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逗留的最後一天。
感嘆,想去的太多,時間又太少,無法暢遊每一處景點。
觀光人力車
可容納兩位乘客的人力拉車,擁有數種路線可供選擇。俥夫壯碩黝黑的外型,加上一路上親切的名勝解說,是許多女性遊客都想體驗的交通方式。
淺草寺路旁有許多等著生意上門的人力車,俥夫超級帥氣,不斷擺出各式可愛的表情招攬生意。
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Sensō-ji あさくさかんのん
雷門乃淺草寺的山門(大前門),是東京古典標誌之一。
寺方記述它早已建於天慶5年(942年),在鎌倉時代移建至現址。
江戶時代的雷門提燈由信眾捐納,及後17及18世紀經歷兩次大火,今貌乃1960年再建,並由已故松下電器之父「松下幸之助」送出大提燈,自此出現雷門字樣,燈下則記「松下電器」四字。
大提燈直3.3米、高3.9米、重700公斤,約11年更換一次,製造商乃1730年創立的京都老號「高橋提燈」,今雷門提燈是2013年換上的第五代版。
燈底龍型雕花。
雷門(風神雷門)かみなりもん(ふうらいじんもん)
「雷門」的右邊有一尊風神像,左邊則是雷神像,所以雷門的正式名稱就叫做「風雷神門」,是許多遊客來到淺草留影的第一站。
穿過雷門,便進入淺草寺的範圍。
仲見世通 なかみせ
仲見世(或仲店)指寺院或神社內商店,通往寺或社的道路為參道,設置小店群的參道稱為仲見世通り。
仲見世通本是分類名詞,日本各地有不同的「 仲見世通り 」,但作為日本最古商店街之一的淺草仲見世通り ,當地人習慣將仲見世通等同直往淺草寺的商店街。
在德川家康開創了江戶幕府之後,江戶的人口不斷增加,到淺草寺參拜的香客也越來越多。元祿、享保時期(1688-1735年),在淺草寺內負責清掃的當地居民,被授予特權可在寺內和參道上進行商業活動,這就是仲見世商店街的開端。
仲見世通興於江戶時代18世紀初,明治維新後曾改建紅磚煉瓦結構,然因關東大地震全毀。今日約250公尺的仲見世通乃60年代後多次重建版本,參道兩旁集中80多家形形式式本地小店,小吃、土產、江戶時代傳統工藝品、懷舊玩具、和服、紀念品等。
人潮川流不息的仲見世通總是洋溢著淺草特有的活力。
和風小物
用日本傳統花紋布料或和紙做成的零錢包、手機袋、扇子等生活用品,充滿濃濃和風,是很能代表日本文化的實用紀念品,在東京淺草、京都、金澤等歷史悠久地區的商店最容易找到。
傳統甜食
日本有許多傳統甜點,雖不像和菓子貴氣,卻隨著季節遞嬗而在街頭或店家出現,像是蕨餅、葛切、糯米糰子、大幅等,是很具庶民氣息的甜食。
糰子(糯米糰)
即塗上不同醬料的糯米丸子,藏不藏餡均可,大部分一串三個。
仙貝 せんべい
又稱「煎餅」,指的是由麵粉或米粉烘烤而成的餅乾,吃起來鹹中帶甜、香脆順口。日本很多知名的仙貝店都堅持「純手工」製作,以求能做出品質統一的口味。外型除了傳統的圓形外,有些甚至融入日本特有的文化與節氣,仿佛藝術品般,讓人捨不得吃。
人形燒 にんぎょうやき
淺草寺名產,因為發源於東京日本橋附近的人形町,所以被稱為「人形燒」。
在模型中放入由雞蛋和麵粉調成的麵糊,再包上紅豆等餡料,在火上燒烤而成的甜點,形狀以淺草寺的雷門、五重塔,或惠比壽、大黑天等七福神為主。即好吃又充滿濃厚日本味,很適合作為伴手禮。
淺草寺前商店街到處都有賣,以仲見世通的木材家本舖為知名老店。
伝法院通り
仲見世通旁的商店街,濃縮著江戶文化的東西長200米的街道,可以買到具有日本特色的小商品、土特產和凝聚著手工藝人心血的精美工藝品等等。
綢緞莊屋頂上的鼠小僧、各種各樣的瓦、卷簾門上描繪的江戶八大名人等也很值得一看。
寶藏門(仁王門)ほうぞうもん(におうもん)
掛著一個寫著「小舟町」的大大的紅燈籠,就是「寶藏門」,從雷門走到仲見世通的尾端即是。由於門的左右各安置了人王像,所以又被稱為「仁王門」。
初建於942年,共經歷三次建造,如今所見為昭和39年(1964年)所建,重建後才稱為「寶藏門」。
寶藏門和五重塔一同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寶藏門後方懸掛著山形縣奉納德大草鞋,再往裏面走去就可看到數度遭祝融之禍而又重建的「五重塔」及奉祀著觀世音菩薩的本堂「觀音堂」。
五重塔 ごじゆうのとう
淺草寺最醒目的地標「五重塔」建於慶安元年(1648年),雖然期間曾經多次遭受大火毀損並遷移,卻仍是淺草寺的主要宗教建築。
五重塔是供奉佛舍利子處,五重代表地、水、火、風、空五種構成萬有世界的元素。
目前所看到的五重塔是昭和48年(1973年)所重建,最頂層還有來自佛教之國斯里蘭卡的舍利子,任何人都可進入參拜。
遊客喜到みくじ(御籤)櫃台求籤。
據聞日本有些廟宇迎合大眾求「吉」籤心理,抽走求籤筒「凶」籤。淺草寺比較認真,依次有大吉、吉、小吉、末吉、末小吉及凶,凶籤佔三成,大吉只有約一成半,吉及小吉則有五成半。
