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出國旅行,正是搭乘英國航空。
闊別20多年之後,再次與英航結緣。
然而,這卻不是一段很愉快的乘搭體驗。
食不下嚥的飛機餐,以及態度和服務極差的空服員,我們發誓若非必要今後不再選擇英航。
經過14小時長途飛行,我們終於抵達倫敦,登陸這個久別22年的城市。
機艙外一片朦朧,室外氣溫攝氏4度。
London Heathrow Airport Terminal 5 倫敦希斯羅機場第五航廈。
下機通關比預想的簡單快速,一家人輪流梳洗換裝,隔了三年再次穿上冬裝,感動無比。
正當雙Q爸和QE忙著呼叫私招車的時候,妹妹與我閒來無事玩自拍。
三年時間,孩子都已蛻變成長,這次的旅程我想將會是另一番風景。
蹉跎好一陣子,終於找到私招車接載聚集地。
大約一小時車程左右,來到倫敦市中心。
我們下榻的酒店與倫敦眼相鄰。
United Kingdom英國
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有時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主要分為4大組成部份:蘇格蘭Scotland、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威爾斯Wales,以及英格蘭England。這4個部份都是獨立的國家主體,擁有自己的政府、議會、法制和軍隊,風光與地貌也截然不同。
London倫敦
英國的首度,位於英國南部,以西提區(City of London)為中心,與周邊32個倫敦自治市(London Boroughs),通俗稱法為「行政地區」一同組成為大倫敦(Great London),合共面積約1,572平方公里,人口約860萬人。倫敦是英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亦是英國皇室、政府機構、議會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
倫敦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是因為她至今依然保留昔日的傳統、歷史及文化景點,有多間免費進場或參觀的博物館、美術館、文物古蹟等,並有多個景點被列為世界遺產。另一方面,倫敦一直引領世界的藝術、音樂和時尚潮流,全球著名的歌劇院、大型市集、百貨公司都聚集於此。這個城市完美融合「新」與「舊」,展示出它獨特的魅力。
位於倫敦周邊以及英格蘭中南部的城市則比倫敦市多了一份恬靜。這些城市各有特色,如果你喜歡大海可前往布萊頓、想看史前遺跡可到巴斯看巨石陣、喜愛古羅馬時代文化可到訪肯特伯里等,每個城市都深愛旅客喜愛。以倫敦為中心點,乘火車或巴士前往周邊城市非常方便。
♥ 英國皇室小知識: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皇室沒有實質權力,國王或女王只是名義上的統治者,統而不治。但皇室是英國重要國家及民族象徵,在英國現代社會中發揮了凝聚力的作用。
>> The South Bank南岸
泰晤士河南岸屬於倫敦的新興區,而它演變成今日的面貌,也不過在短短的百年之間。以往,南岸因為地理位置不如北岸優越,因而錯失發展機會,在中世紀時,更因為遠離當時的倫敦市中心,成為鑽逃法規漏洞的地方,酒館、劇院、鬥熊場、妓院等全在此龍蛇雜處,發展成一處聲名狼籍的娛樂區。
直到西元1917年,為了因應1951年時舉辦的「大英節慶」(Festival of Britain),此區被規劃為藝文專區。伴隨著都市改建計畫,南岸變得備受矚目,辦公大樓逐漸遷入,更多藝術場地如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廳(Queen Elizabeth Hall)、黑瓦德畫廊(Hayward Gallery)、國家大劇院(National Theatre)均在這區落成,讓南岸正式成為藝術和文化的聚集地。
由於尚未到酒店入住時間,於是寄放行李後,即展開今日行程。
London Eye倫敦眼
Riverside Building, County Hall, London SE1 7PB,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1100-1800
Adult £32.50 / Youth £29.50
Underground : Waterloo站 (黑線、褐線、灰線、粉藍線),Exit 6轉左沿York Road徒步約4min,右轉入Chicheley Street走至泰晤士河河邊。
位於泰晤士河南岸邊,由英航(British Airway)贊助設立的倫敦眼,號稱全世界最巨大的觀景摩天輪,可在高空眺望倫敦美景,是倫敦最叫人驚艷的千禧地標。
