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妹妹從學校慶祝活動回家後,開始發高燒。
年初一,高燒甚至達40度,我們深夜從新山驅車回新直奔醫院掛急診。
後來,她的體溫反反覆覆,經過5天仍不退。
醫院交代若5日情況無好轉,得再掛急診做進一步檢查。
第二次急診,當天驗血報告顯示血小板低於正常值,隔天得再跟進。
第三次急診,血小板更低,關於血小板的問題,醫生認為是由病毒感染照成的,一旦身體戰勝病毒,血小板自然會恢復正常。
其實,令醫生較為擔心的,反而是另一個指數,一個屬於免疫系統內的細胞。該細胞被病毒侵襲顯示低於常值,如果妹妹現在被其它病毒或病菌感染,她沒有免疫力抵抗,後果將會很嚴重。
因為所以,就算已經出院,妹妹仍得留在家裡休養,不能外出和上學,直到下一次復診跟進。
我憂慮的,除了以上兩個指數,還有6年前的歷史重演。
那時候,四歲的妹妹同樣因為病毒感染入院,她在一周內因為血小板嚴重低下入院兩次,之後花了1年7個月,血小板才回覆正常值。
血小板低,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跌倒受傷。
對於好動的妹妹來說,簡直是折磨。
她得放棄她喜歡的體育課,課外活動Gymnastic,以及芭蕾舞。
我希望,這只是個案,過幾天復診醫生就允許她蹦蹦跳跳。
長期戰,實在太折騰。
祝我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