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泰第二天,正式展開曼谷遊。
雙Q爸與我快年過半百,已不適合吃苦旅行。
三年前美國行附贈的2晚免費酒店住宿尚未兌換,
於是,這一次我們決定好好犒賞自己,住好的,吃好的。
酒店住宿含早餐,意外驚喜這裡竟有船麵,而且味道出奇的讚。
準備出發往第一個旅遊景點,經過酒店大堂發現這個廣告。
從來不曉得泰國人也吃月餅這回事,
真是印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的意義。
Wat Pho 臥佛寺
2 Sanam Chai Rd, Phra Borom Maha Ratchawang, Phra Nakhon, Bangkok 10200, Thailand
因供奉大臥佛通稱Temple of Reclining Buddha臥佛寺,貴為王室一等一級寺廟,拉瑪一世的主廟,臥佛寺面積達8公頃,規模冠絕曼谷,寶貴之處不僅在大臥佛與泰式按摩發源地,還有從泰國各府收集回來的佛像,王室編纂的石碑教科書及雕刻,都是歷史與藝術珍寶。
臥佛寺前身為大城王朝末年(17世紀)建成的Wat Photharam,寓意菩提樹。因毗鄰大皇宮,拉瑪一世下令擴建寺廟,並改名Wat Phra Chetuphon,但大眾仍慣用舊名簡稱Wat Pho。現時大部分殿宇都於拉瑪三世時建成,貴重的雕塑、藝術品亦是此時收集入寺內。
臥佛寺戒殿外圍的廊柱由152塊佛雕相連,圖案仿自曼谷王朝時已不再流行的皮影戲,無形中保存了皮影藝術。故事為泰國史詩Ramakien《拉瑪堅》,由東門拉開序幕,順時針推進。佛教修行中有順時針繞行聖物的一環,信徒觀看浮雕一遍,即一次修行。
臥佛寺戒殿外有雙重迴廊,比一般寺廟的迴廊多一重,並且於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有佛殿相連。迴廊與佛殿收藏了拉瑪一世及三世的珍品。
臥佛寺重建於曼谷王朝初期,當時剛經歷戰亂,泰國北部及中部城市被破壞,寺廟荒廢,拉瑪一世下令將廢棄的佛像收集回臥佛寺供奉,提升曼谷的神聖形象,在宗教、思想方面增加百姓對王朝的認同。最後收集佛像共1,248個,大部分鑄於14至17世紀,有不同年代與地域的造像風格,被視為保存佛像藝術的一大貢獻。
臥佛寺收藏當中689個,選出重要的供奉在四個佛殿,394個在雙重迴廊,內迴廊150個,外迴廊244個。
大城時代起寺廟就是保存知識之地。拉瑪三世開始收集,編纂各種適合大眾學習的書籍,鐫刻在過百塊石碑上,學問包括宗教教義與世俗知識,如天文星象、地理、詩詞及傳統醫學等。石碑掛在迴廊及平台的柱上,任何人都可到寺內學習,創泰國先河,被視為泰國第一所公眾大學。石碑也因保存眾多古代學問,2011年UNESCO收錄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Wat Po Thai Traditional Medical School
2 Sanam Chai Rd, Phra Borom Maha Ratchawang, Phra Nakhon, Bangkok 10200, Thailand
臥佛寺被視為泰國古法按摩的源頭,1955年成為首間獲泰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泰國醫藥及按摩學校,系統傳授泰式按摩。寺內設兩間按摩室,提供全身、足部、香薰足部三種按摩,時間分為30分鐘與1小時。師傅由學校訓練,理論及手法遵從醫學文獻記載,按摩後能達舒緩肌肉疲勞,加強血液循環、關節靈活性,以及減壓力的效果。雖然按摩室環境難跟一眾名店相提並論,只有簡單的數排按摩床與躺椅,但見識及體驗過正宗泰式按摩後,環境也頓變成小瑕疵。
泰式按摩的源頭:
拉瑪三世收入不少泰國醫學文獻,又延請御醫Phra Bamroer Rajaphat雕刻醫學石碑60塊,詳繪人體構造與穴位。按摩學校根據石碑記載,復原技術和原理,這批石碑正是泰國古法按摩的源頭。
心血來潮抱著好奇心的步入按摩學校,我們選擇最不傷身的腳底按摩。
我們的樣子,看起來像準備受刑的犯人多於光顧的按摩客。
經過一小時的按摩服務,非常訝異毫無疼痛感,療程結束後覺得腳底筋絡通暢。
