方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武大郎餅」獨特的風格。

即做即賣的燒餅。

武大郎是古典名著《水滸傳》裏的人物,他以厚正直而為人稱道,同時他做的燒餅香酥可口,回味悠長,一直流傳至今。

燒餅雖賣相不佳,可相當好味。

除了燒餅,另一吸引我們的攤位就是這個售賣戒尺的攤位。

戒尺上一面刻著尺寸,另一面則刻有《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多種道德論。

這裡提供免費刻名服務。

攤主利用高科技將名字刻在戒尺上。

我們買了兩把尺,分別刻上QE和妹妹的名字。

離開清河坊老街,我以為西湖就在附近。

當地警衛指引我們往前走,一路走。。可就是走不到。。看不到哪裡有湖。。

最後才發現,我們走遠了,走了30分鐘的冤枉路。。

杭州位於上海西南面,屬浙江省省會。杭州的“杭”字為船的意思,市內以山水風景見稱,如西湖、錢塘江一帶最為有名。

杭州西湖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與10大風景名勝之一。

西湖總面積達60平方公里,以西湖10景與新10景最聞名。西湖三面環山,古時曾被稱為武林水、錢塘等,至宋朝才正式稱為西湖。

中國文人以西湖為題的詩詞多不勝數,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最著名。

涌金公園

因為走錯路,才走到這裡,看到另一處原本看不到的風景。

西湖之大,比我想像的大了好幾十倍,若想一日靠徒步遊完整個西湖絕對不可能,就算如今想從一個景點到達下個景點也得話至少1小時的徒步時間。

怎麼辦?

將~將~將~

曙光又出現了~

杭州西湖環湖觀光游覽車

涌金門 → 雷峰塔RMB20

觀光遊覽車即是所謂的電瓶車,屬隨招隨停式,車票以區域計算。

當下時間下午3時,我已將計劃造訪的景點範圍縮小了,可時間還是有限,尤其是4時過後就入夜,什麼都看不到了。

遠道而來,西湖十景至少讓我們看到二景吧,什麼是西湖十景?

在歷史上南宋時期,曾選出西湖最具特色的十個景觀,定名為「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1. 柳浪聞鶯
  2. 雷峰夕照
  3. 南屏晚鐘
  4. 三潭印月
  5. 蘇堤春曉
  6. 曲院風荷
  7. 花港觀魚
  8. 雙峰插雲
  9. 平湖秋月
  10. 斷橋殘雪

1. 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公園面積約20公頃,位置在西湖的東南部。南宋時,這裡是杭州最大的御花園,是南宋孝宗為了奉養宋高宗而建,當時稱為聚景園。

園內遍植柳樹,春天一到黃鶯和其他鳥類,就聚集在柳樹枝頭啼鳴,所以被稱為「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公園內共有聞鶯園、友誼園、聚景園與南園4個景區,其中友誼園是為了象徵中日友誼而建,當中有一塊「日中不再戰」碑,是由日本的岐阜市於西元1963年所建造,期盼中日兩國以後能永享和平、不再互相殺伐。園內的其他景點還包括御碑亭、聞鶯館、百鳥天堂等。

來到西湖,看見不少新人到此拍攝婚紗照,我想到的只有一個字「冷」。

我們搭乘的電瓶車,可行走於園內小路及街道外的大馬路,更可輕鬆躍堤。

2. 雷峰夕照

雷峰塔位於淨寺的放生池後方,原塔建於西元975年,當時的吳越王為了慶祝妃子產子而建造,故稱黃妃塔,又稱為西關磚塔。

雷峰塔在《白蛇傳》中,是非常著名的一個景觀。故事中法海和尚與白蛇鬥法,結果白蛇引錢塘江海水倒灌,水淹金山寺,造成生靈塗炭,於是被法海和尚鎮壓在雷峰塔之下。

明朝嘉靖年間因為倭寇入侵,雷峰塔遭到焚毀,僅存磚石結構,後來殘塔又在民國13年倒塌,歷史上的雷峰塔因此名存實亡。不過杭州市政府為了重現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已經在西元2002年11月重建完成,開放新雷峰塔。新塔8面5層,內部電梯可以到達4樓,雖然外表輝煌,但是內部已全無古意,唯有保留最下層原有塔基的部分,供遊人憑弔。

3. 南屏晚鐘(淨慈禪寺)

