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行導遊Lisa來新公幹。
行程表排得滿滿的,好不容易騰出一點時間與我們聚會敘敘舊。
大夥在酒店大堂selfie wefie時,背後突然出現熟悉的身影。。
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相聚,早餐前來個佛牙寺速遊。
幸福飲茶,吃了願妳帶著滿滿幸福回國。
遠方來的手信,謝謝咯。
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下回,我們新加坡再見,或韓國滑雪見~
簡樸的綠,讓人想起野外的平靜。
韓國行導遊Lisa來新公幹。
行程表排得滿滿的,好不容易騰出一點時間與我們聚會敘敘舊。
大夥在酒店大堂selfie wefie時,背後突然出現熟悉的身影。。
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相聚,早餐前來個佛牙寺速遊。
幸福飲茶,吃了願妳帶著滿滿幸福回國。
遠方來的手信,謝謝咯。
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下回,我們新加坡再見,或韓國滑雪見~
中秋節沒回娘家,就沒有中秋的氣氛。
提早兩天賞月,月未圓人團圓。
轉眼,提燈籠的小孩都長大了。
大夥對玩火比較有興趣。
妹妹也長大了,不怕火了。
小時候,我們喜歡這樣玩。
現在,輪到他們玩。
噢耶,拇指頂蠟燭,成功~
愈玩愈過癮,施展四指神功,卜式很像螃蟹咧。
玩完指甲,玩別的。
小朋友在排什麼呀?
原來是偶像。
第二天,外甥提議玩逃生挑戰遊戲。
小QE嚷著要參與。
銬上手銬,準備迎戰。
四人連銬在一起,考驗團隊合作精神。
大gor gor和姐姐都去玩了,妹妹也不愁沒節目。
遊戲店對面就有家室內兒童遊樂場。
妹妹近幾個月,開始變得膽大獨立,一個人玩樂也不害怕。
閒著也是閒著,玫姐芳姐和我,就在兩店旁喝茶消磨。
大家自得其樂。
7時30分演出開場前,我們相約吃泰國餐。
最經濟的$68門票,座位還算不錯。
趕在拉開序幕前的最後幾分鐘合照一張。
《明天32》由彈唱人主辦。
領先出場的是6位來自不同學府,朝氣蓬勃的中學生。
寓意傳承,帶來一連串耳熟能詳的新謠組曲。
青澀的嗓音,只有這個年級才能把新謠詮釋得淋漓盡致。
節目前部分,多個小組出場,控制塔、潮汐小組、魚尾獅小組等,唱著早期我來不及參與,陌生的新謠。
接著,顏黎明、黃秀玲、洪劭軒、潘盈、陸續登場。
曾為160多首新謠編曲的音樂人陳志群,演奏的鋼琴組曲,令人聽了如痴如醉。
馬拉維的4位青年,用流利的中文唱非洲版的《星空下》,主辦方這樣的安排,說實在,莫名其妙。
闊別舞台17年的葉良俊,在演唱《扎西德勒》前,要求觀眾揮動著亮燈的手機。
我偷偷按下快門,將繁星瞬間定格。
蔡榮祖,外型變化最多。當年的害羞男孩,如今已蛻變成魅力熟男。
當主播黃秀玲與姐姐潘盈合唱《陪我看日出》,主題,開始偏離。
蔡禮蓮、鄧淑嫻、蘇智誠、劉晉旭、林倛玉及吳佳明,雖然唱的是本地創作,但與新謠掛勾,很勉強。
這一段,可以刪除。
我其實很期待聽鄧淑嫻唱《關於今夜所有的感覺》。
偶爾串場的蔡禮蓮,歌手或主持,身份模糊。
當晚,出現一個怪現像,歌手不唱自己的歌,唱別人的歌,納悶。
特別嘉賓萬芳的多首台灣民歌,動人演繹毋庸置疑,但,曲高和寡。
直到黎沸揮出現,我才醒過來。
一輪笑話後,現場氣氛開始熱了起來,可惜,黎沸揮也和其他歌手一樣,兩首歌。
以為在他之後,是巫啓賢。
喊著新謠一哥,亮聲的卻是姜鄠。
《我的回首》很久很久沒聽到了,算是這晚的驚喜。
壓軸,必然是他。
只是很訝異,巫啓賢也沒特別待遇,兩首歌,怎麼可能。
我敢說,在場5000人,有半數為了他而來。
非。常。失。望。
節目嚴重超時,為了趕搭地鐵,大合唱《年輕的心》音樂還未奏起,我們就離場了。
近4個半小時的演出,照理說是值回票價,可是沒有聽出耳油的感覺。
節目編排、選曲、歌手互動,明顯有欠妥當和不足。
最後一趟地鐵,發車時間12時17分。
我們四人年齡合計174歲,背痛的,膝蓋痛的,忍著痛,飛奔往地鐵站衝去。
演唱會橫跨一個午夜,乘著末班列車,我成了第一個祝芳姐生日快樂的人。
明天33,不知道還會不會再見。
謝謝我最愛的雙Q爸、小QE和妹妹。
以及排山倒海來自Facebook、Line、WhatsApp、SMS和電話的祝福-花姐、玫姐、芳姐、我弟、kath、外甥宇、旭、阿girl、好友詩、JK、冰、菁、JC、芬。
40年人生,不管一帆風順或跌到受傷,總是有人陪伴,分享分擔。
被你們疼惜著、關愛著,我究竟何德何能。
我的生命,因為有了你們才會如此精彩。
謝謝你們,謝謝。
虎豹別墅。
今天,小朋友陪著他們的媽,尋找她們的童年足跡。
如果,老爸還在的話,看見這一幕肯定很開心。
仙女妹繼承仙女媽的天真活潑又可愛。
你知道我們在幹嘛嗎?