這座矗立英國國會對岸、泰晤士河畔的觀景輪,是英航與英國著名旅遊集團「杜莎集團」(The Tussauds Group),共同聘請兩位建築大師David Marks和Julia Barfield設計完成。他的高度達135公尺,為大笨鐘高度的兩倍,是僅次於肯納立碼頭大廈(Canary Wharf Building)、Natwest銀行、Telecom Tower的倫敦第4高建築物,也是倫敦目前最耀眼的新地標。
倫敦眼共有32個包廂,剛好代表倫敦的32個區(Borough),別具意義,每一個座艙可帶領25位乘客在空中作360度旋轉,每次30分鐘時間,以最寬廣的視野俯瞰倫敦眼周圍25哩內的美景。
The Black Penny
17 Casson Square, London SE1 7BQ, United Kingdom
Mon~Fri 0800-1700 / Sat & Sun 0900-1700
凌晨4時的最後一頓飛機餐後,我們空腹至今。
當下時間接近早上9時,迫不及待來一頓英式早餐。
左上:Bubble “N” Squeak £12.90
右上:The Hunter SCRAMBLED £13.90
前:Crispy Duck Hash £14.90
這裡的早餐滋味無窮,令我們誤以為英國美食這般頂級,殊不知這只是異數。
飽餐一頓後,從早餐店徒步往地鐵站走去。
今日行程主要涵蓋西岸景點,以及位於西堤區的聖保羅大教堂。
>> City of London西堤區
西堤區即倫敦市,「西堤」是其音譯,另外因其面積剛好為1平方英里,亦被稱為「平方英里」(Square Mile)。雖然這一區相對狹小,但在社會和經濟方面極之重要,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金融及商業重鎮。
西堤區是倫敦歷史的起源地,但主要遺跡在1666年倫敦大火中付之一炬,如今已難以追憶昔日風情,經重新規劃後,這裡成為倫敦的商業金融重地,許多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是以金屬鋼圈打造的羅伊德保險協會大樓,以及身穿華麗玻璃帷幕的蘇黎世保險總部。
這區有不少廣為人知、具歷史價值的重要旅遊熱點,例如倫敦塔橋、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等,全都是倫敦的必去景點。
Konditor & Cook
9 Bow Ln, London EC4M 9EB, United Kingdom
Mon~Fri 0800-1800 / Sat & Sun Closed
非常有名的甜點店,據說這裡的蛋糕連瑪丹娜都讚不絕口,巧克力海綿蛋糕Curly Whirly是鎮店招牌。
(左)Milk Chocolate Curly Whirly £5
(右)Curly Whirly Cake £5
原打算光顧位於南岸的分店,不曉得西堤區亦有。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於是進店品嘗了這兩款蛋糕。
蛋糕口感綿密紮實,若是甜度稍為減少一點會更理想。
St Paul’s Cathedral 聖保羅大教堂
St. Paul’s Churchyard, London EC4M 8AD, United Kingdom
Mon、Tue、Thu、Fri、Sat 0830-1630/Wed 1000-1630/Sun 0800-1800
Adult £18.00 / Youth £7.70
Underground : St Paul’s站 (紅線),出站沿Cheapside走,接New Change即可看到通往教堂的入口,徒步約2min。
1981年,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和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的世紀婚禮讓聖保羅大教堂受到矚目,相較於西敏寺內部的陰涼感,聖保羅大教堂則富麗堂皇許多。
聖保羅大教堂教堂最早於604年建成,在1666年倫敦大火歷史災難之後,由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負責重建,這座有壯麗圓頂的教堂,是世界第二大圓頂大教堂,高達110公尺的圓頂,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教堂沿用巴洛克建築,加上華麗莊嚴的玻璃彩繪及精美的浮雕,更凸顯教堂的古典優雅。
訪客可登上共528級階梯的教堂頂端的金迴廊The Golden Gallery俯瞰倫敦風光,累了可在259階的耳語廊The Whispering Gallery稍作休息,欣賞天花板上精雕細琢的鑲嵌畫。教堂地下室埋葬許多英國名人,包括雷恩爵士、威靈頓公爵和尼爾森蔣軍,2013年柴契爾夫人的告別式也在此舉行。
除了前往聖保羅大教堂需乘搭地鐵外,接下來的景點皆是徒步範圍所及。