位於雷鋒塔對街的南屏晚鐘,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它所在的位置是淨慈禪寺。

南屏晚鐘是台灣早期著名的流行歌曲,參觀寺廟的當兒,耳邊不斷的迴盪著這首歌曲。

淨慈禪寺是杭州著名的古剎之一,南宋時被定位為五山十剎中的第五位,最早建於五代的後周顯德元年(西元954年),原名是慧日永明禪院,到南宋時才改稱此名,與靈隱寺等並稱「西湖四大叢林」之一。

淨慈禪寺內的大鐘,屢有替換,明代時曾經鑄有一口重達10噸的大鐘,現在鐘樓內的青銅大鐘,高度達3公尺,由中日兩國共同出資,鑄於1986年,重量則超過10噸。

南屏晚鐘命名的由來,是因為淨慈禪寺位於西湖邊的南屏山腳下,寺裡自創建時就鑄有銅鐘一座。傍晚時分,寺內鳴鐘召集僧人晚課,鐘聲迴盪於西湖邊上,因此稱為南屏晚鐘。

大老遠來到這裡,上柱香祈求神明保佑。

我們苦尋南屏晚鐘的鐘樓,卻不曉得其實鐘樓就座落於入口處旁。

找到鐘樓,卻不見“鐘”。

管理員說,鐘已不復存在。

在寺院內,從洗手間的所在處望向雷鋒塔。

離開「南屏晚鐘」,徒步約10分鐘即抵達「三潭印月」的渡船口。

可惜,最後一班4時的渡船已遠去。

從「三潭印月」開回西湖渡口的最後一班遊船。

4. 三潭印月

所謂「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是指小瀛洲島附近的湖面上,有3座高約2公尺的小石塔,月明之夜在小塔的石燈籠內點上蠟燭,蠟燭的光芒外透,倒映在湖面上,與月光相輝映,變成了三潭映月的景象。

小瀛洲島是西湖裡面積最大的島,它並非天然而成,而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積而成。小瀛洲島是一個難得一見「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小島,島的內部又分為4個小水塘,水塘之間又由水堤與小橋隔開,所以內部呈現一個田字形。小瀛洲上的景觀有我心相映亭、先賢亭、九曲橋、御碑亭等。

除了渡船,尚有其它船類供遊客做環湖遊。

在「三潭印月」,再次搭上電瓶車去下一站「樓外樓」用餐。

短短的幾分鍾車程,途徑十景中的另兩個景,即「蘇堤」及「曲院風荷」。

5. 蘇堤春曉

蘇堤又稱蘇公堤,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蘇東坡),在北宋元祐4年(西元1089年),用疏浚西湖所產生的淤泥堆砌而成。蘇堤春曉主要指清晨時分,湖上煙霧瀰漫,蘇堤遠看有如中國的山水畫一般,意境脫俗。

蘇堤上遍植桃樹與柳樹,自古有「西湖景致六吊橋,間株楊柳間株桃」的說法,原因是在全長8公里的蘇堤上,共有6座橋樑,分別是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在元朝時,這裡是錢塘六景之一,被稱為「六橋煙柳」。

6. 曲院風荷

位於西湖西北角的岳湖邊上,這裡在南宋時原來開有一家酒坊,附近的湖面上又種滿了荷花,所以初夏時節一到,造酒的酒麴香味,配上鮮紅粉黛的荷花,為它贏得了「麴院荷風」的雅號。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時,當年的酒坊已不復存在,當地官員在岳湖上又重新種上了荷花,供皇帝欣賞,康熙因此題寫了「曲院風荷」四個字。

除了以上6景,西湖10景中的另4景分別為:

7. 花港觀魚

西湖最大的公園,面積超過20公頃,隔著南湖與蘇堤相對,其中牡丹園的面積就有1公頃。這裡最早是南宋皇家內侍盧允升的宅園,最早稱為盧園。園內有紅魚池、牡丹園、大草坪、花港與叢林5個景點。牡丹亭是一座八角形涼亭,亭上的匾額是大陸知名作家茅盾的題字,由於公園內的花木是以牡丹為主題,於是這裡就取名牡丹亭。這裡的牡丹種類繁多,因為牡丹有花中之王的雅號,所以盛開時節顏色多彩,引人入勝。這裡可以賞花,又可以觀魚,遊逛起來頗為風雅。

8. 雙峰插雲

是指位於西湖上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兩者的高度都分別只有254與314公尺,但是因為西湖邊上的山峰高度都不高,所以相形之下,此二峰就顯得高巍許多。在西湖邊上就可看見這兩座相距約5公里的山峰。

9. 平湖秋月

位於白堤與孤山的相接處,這裡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視野開闊,成了杭州人在中秋佳節時,結伴賞月的好景點。清朝康熙年間,這裡建有臨湖的平台,平台後蓋有御書樓,樓上就有康熙親題的「平湖秋月」四個字。