重溫那個很寶貴,很寶貴的回憶。
我們的下一代,傳承。
33年後,一樣的人事物。
我們長大了,變老了。
小朋友一時興起,要照相。
兒子女兒啊,你們現在所做的一切,33年後可要負責啊。
18層地域,曾給予我很深的影響。
它教導我們行善,不做壞事。
那時候,我記得是乘遊覽船參觀十殿閻羅的,今昔非比。
當年的一些景物,現已不復存在。
這個有很多小雕塑,類似小人國的園區,消失了。
那些曾經,隨著時間流逝,已深埋在永恆的記憶中。
2014年6月28日,建於新加坡體育城內的國家體育館,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開幕禮。
雲集超過5,000位來自各大學校、宗鄉會館、聯絡所及機構的127個表演團體,不分族群、國籍和年齡,從最年幼的兩歲半至85歲,大家齊聚一堂締造新加坡最大型華樂演奏的吉尼斯世界新紀錄。
這個可容納多達55,000名觀眾,具活動式座位配置的場館,可在同一個場地舉辦英式橄欖球、足球、板球田徑運動以及演唱會等多種活動。
國家體育場是新加坡最新穎的多用途場館,安裝了可自由伸縮的巨型天幕。
大會由同是新加坡華樂團贊助人的李顯龍總理掀開序幕。
著名音樂人葉聰,擔任這次音樂會的音樂總監兼指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K5xNGJPw8
我覺得最好聽的曲目-《藍色的思念-鄧麗君金曲聯奏》。
接著,《男兒當自強》結合知名武術指導翁清海的武術表演、李政樂鍵盤伴奏的《賽馬》、年僅10歲的陳欣宇琵琶獨奏《天山之春》、6,000個撥浪鼓同時敲響共同演奏《動力獅城》。
嚴重缺乏華樂造詣的我,到這個階段已接近深層睡眠狀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8effhV5Qfg
這首《新加坡變奏曲》把我喚醒,早就應該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樂曲嘛,這樣才能叫做全民共樂呀,不至於流落孤芳自賞。
最後由李迪文演唱的華樂版-《家》,未能將節目推向高潮,閉幕的煙花應該是”小煙火“才對,實在是太小器,只聽聲響,還來不及回神,就完了,連煙都看不到啊。
全家總動員出席這場華樂會,支持在場表演的樂手之一~阿girl。
體育場的空調設在座位下,我們感受不到“冷”氣,連絲毫涼意都沒有。
一場本來應該很精彩的開幕禮,卻在「沉悶」與「悶熱」中落幕,實在是很鬱悶。
今天生病,不適,難受。
想像,老爸病重離世,那種痛苦,沒人分擔,無助,絕望。
誰說時間可以淡忘一切。
那一幕,很drama。
原來,電視劇裡演的,都是真的。
老爸住院的那段日子,玫姐、芳姐和我,24小時輪流守在病榻前。
2005年4月8日清晨,負責守夜的玫姐,從醫院致電回家說老爸昏迷了。
醫生說從昏迷至終結,最多一個星期。
匆匆趕到醫院,老爸已經沒有反應。
我後悔,前一晚沒好好跟他告別。
老爸一向疼我,但重男輕女的老人家,最後的願望,終究盼望見獨生子。
緊握老爸的手,他的體溫已經開始逐漸轉向冰冷,探測生命跡象的儀器,顯示心跳脈搏不斷下降。。
我們只能呼喚彌留的老爸,繼續,努力的撐著。
終於,弟弟抵達,囑咐他放下,然後我承諾帶一直很想回家的他,回家。
他用盡全身力氣嚥下最後一口氣回應我,“嗯”,就走了。
緣分,緣深緣淺,早已注定。
當時,遠在印尼巴淡島的雙Q爸、還未是媳婦的kath、忙著托兒的花姐,正在工作的大姐夫,以及還是小孩的外甥JH與阿girl,全都未能見上最後一面。
老爸,是帶著些許遺憾離開的吧。
2001年,我的生日,雲頂。
從來沒有和老爸一起乘飛機出國,那是我們一家人唯一一次出遊。
以前他和媽媽去旅行,不知道為什麼沒想過送機接機這回事。