Millennium Bridge千禧橋
Thames Embankment, London,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Free Admission
Underground : Southwark站 (灰線),出站沿Blackfriars Road往河的方向走,到達泰晤士河河邊時轉右,位於泰特美術館外,徒步約12mins/London Bridge站 (灰線、黑線),徒步約12mins/St Paul’s站 (紅線),徒步約9min。
千禧橋是為了迎接公元2000年而建造,於2000年6月正式開通,具跨世紀的歷史意義。正如所有領先的設計總要經過不斷修正,開橋不到3天,千禧橋就因為橋身搖晃過大而關閉,費時1年多封橋重修,在2002年2月重新開放。
千禧橋身全長約325米,是倫敦第一座行人專用橋,行人可在橋上悠閒的散步,沿途欣賞泰晤士河兩岸的風景。千禧橋橫跨泰晤士河,連接著聖保羅大教堂與泰特現代美術館,彷彿把「歷史、宗教」和「現代藝術」緊緊的連繫在一起。銀色圓孤流線型的設計極具現代感,線條簡約有不失美感。
電影《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中遭到食死人攻擊的橋就是這座千禧橋。千禧橋纖細的構造似乎真的只要食死人一經過,橋就會晃到斷裂,這座千禧橋之所以如此奇特,是因為設計師Norman Foster和雕刻家Anthony Caro煞費苦心設計Y字型的骨架,為的就是不讓橋身擋到南岸的泰德美術館和北岸的聖保羅大教堂。
千禧橋是橫跨泰晤士河而建。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位於南英格蘭,是英國其中一條最長的河流,亦是重要的水路,在英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全長約346公里,自西向東流入牛津、伊頓、溫莎、倫敦等重要城市,最後注入北海,沿途匯集了英格蘭境內諸多細流。沿岸兩旁有許多名勝景點,例如碎片大樓、倫敦眼、聖保羅大教堂、國會大廈、大笨鐘、倫敦塔等。坐船遊泰晤士河是很多旅客喜愛的行程,途中會經過多座橋樑,橋樑結構風格不同,欣賞橋樑亦是一大趣味。
泰晤士河的交通簡單分為點對點的交通船及觀光船。乘坐交通船Thames Clippers較經濟實惠,提供許多上落船位置和路線,甚至可遠至倫敦市近郊格林威治。觀光船方面,最大及最有名的觀光船公司為City Cruises。交通船與觀光船的最大分別是後者會安排導遊介紹沿岸的建築物。
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莎士比亞劇院
21 New Globe Walk, London SE1 9DT, United Kingdom
Globe Theatre : Pre-booking essential
Swan Bar & Restaurant : Mon~Sat 1200-2045/Sun 1130-2045
Underground : Blackfriars站 (黃線、綠線),出Blackfriars Bridge出口過橋走至對岸,轉左沿河邊走,徒步約12mins/London Bridge站 (灰線、黑線),徒步約10min。
原本的環球劇場於1599年落成,莎翁的許多經典戲碼都在這裡首演。可惜1613年就在《亨利八世》上演的中途,大火突然竄起,劇場就此付之一炬。現在我們看到的全球劇院是在大火後300多年新建的,擺設皆參考建築原型,就連戲劇演出也都是仿照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風格。
劇院分為下層座位區(Lower Gallery)、中層座位區(Middle Gallery),以及上層座位區(Upper Gallery)。劇院採露天屋頂,觀眾除了可近距離觀賞演員的精湛表演,更可與演員互動,令演出生動有趣,營造一流的現場氣氛。
除了表演劇場,每日提供導覽團與固定展覽,並有專人介紹劇場的歷史和建築。莎翁生日的那天(4月21號)劇院將免費開放參觀。
Borough Market波羅市集
8 Southwark St, London SE1 1TL, United Kingdom
Mon~Fri 1000-1700/Sat 0800-1700 / Sun 1000-1500
Free Admission
Underground : London Bridge站 (灰線、黑線),出Borough High Street出口,徒步約3min。
在London Bridge與棕色磚牆間,隱藏了全倫敦最熱鬧的美食市集~Borough Market波羅市場。
這裡像高級版的夜市,許多「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手作美食。