臥佛寺內有一間簡陋的紀念品專賣店。
店家所售商品,難以吸引遊客目光。
所有信徒和遊客進入臥佛殿前,皆需除鞋方能入廟。
因入口與出口處有別,所以得各自背鞋行走(佛殿備有鞋子環保袋供訪客暫用)。
臥佛殿於拉瑪三世時建成,供奉同時期鑄造的臥佛Phra Buddha Saiyas。
佛像長46m,高15m,屬大城風格造像。右手輕托頭部,枕於雙重枕頭之上。腳底用珍珠母鑲嵌108個吉祥圖案,代表108個佛,為Saiyas佛像的獨特之處,其他地方的臥佛沒有。
臥佛像又稱為「涅槃像」,釋迦牟尼晚年因年事高不能久坐,要臥著向眾人說法,涅槃時也是頭向北,面向西的向右臥,臥佛像就是紀念佛陀涅槃時的身姿,為立佛像及坐佛像外,常見的造像姿態。
泰國佛教小知識:
泰國的男子上至國王,下至平民,一生中必須剃度出家一次。為期至少7天,但通常為3個月,也有長期為僧不還俗的。在泰國削髮為僧被視為一種社會資歷,受到尊敬。在農村,對沒有出家當和尚的男子,會視為「粗野人」。泰國的佛教僧侶地位高,不論任何人,包括國王、政府和軍隊首腦,拜見僧侶時,都必須向僧侶施合十禮。目前,泰國全國共有佛寺約3.2萬多座,僧侶約30萬人。泰國僧侶絕對禁止飲酒、看戲、戴帽、穿鞋(拖鞋除外),允許吃葷,但僧侶本人不得殺生。每日破曉仍保持托缽化緣的習俗,所得食品由全寺僧人共同分享。每天只在早上和午前進食兩餐,午後只許喝水、喝牛奶、咖啡等飲料,不得進食。
Rattanakosin 舊城區
不論初訪或深度遊,舊城區都有適合喜歡觀光或文化體驗的旅人。
舊城區即昔日王城Rattanakosin Island拉達那哥欣島,當拉瑪一世在島上豎立城市之柱,標誌卻克里家族在曼谷建立首都,開創新王朝,拉達那哥欣稱得上近代泰國的起源。
初訪曼谷的三大基本景點:大皇宮、臥佛寺與黎明寺都位於舊城區,是賞壯觀建築、初覷泰國文化的入門;因以往重要宗教場所都建在王城內,區內尚有素泰寺、大鞦韆、金山寺與王孫寺等地標,屬於”精讀”泰國文化的熱門景點。舊城區有眾多精品酒店,供旅客細味傳統文化,兼搜尋老店美食。
Elefin Coffee
Maha Rat Rd, Phra Borom Maha Ratchawang, Phra Nakhon, Bangkok 10200, Thailand
乃”曼谷IG熱門打卡咖啡廳”之一,位處臥佛寺斜對面,主打親手烘焙的咖啡,並出售自家品牌咖啡豆,藉以與顧客分享泰國咖啡。店家同時提供西式及泰式早餐、泰菜飯麵,並兼營旅宿。整體佈置簡單樸素,氣氛悠閒,與舊城區的懷舊老調互相融合。
原以為所謂的打卡聖地食客一定相當多,
沒料到咖啡廳竟然如此冷清。
搞笑的竟是員工在店內打瞌睡,雙Q爸不停的喚醒他,用力拍打其手臂也無用,彷彿好幾天沒睡似的。
我們等了10分鐘後放棄,直接走向店後方向廚師求救,女廚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把男店員從美夢中拉回現實世界。
在地研磨咖啡,入口濃郁,味香醇厚。
喝完提神咖啡後,繼續我們的行程。
因為下一站距離不遠,所以選搭嘟嘟車回味一下。
Wat Traimit Wtihayaram Worawihan金佛寺
661 Charoen Krung Rd, Talat Noi, Samphanthawong, Bangkok 10100, Thailand
Phra Maha Mondop共四層高,金佛供奉在頂層,二至三層分別為Chinatown Heritage Centre及The Golden Buddha Exhibition。
位於Mondop對面的佛殿,為僧侶接見善信、為善信祈福的場所。拉瑪五世曾到殿內參拜,並稱讚佛像充滿力量。
金佛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最初稱為Wat Sam Chin,意謂「三華人寺」,傳說由三位華人好友合力興建,1939年改名Wat Traimit,意思也是「三友寺」。以前只是簡陋的木造寺廟,到2010年新建Phra Maha Mondop慶祝泰王拉瑪九世守誕,有大理石外牆、金塔尖、豪華勝從前。
Phra Buddha Maha Suwanna Patimakorn健力士之佛
像高:超過4m
像寬:約3.8m
像重:約5.5t
風格:素可泰
手勢:觸地印