平湖秋月的地點,在清末民初時曾經是猶太富商哈同的宅園,大陸官方在1959年重建來兩層樓高的平湖秋月樓,遊客可在此品茶,安靜的欣賞碧波萬頃的西湖湖面景觀,月圓之夜更可賞月。

10. 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位在白堤的東端,這裡也是《白蛇傳》裡面的著名場景,根據書中描述,青蛇與白蛇就是在遊西湖時碰到大雨,在斷橋邊上遇到許仙慷慨借傘,於是開始了這場浪漫的人蛇奇緣。

斷橋來源的說法有兩種,一說是在古早時候,在這裡有一戶賣酒的商家姓段,因此這條橋就被稱為段家橋。另一種說法則是,冬天時橋上積雪,等太陽出來之後,向陽面的雪融化了,但是沒照到太陽的地方依舊積雪不化,遠遠看過去就像是橋斷了一樣,因此稱之為「斷橋殘雪」。

西湖新10景:

西元1985年,透過杭州市民的評選,又選出舊十景之外的「新西湖十景」,這十處景觀,都寫成四個字的詩意表現,讓有心欣賞西湖美景的遊客逐一探訪。

  1. 雲棲竹徑
  2. 滿隴桂雨
  3. 虎跑夢泉
  4. 龍井問茶
  5. 九溪煙樹
  6. 吳山天風
  7. 阮墩環碧
  8. 黃龍吐翠
  9. 玉皇飛龍
  10. 寶石流霞

樓外樓總店

“西湖醋魚何處美,獨數杭州樓外樓”,外地游人玩西湖,不上樓外樓,似乎沒有真正領略杭州的美味佳餚。

樓外樓創建於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樓外樓的命名是取自古詩中「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自成立以來已經有國父、魯迅、郁達夫、周恩來等名人到此用餐。

1956年時,省人民政府認定的36款杭州名菜中,樓外樓獨佔10款,分別為西湖醋魚、排麵、叫化童雞、油爆蝦、乾炸響鈴、番茄鍋巴、火腿蠶豆、火踵神仙鴨、魚頭湯與西湖蓴菜湯。

杭幫菜把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文化資源賦予各種美妙的菜餚中,給西湖醋魚、叫化雞、東坡肉等經典杭菜增添了一道奪目的光環。

樓外樓餐廳的底樓座位。

龍井蝦仁RMB198

顧名思義是用西湖特產的龍井茶作配料烹飪的蝦仁。選用鮮活的河蝦,擠出蝦肉後用鹽、雞蛋清和澱粉醃製入味,滑炒後加入茶葉、黃酒,勾薄芡出鍋。龍井蝦仁並不是讓人一飽口福之娛的大菜,而是欣賞品味的最佳美味。

乾炸響鈴RMB42

選用泗鄉特產的優質豆腐皮切成正方形,用豬里脊肉、精鹽、紹酒、蛋黃製成餡,包入豆腐皮中,切段下鍋油炸而成。成品色澤金黃,口感酥脆,用筷子夾起搖晃有聲,故名炸響鈴,一般是配以花椒鹽、蔥段、甜麵醬等食用,是下酒佐餐的最佳選擇。

西湖醋魚RMB78

選用鮮活草魚作為食材,所採用的草魚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除去泥土味和各種雜物,獲得更好的口感與肉質。西湖醋魚的特點是不用油,只用白開水加調料,使魚肉保持原本的鮮嫩味道,烹製時對火候的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內便將菜餚製作出來。西湖醋魚的魚肉嫩美、酸甜可口,並帶有點蟹味,這道菜還有著動人的歷史傳說,《叔嫂傳珍》的故事就出自於此。

*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一次游湖,路遇一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占。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惡勢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憤,兩人一起上官府告狀,企求伸張正氣,使惡棍受到懲罰。他們哪知道,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一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

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復。臨行前,嫂嫂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麼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麼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

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一直查找不到。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

叫化雞RMB180

相傳是一個乞丐偷雞後缺鍋少灶,用荷葉和黃泥將雞包裹燒熟,結果發現味道異常鮮美,就作為名菜流傳開來。叫化童子雞選用肥嫩的小母雞,用調味料醃製、荷葉包裹,再將酒醞泥加入酒渣、粗鹽,包在荷葉外面,然後煨烤至熟。