市集內聚集歐洲最新鮮的當季農產品,色彩繽紛的新鮮食材種類繁多。人們可透過觀察、與農夫交流、分享和討論,深入了解農產品的產地資訊,感受倫敦街頭的活力和生氣,一覽當地人最真實的生活樣貌。
除了蔬果類,市集內還有自家出品的麵包、餡餅、曲奇、芝士、橄欖油、咖啡、鮮榨蔬果汁等。不論是傳統的英國料理,還是嶄新的創意美食通通都能在這裡嘗得到,一旁的熟食攤位提供各式美食,例如:炸魚薯條、香腸、東南亞美食、燒烤、咖喱等,一次過品嘗各國滋味。
市集的網站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地圖,不僅明確介紹各個攤位販售時間、位置等,還依飲食種類分類,非常容易使用。除此之外,裡面有許多食譜,供食客回家照著做。
這裡除了是美食市集,許多電影也曾在此取景,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中的破釜酒吧入口。
Monmouth Coffee
2 Park St, London SE1 9AB, United Kingdom
Mon~Sat 0730-1700 / Sun Closed
創立於1978年的Monmouth Coffee絕對是倫敦人心目中最有名的咖啡館,無論選豆或烘豆都用心對待,務求把最優質的咖啡帶給客人。
Monmouth於倫敦有數家分店,位於波羅市集的分店可現場欣賞咖啡師沖調咖啡,最適合逛完市集後,到此悠閒的喝杯咖啡,享受午後美好時光,這裡的咖啡喝起來滑順濃郁,覺得好喝還可向店家購買咖啡豆。除了咖啡,店內還提供輕食。
正當欲離開波羅市場往下一個景點前進時,偶遇與我們家Good Girl同品種的小夥伴。
當下,思狗之情油然而生。
The Shard碎片大樓
32 London Bridge St, London SE1 9SG, United Kingdom
The View : Adult £28.00 (2Dec & 4Dec 1100-1900 / 3Dec 1000-2200 / 5Dec & 6Dec Closed)
Underground : London Bridge站 (灰線、黑線),出St Thomas Street出口即達。
高聳入雲的地標The Shard於2013年落成,是倫敦近年最大的規模的工程之一,亦是倫敦建築史上的一大突破。大樓由義大利名建築師Renzo Piano設計,呈金字塔錐狀,外牆由11,000塊玻璃拼貼而成,設計靈活的利用光線和透明,以特殊角度反射天空的顏色,所以只要天氣一變,碎片大樓的外觀也會跟著改變。
這座全歐洲第4高的建築物,但就像許多地標建築的命運一樣,當設計圖一公佈時,馬上遭到英國人吐槽,尤其英國古蹟協會(English Heritage)的形容最經典:「一堆玻璃碎片聳立在充滿歷史的倫敦」(a shard of glass through the heart of historic London)。雖然是諷刺話,卻意外成了這棟大樓的暱稱,現在還變成正式名字。
碎片大樓高310米、共72層,包含低樓層的辦公空間和高樓層的米其林級餐廳、豪華住宅,和位於34至52層的五星級香格里拉酒店,以及68樓至72樓處提供360度全景的倫敦最高觀景廊的The View,因此碎片大樓亦有「垂直城市」之稱。
Tower Bridge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 Rd, London SE1 2UP,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0930-1800
Adult £11.40 / Youth £5.70
Underground : London Bridge站 (灰線、黑線),出站沿Tooley Street走,再左轉入Tower Bridge Road,徒步約10min。
堪稱為倫敦最經典地標之一的倫敦塔橋建於1886至1894年之間,歷時8年建成,難以想像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時代,就有如此高的技術能夠設計出可以開啟的橋面。
倫敦塔橋橫跨泰晤士河,長244米,設有兩座65米高的橋塔,分上下兩層,上層高而窄,用作人行道;下層為行車通道及人行道。從北邊塔橋乘電梯能夠登上橋,除了可參觀收費展覽(Tower Bridge Exhibition)認識塔橋建築和歷史外,更可遊走在兩塔之間的玻璃高空步道(Glass Floor),於高處俯瞰泰晤士河以及橋下的車水馬龍,刺激有趣。最後通往南邊塔橋的維多利亞時代引擎室,透過展覽和影片,了解塔橋相關歷史與建築。博物館中以許多歷史照片和互動式展示呈現塔橋100年來的演進,1976年前塔橋起降還是用蒸汽為動力,現今已改為電動。
塔橋分為兩段,每段橋最多可豎起到86度讓下方的船隻通過,升起時間約需1分鐘。如想看到塔橋的兩段橋升起,可預先至官網查看橋段升起的時間。
♥ 倫敦塔橋不可稱作倫敦橋,倫敦橋London Bridge實際為同樣位於倫敦的另一座橋。