金佛由九個部分組成,黃金純度不一,頭部為80%,頭髮及髮髻純度達99%。1991年健力士認證為世上最昂貴聖物,約值2,110萬英鎊,2003年重估值升至3,710萬英鎊。
金佛價值連城,故戰亂期間被外罩泥胎,裝成普通神像,免遭敵人覬覦。隱藏時間有素可泰末年或大城末年二說。後金佛輾轉運到Wat Traimit,當普通佛像供奉。
1955年,金佛搬往新佛殿時,吊索意外斷裂,掉到地上撞穿泥胎,金身重現世人眼前。因臨近佛曆25世紀(1957年),民眾視之為奇蹟。其他寺廟亦尋訪寺內佛像是否另有「隱秘」,舊城區的Wat Mahannapharam發現寺內的也是金佛。
聖水,喝了平平安安。
The Golden Buddha Exhibition
金佛展覽,講述鑄造技術、隱藏原因和方法、流轉經歷等。金佛在1955年才發現,為時尚近,故能細緻描繪發現經過及相關事物,如吊起時斷裂的繩索、外罩泥胎都能保留。展覽運用多媒體3D投映畫像、短片,加上中英文展板資料,生動易明。金佛最早的資料記載見於拉瑪三世時期(19世紀中),鑄造時間,地點無從考察,只可根據其鵝蛋形臉等素可泰造像風格,推斷造於素可泰時期(13至15世紀)或以後。在素可泰蘭甘亨大帝的碑刻中,描繪素可泰城中有寶剎,供有黃金佛像。後人推想金佛即碑文中的黃金佛像,但至今無從證實。金佛體積龐大,需分九個部分澆鑄:首、身、腿,以及左右臂各三部分,加上頂光共10件。底座有機關分拆佛像,方便搬運。
Chinatown Heritage Centre
唐人街文化傳承中心,以模型為主,復原古代渡曼谷的華裔故事,如商船環境、移民從事的職業、生活與娛樂等。另有介紹曼谷唐人街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局勢對移民的影響、對曼谷華人社會發展有貢獻的先人等。
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兩個展館維修中。。
ChinaTown唐人街
不同媒體的Best Street Food世界街頭食物評選,曼谷必定榜上有名,要下註釋又一定有唐人街的Yaowarat Road耀華力路,櫛次鱗比、亂中有序的食物攤,售賣各式美食。饕客早晚在街上來來往往的唐人街,形成於18世紀,華人以潮汕、福建籍為主,至今仍有很多居民可用粵、閩、潮州語溝通,華人的習俗與節慶仍保留下來。由華人資助興建的金佛寺,不但是曼谷著名寺廟,內裡的唐人街文化傳承中心更是了解社區發展、海外華人奮鬥故事的好去處。
華人移民泰國有數百年歷史,1767年有潮州人血統的鄭信定都吞武里Thonburi後,吸引大批潮汕人移民曼谷,定居在Chao Phraya昭拍耶河東岸,即今日大皇宮一帶,1782年,拉瑪一世建立曼谷王朝後,要求華人遷離新首都的內城(即今日舊城區)到三聘區,三聘就是唐人街的起源。拉瑪一世時期已有約25,000個華人移民,華人遠渡重洋都為謀生,他們憑中泰海上貿易獲利,三聘是進出口商品集散地,有集市、店舖、居所,現在三聘仍有廉價貨市場。後來唐人街中心轉移到耀華力路,也沒有窒礙商業發展。華人聚居,經營小生意,隨之帶來餐館、戲院等市井娛樂,直到1950年至60年代,唐人街都是曼谷的商業和娛樂中心,朝氣蓬勃。
Thonburi吞武里王朝:
鄭信在吞武里地區建立的暹羅王朝,由1767年至1782年終,只維持約15年,卻是過度至曼谷王朝的重要時期。暹羅攻陷大城後,原為大城武將的鄭信領兵逐一收復南部土地,並於吞武里稱王。因大城在戰後變成廢墟,吞武里卻在Chao Phraya昭拍耶河河口,商船來往頻繁,有利貿易,故鄭信無意遷都回大城。他在舊堡壘的遺址建王宮,現在王宮及堡壘都在王家海軍船塢內,不對外開放。
Chinatown Scala Restaurant 中國城銀都魚翅酒家
83-5 ถ. เยาวราช Samphanthawong, Bangkok 10100, Thailand
曼谷不少地點都設有其分店,店面最大、人流最多的就屬唐人街這家。這裡除了魚翅外,也售賣適合懶人的去殼蟹鉗和粉絲蝦煲,此外還有一鴨兩食的填鴨和泰式燒乳豬等,選擇甚多。
香港巨星周潤發曾光顧餐館。
泰國公主亦是桌上嘉賓。
Braised Superior Shark’s Fin in Brown Sauce 紅燒魚翅 Baht500