西湖蓴菜湯RMB42

蓴菜是一種睡蓮科水生植物,嫩葉滑嫩鮮美,是西湖的特產之一。西湖蓴菜湯原名雞火蓴菜湯,以新鮮的蓴菜嫩葉為主料,再配以雞胸肉和火腿絲製成。西湖蓴菜湯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是著名的美味,張翰“蓴鱸之思“的典故膾炙人口,西湖蓴菜湯也成為思鄉的象徵。

宋嫂魚羹RMB22

相傳是從南宋流傳至今的名菜,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選用鮮活鱖魚,蒸熟後剝皮剔骨,配以火腿絲、香菇絲、竹筍末等配料,加雞湯烹製而成。宋嫂魚羹酷似蟹肉羹,所以又有“賽蟹羹”的別名。而宋高宗和宋五嫂的傳說,更為宋嫂魚羹平添積分歷史文化意境。

據載,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三月十五日,宋高宗趙構登御舟閒遊西湖,命內侍買湖中龜魚放生,宣喚中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在西湖邊以賣魚羹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欣賞,並念其年老,賜於金銀絹匹。從此,聲譽鵲起,富家巨室互相購食,宋嫂魚羹也就成了馳譽京城的名餚。

樓外樓位置優越,用餐的同時還可享受西湖景致,所以在旺季時常客滿,最好事先訂位。樓外樓外面晚上就是「印象西湖」的座位區,如果晚餐沒有訂位,基本上無法入座。

在2008年北京奧運備受國際讚賞的開幕禮,其中一項表演就是取自西湖景區的「印象西湖」表演。

「印象西湖」是大陸導演張藝謀、王潮歌與樊躍,在桂林成功推出「印象劉三姊」後,再接再厲在杭州西湖推出的一齣實境秀。這場表演的舞台位在岳王廟對面的岳湖,座位在樓外樓餐廳外的停車場。座位看台是移動式,白天看不出來,不影響周邊景觀,到了傍晚才架設出來。整晚演出是以西湖的自然山水景觀作為表演舞台,並由日本知名作曲家喜多郎編曲,因為電視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出名的歌星張靚穎演唱。整場表演是以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白蛇傳》為主軸,包括有相遇、相愛、離別、追憶與印象五幕,演出中運用大量水景,因此整場戲看下來,演員的服飾都是濕透的。

「樓外樓」前的西湖景緻。

此刻時間傍晚6時,踏出「樓外樓」,四周已一片漆黑。

我沒預料到入夜電瓶車休業這回事,原打算乘電瓶車到離地鐵站最近的湖口,看來已不可能。

目前唯一交通為打車。

「樓外樓」外出租車多得數不清,但無論我們如何招手,車就是不停,司機甚至視而不見,到底怎麼回事?

我們買的高鐵票是7時02分的呀,剩下少於1小時時間,怎麼辦?今早的惡夢怎麼還沒結束啊?

詢問餐廳職員,他們說得徒步至大馬路才能打車,樓外樓與大馬路的距離徒步至少也得花15分鐘。。

就在我們一邊走向大馬路,一邊招手打車,希望有奇蹟出現的時候,真的有輛出租車願意停車載我們。。

親切的司機告訴我們,那些司機不停車的原因是在「樓外樓」外的地段,交通部安裝了電眼抓拿非法停車的車輛,難怪了。

我們不熟悉杭州交通,司機也沒很清楚的向我們解釋,只說讓我們在地鐵龍翔橋站下車,從龍翔橋站搭地鐵去杭州火車站還有一些距離,雖然不是很遠,但也需要時間,希望我們能趕上高鐵。

至於打車費,好心的司機只取RMB10,即新幣$2,這位司機才是我們今天真正的貴人呀。

下了出租車,我們飛奔進地鐵站,從龍翔橋站到城站站,再從城站地鐵站衝上二樓的高鐵候車室,時間是7時40分。。

幸好,我們來時買了回程票,不然在發車前1個半小時的高鐵統統不能搭,那回到上海市豈不是隔天了?

我們終究搭上了高鐵。

高鐵分一等座和二等座,我分不清有什麼分別,反正不過是1小時車程,買最便宜的票就好了。

其實這輛高鐵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和諧號。

回望今天。。

30分鐘-清河坊

1小時-西湖游

1小時-樓外樓晚餐

總共2個半小時玩樂,其他的時間都在惡夢中。。

至於,大巴與高鐵的車票費用,僅相差新幣$2而已。。。

回到酒店才發現,今天的戰利品只有兩把尺,連冰箱貼都沒有。

唉。。有驚無險過一天,已經謝天謝地了。

看過一段引人深思的文字,與你共勉之。

“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開闊我們固有的思維,打破自己慣性的想法,學會用寬容的心,去容納其他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