Tower of London倫敦塔
London EC3N 4AB, United Kingdom
Tue~Sat 0900-1630 / Sun&Mon 1000-1630 (Winter)
Adult £29.90 / Youth £14.90
Underground : Tower Hill站 (黃線、綠線),出站後穿過Trinity Square Gardens公園,徒步約3min。
座落於泰晤士河北岸的倫敦塔建於1080年,由多座塔樓及堡壘組成,後來慢慢擴建成現在的倫敦塔。
倫敦塔最受歡迎的景點是「皇冠珠寶」(The Crown Jewels),裡面展示的全是無價之寶,包括教皇法官、戒指、項鍊等。當中最光彩奪目的是鑲在十字權杖(Sovereign’s Sceptre)上的「非洲之星」(First Star of Africa),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無暇切割鑽石。另外,價值連城的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亦是必看展品之一,上面嵌有超過3,000顆熠熠生輝的寶石。
興建於昔日羅馬城Londinium的要塞上,如今位於倫敦塔中央的白塔,是首座出現的建築,西元1066年,剛攻下英格蘭的法國諾曼地公爵(William the Conqueor)(即後來的征服者威廉)為鞏固政權,於此興建一座高30公尺的城堡,讓百姓望而生畏,不敢起造反之心。威廉一改過去木造建築的方式,從法國運來大量巨石築塔,而白塔也是少數躲過倫敦15世紀大火的羅曼式建築之一。1078年的白塔不但是他的皇宮,同時是對盎格魯撒克遜人宣告:倫敦已由新統治階級接手。
倫敦塔最初雖然當成皇宮使用,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它曾是多次轉換或並行用途,像是碉堡、鑄幣廠、軍械庫、軍營、刑場,甚至於皇家動物園,據說1200年代早期,約翰國王(King John)就開始在這裡飼養動物,不過比較可信的紀錄是13世紀時,因為亨利三世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那裡收到3隻當作結婚禮物的猛獸(一說是獅子,一說是豹)因而成立了動物園。
倫敦塔的歷史其實是血腥的,許多王宮貴族在這裡被砍頭、監禁一生,甚至就悄悄的人間蒸發。其中最有名的是12歲的愛德華五世和他9歲的弟弟理查憑空消失案;另外兩位十分有名的「倫敦塔受害者」則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妮和第五任王后凱薩琳.霍華德(Catherine Howard),兩人皆以通姦罪名在倫敦塔被斬首。現時仍可看到當時的囚室、刑場和刑具。
塔內有7隻被剪了翅膀的烏鴉,傳說如果烏鴉消失或飛走,倫敦塔將淪陷,大英帝國亦會殞落,因此皇家守衛非常細心的保護和飼養它們,烏鴉是倫敦塔的吉祥象徵。
目前倫敦塔內部還住著約150位守衛及他們的家屬,稱為Beefeater或Yeoman Warders,塔內宛如一座小村莊,守衛服飾也都還留著亨利八世時代的穿著。妹妹對童謠倫敦鐵橋垮下來似乎興趣不大,反而岸邊的市集更吸引她的注意力。
今日最後一站是我非常嚮往的地方。
從倫敦塔橋徒步至最靠近的大街打車到格林威治。
抵達格林威治公園,才發現選錯了下車點。
這個公園何其大,徒步10分鐘仍未見任何建築物。
寒風刺骨,我們跟隨人群不斷往前走,看見高處斜坡,當下已近虛脫的身軀超想放棄走回頭路。
越過小山丘,終於。。
海權時代縱橫地球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皆以位在倫敦泰晤士河東方的格林威治為啟航點,因此造就了珍貴的航海相關資產,199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整個世界遺產以格林威治公園為主體,包含舊皇家海軍學院、舊皇家天文台、國家海事博物館、皇后之屋、格林威治碼頭在內,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大英帝國17和18世紀在藝術和科學上的成就。
位於倫敦市中心以東近郊的格林威治,是第四個獲得英國女王加冕、擁有皇家地位的行政區。 格林威治很不像倫敦,小巧可愛的房子,觀闊的草坪,乾淨穩重的舊皇家海軍學院,有河流和小山丘,根本就是在倫敦市的小鄉村,適合野餐、曬太陽。東倫敦的歷史就是一部大英帝國興衰史。當大英帝國是海上強權時,這一帶十足興盛,但隨著大英帝國的沒落,這一帶也逐漸被遺忘,一直到幾年前政府有意重振格林威治和開發加納利碼頭一帶,這裡才又展現生氣,更讓世人發現它獨特的迷人魅力。
Old Royal Observatory舊皇家天文台
Greenwich Park, The Avenue, London SE10 8QY,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0600-1800 (Nov & Dec)