Stir Fried Pea Sprouts with Garlic 蒜蓉炒豆苗 Baht200
Crab Meat Fried Rice 蟹肉炒飯 Baht300
Roasted Prawn with Vermicelli 砂鍋粉絲焗大蝦 Baht400
紅燒魚翅不錯,炒飯鑊氣十足,蒜苗也OK,唯獨粉絲稍嫌過鹹。
義福巷魚翅燕窩
47 Plaeng Nam Rd, Samphanthawong, Bangkok 10100, Thailand
這裡出名在冰糖燕窩及椰汁燕窩,燕窩份量都十分足料,而且味道不會過甜。
雖然店內裝潢簡陋,可是燕窩有一定品質。
(上)White Bird’s Nest The 3rd Class 三級白燕燉冰糖 Baht200
(下)White Bird’s Best The 3rd Class Steamed with Coconut Milk 三級白燕燉椰奶 Baht250
唐人街街景。
只在中秋節售賣,在馬拉西亞消失已久的綠豆糕,竟然出現在曼谷街頭。
第三次造訪曼谷,但卻是首次逛唐人街,不錯的體驗。
Central World Plaza
Central World的主題部分共有7層,涵蓋泰國及國際著名時尚品牌,如NaRaYa曼谷包、泰國護膚品牌Beauty Cottage及Top Shop、Zara等;6/F及7/F均是食肆樓層,CP值高的日式燒肉吃到飽或任食火鍋集中在6/F,美食廣場則在7/F。
Central World Plaza 1/F及2/F均有多個出入口連接Central World的兩層美食集中地Groove,2/F更可通往BTS站。整區以簡樸木製設計,並擺放不少藝術裝置美化,主要招攬特色酒吧及餐廳進駐,例如因葡萄酒而闖出名堂的Wine I Love You、Nara姐妹店Apinara,因有數間酒吧關係,這區晚上變得更熱鬧精彩。
Nara
Central World Plaza 6/F至7/F是美食集中地,其中人氣泰菜餐廳Nara連續10年獲泰國生活及飲食雜誌《Thailand Tatler》讀者投票為「泰國最佳餐廳」。
由泰國知名女性料理研究家Yuki Narawadee所創辦的泰國菜餐廳,店家以新派烹調傳統泰菜,為它們賦予新定義,招牌菜有炒咖喱蟹、冬陰功湯及泰式刨冰等。
店家在其他曼谷大型商場如Central Embassy、Erawan Bangkok、The EmQuartier均設分店,用餐環境保持水準,細微至菜單備有泰語、英語,兼附菜式但參考圖片。
Nara的用餐環境絕佳,服務也相當好。
Tom Yum Goong (River Prawns in Spicy Lemongrass and Lime Soup) Baht440
Crispy Fried Seabass with Betel Leaf Parcel and Herbs Condiment Baht680
侍應生推薦的傳統泰菜,食用法類似韓式的菜包肉吃法。
這是碟豆花,泰國人愛以花入菜。
Mango & Sticky Rice with Coconut Milk Baht225
冬陰湯十分好滋味,魚料理風味獨特,芒果糯米飯果香馥郁。
高級版的泰國餐,水準一流,不愧為票選最佳餐廳。
Let’s Relax Spa-Leisure Space Central World
1998年由Siam Wellness Group集團於清邁創立品牌後口碑載道,隨後二十年間於曼谷、布吉、蘇梅、華欣等多個觀光地區開設據點,單是曼谷已有Siam Square One、MBK Center和Terminal 21等超過10間分店,並屢獲殊榮。
Let’s Relax提供的療程多樣化,包括足部按摩、全身按摩、Spa療程等。招牌療程Aromatic Hot Stone Massage,以精油及熱石按摩穴位,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店內所用及出售的產品均出自集團旗下的品牌Blooming Spa,著重天然成分。
惡夢般的體驗,事發原委已不想再提。
奉勸所有欲前往的顧客三思而後行。
即使事後送上免費甜點,也難以磨滅我們所承受的不愉快經歷。
旅行,就是要拋開一切煩惱。
我深信,明天會是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