他們的生活,我的人生,事不關己,理所當然。
父母在世,子女要孝順。
他們要的其實不多,只想你聆聽。
我很慶幸,有機會彌補,陪老爸渡過他在醫院的最後那些日子。
那時候正值農曆年,我買他喜歡研究的風水書,跟他說生肖運程。
我剝瓜子殼,喂他吃瓜子。
他想吃雪糕,醫院食堂沒有他最愛的榴蓮口味,我用美祿雪糕替代,他沒有拆穿我,直說好味。
他跟我聊天,談在中國的遠房親戚,偶爾有點絕望的問我,還想知道些什麼,他說以後恐怕沒機會探聽了。
每當同房有病患移民,他會以開玩笑的口吻跟我說,太空船又要來了。
我替他護理,他總是一次又一次的道歉,說連累我了。
老爸,我真的不介意,真的不幸苦,不累。
最後一次與老爸看窗外的世界,是在他臨終前的一個星期,那天的夕陽很美,呆了一會兒,他說冷,我們就回房。
之後,老爸再也沒走出病房。
我突然很想念老爸,很想念,很想念。
老爸,來世,我要再做你的女兒。
花童花女。
清晨6時30分,摸黑出發。
僅相隔一年,公公家對街就起了變化。
如果建在我老爸家,他一定超開心,他最愛炸雞了。
過了一年,妹妹又長大一些,這次會幫忙了。
外甥JH功不可沒,冒著被螞蟻狠咬的風險,努力為曾外祖父的墓園斬草除根。
請大家掌聲鼓勵鼓勵。
經過數年前某次的管理費爭執,如今一手交錢,一手簽收的畫面都得捕捉入鏡,有圖為證,方為最有力的證據。
物價高漲,墓園管理費也起價,年費馬幣80元。
我媽說,公公受不起我的祭拜,所以我只能當旁觀者。
大家分工合作,我不能動手,就負責拍照。
新式撒紙~
又到了科學實驗時間。。
火勢、風向、時間,都得拿捏準確。
祭祖的孝心孝義才能升空,傳送至天上。
我老爸的家。
今年,管理層又進化了,付了管理費,牆壁就會貼上代表Paid的貼紙。
清明掃墓,我總覺得意義非凡。
讓小孩認識自己的祖先,明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道理。
花好幾個小時乘車從吉隆坡回來,第二天又得花同樣時間回返大學深造的外甥宇,是所有外孫當中,與老爸相處最久的。
如果老爸還在的話,知道他的長外孫今日的成就,一定笑得合不攏嘴。
9年前,老爸離開時,我媽買下這塊地。
她以後住這裡,與老爸為鄰。
說得輕鬆,難免傷感。
拜拜完畢,擲聖杯,老爸同意了,就是我們的野餐時間啦。
少了鞭爆助興,且看舅舅如何訓練舅母展示頭頂傘功。
20歲以後,陪伴老爸的時間不斷減少,出嫁後,更少了。
清明節,一年一度。
墓碑前傾訴,數十分鐘實在一言難盡。
把你放在心上吧,記在心裡,永遠同在。
祭祖後,吃早餐。
來到米老鼠飯店,當然要吃招牌菜~老鼠粉啦。
妹妹一向偏食,她愛吃的食物,肯定是最好吃的。
晚餐時間。
忙碌一天,外出晚餐。
長大後,我們很少合照。
我弟7歲離家念書,小時候同住屋簷下6年,共同回憶有玩馬殺、紙鷂、zeroboy、跺雞棍、遊戲場爬樹、超人滾下坡、當剷泥車司機。。
有緣才能做兄弟姐妹,大家要惜福。
為何只見妹妹,gor gor呢?
小QE之前學校露營、游泳課、田徑賽、掃墓,經過一個星期的強烈曝曬,發熱病倒了。
兩父子有難同當,在家吃粥。
飯後一張照,快樂無比。
餐館旁邊有個流動遊樂場,好似從前的Funfair啊~
大家順便回憶一下下。
舅母把妹妹抱上旋轉飛車座位時,我冒冷汗。。
膽小的妹妹,她ok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KsVT2RZnA0
事實證明我想太多。
坐完飛車,妹妹吵著要坐火車。
坐火車開心look~
坐完火車,她又說要再坐一次旋轉飛車。。
遊樂場好像是她媽開的。
女兒呀,一次要6元呀~
這個年代,童年回憶是要用金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