Daypass (Observatory & Cutty Sark) : Adult £25.00/Youth £12.50
Prime Meridian Line : Free Admission
DLR輕軌電車 : Cutty Sark for Maritime Greenwich站,出站轉左走,過馬路沿College Way走,左轉入King William Walk,徒步約5min。
舊皇家天文台位於格林威治公園的山丘上,遠遠即可看到洋蔥般造型的建築物,由鼎鼎大名的建築師列恩(Christopher Wren)所設計,洋蔥屋頂下有英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舊皇家天文台於1676年設立,目地是改善從海上測量經度的準確性。天文台運作至1940年,現在以博物館形式對外開放,而目前的英國皇家天文台則設在劍橋。
大家耳熟能詳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就是起源於格林威治。這個名稱源自於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會中確定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的子午線以格林威治為準,即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進入天文台,會發現有不少參觀者在排隊與地上的金屬線合照,原來這條線即是本初子午線。
天文台的時鐘是24點刻度的時鐘,顯示的就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天文台的建築頂部有個紅球(Time Ball),於12:55開始向下落,到了13:00便會落到底。這個時鐘是給在泰晤士河開船的船家校準時間時使用的。
為人熟知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GMT),由位於格林威治的皇家天文台制定,曾為全球計算時間標準,其他國家時區均根據此標準而訂立。到了現在,雖然GMT仍然常用,但已正式被世界協調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所取代。
我執意將舊皇家天文台納入這次的行程,主要目的是為了本初子午線。
旅遊書說,窺探本初子午線無需付費,但來到這裡震撼發現本初子午線竟然設在限制區內。
我只能將手機穿過圍欄用放大功能拍幾張照片留念。
所幸,限制區內的本初子午線有延伸至天文台公開場地的外圍,讓我有機會親身體驗橫跨東西交匯的本初子午線,也算不枉此行。
遊完天文台,基本上這個時候大家已經處在神遊狀態,絕對是沒辦法搭公交車回酒店了。
從天文台打車回南岸的路上,正好讓我們小憩片刻。
Park Plaza County Hall London
1 Addington Street
London SE1 7RY GB
Check In: 02 Dec 2022 / Check Out: 06 Dec 2022
這是我們在倫敦5天4夜的棲息地,位於Waterloo車站旁,地點幾乎完美。
家庭套房比預想的寬敞許多,小廚房基本餐具尚算完善,浴室備有浴缸和淋浴設備。
唯一不足的是沙發床軟塌難以入眠,真難為爽Q爸和QE。
原計劃入住後,稍微安頓一下就出外享用我們的牛排晚餐。
沒料到,不過午後4時,兩兄妹洗完澡即癱睡不醒。
經過一夜飛行,以及一天的奔波,其實雙Q爸和我已無力了。
最後,我們忘了飢餓,一家人一覺到隔日清晨。
❤️ 冬季倫敦短假遊《London 7D4N》❤️
【Day 6 & Day 7】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6 & Day 7 > 06.12.22 ~ 07.12.22 >> 倫敦~新加坡
【Day 5】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5 > 05.12.22 >> 馬里波恩*蘇豪區*梅菲爾
【Day 4】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4 > 04.12.22 >> 西敏區*柯芬園
【Day 3】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3 > 03.12.22 >> 巴特西*肯辛頓*騎士橋
【Day 2】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2 > 02.12.22 >> 南岸*西堤區*格林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