台面附有求籤方法。
除了英語,也有中文解說。
求簽法:先用籤筒求籤,然後按所求的號碼從籤櫃取籤紙,每張¥100。
雙Q爸和QE不約而同求到同一支「大吉」籤。
不能說是巧合,神的指引,信則有,不信則無。
無論抽中吉或凶,大多人將籤紙繫在附近的木架上,吉籤催吉,凶籤則避凶。
我所求的籤,以及妹妹的籤,看了英文解說,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我們將不好的留下,帶走回憶。
求籤完畢,繼續往本堂前進。
入廟前,買束線香拜拜。
線香可於授香所購買,每束¥100。
上香這回事,得由一家之主來執行。
無論有否買線香供奉,當地人覺得在觀音堂前的常香爐,將線香煙撥入己身可淨身。
手水舎 お水舎(おみずや)
參拜與否,進入寺廟前,大多人都在手洗處盛水洗手,以示禮貌。部分人更飲用,注意這是自來水,飲不飲用請自行斟酌。
洗手的順序為:鞠躬 → 右手執水瓢沖洗左手 → 左手執水瓢沖洗右手 → 左手接水漱口 → 再洗一次左手 → 水瓢瀝乾放回原處 → 鞠躬。
日本明治以前的「神仏習合」,有點像中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即日本神道與外來佛教含糊折衷並存,淺草寺是好例子。
本堂(観音堂)ほんどう(かんのんどう)
香火鼎盛的淺草寺,主祀觀音菩薩。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位漁夫在隅田川中撈起一尊黃金觀世音菩薩像,當地居民認為是菩薩顯靈,於是就建了座小小的廟堂祈心地供奉。後來,淺草觀音寺漸漸成為武將和文人的信仰中心,並發展成江戶時期最熱鬧的繁華區直到今日。
淺草寺本堂東側的「淺草神社あさくさじんじゃ」,初名三社權現社,乃當地紀念土師三人建立淺草寺功績,供奉為地方神,至明治政府為強化神道教作國家神道,強行「神仏分離」,它才定名為淺草神社。
不過,淺草寺不像部份佛寺般被拆毀,反因五重塔在1911年列為國寶,與淺草神社倖存至今。
二尊仏,淺草寺的諸碑(石碑群)之一。
御守 お守り/おまもり
在日本走逛了大小廟宇、神社,當然要留下紀念品作為回憶,而御守(護身符)是最好的選擇。
神社中販賣的御守琳琅滿目,有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交通安全、生產順利等,還有未婚男女最喜歡的締造良緣。
原來,日本與中國文化有相同之處,皆有12生肖。
為一家人各添御守,把”好運“帶回家。
淺草花月堂 Kagetudo Bakery
1945年創業,位於淺草寺旁的花月堂,名物為珍寶蜜瓜包,其銷售量曾創下日售3,000個的記錄。
一般蜜瓜包發酵時間約40至60分鐘,花月堂以低溫38度,長時間3小時發酵麵團後焗製,酥脆鬆軟。
珍寶蜜瓜包ジャンボめろんぱん ¥200
直徑15公分的密瓜包,大小媲美一部智能手機。
新仲見世商店街Asakusa Shin-Nakamise
從淺草寺往用餐地,途經這間布飾店,店員非常熱情的邀我們入店參觀,並當下用縫紉機繡出妹妹的名字。
顧客可任意挑選布飾品,並由店員繡上喜愛的文字。
新仲見世商店街無奇不有,以貓頭鷹作為號召,我們不諳日文,其實也不曉得店家在賣什麼廣告。
初次與貓頭鷹近距離接觸,合照留念一下。
淺草うな鐵(淺草駅前本店)
店主小林昌司從名古屋引進當地鰻魚飯食法:ひつまぶし,稍作改良,成為都內「ひつまぶし關東風」代表,更是區內少有供應全鰻宴店家。
鰻魚剖切及食法有關「東」、關「西」之分,此店用關東風薄味鰻魚汁蒲燒。
鰻魚店面積不大,即使有兩層樓面,但座位不多。
二樓座位相當幽靜,在這裡點餐不難,附有英文菜單。
ひつまぶし跟常見的鰻丼或鰻重一樣,都用蒲燒うなぎ (蒲燒河鰻),但うな鐵沿用ひつまぶし的圍桶共食及三種吃法傳統,跟文字燒一樣,強調以往集體生活色彩。隨飯附上作茶漬飯的だし(出汁)以清談為務,調味料方面也相應減少,只有蔥及Wasabi,追求原味。
ランチうな丼 ¥1,890
淺草ひつまぶし 二人桶 ¥6,770
一品三食。
ひつまぶし今昔如一,都是庶民食,其一品三食屬「快樂吃緊拙食材」的折衷法,這三個步驟被關東、關西人同稱為多少「膳目」或「杯目」,想投入者不妨一學,否則隨意而行也可。
- 一膳目鰻丼:用飯杓將鰻魚及飯分給眾人,如鰻丼般享用。
- 二膳目藥味:藥味即植物性香辛及調味料,這次混合店方提供的本わさび(本山葵)及蔥,試試感覺會否跟一膳目不同?
- 三膳目茶漬け:即茶漬飯,沿用一膳目(原味)或二膳目(加藥味)狀態,倒進茶漬飯專用出汁(昆布及鰹魚熬製),是為三步驟中最高境界。
淺草梅園
草創初期1854年創立,本屬淺草寺別院(梅園院)的小茶屋,後因淺草寺寺領縮小而獨立經營。
吃完一級棒的鰻魚飯,往車站方向走,途經梅園。
超過150年的老店,遠道而來,若不嘗一嘗確實會遺憾。
於是,我們挺著大大又飽飽的肚子入店。。
這應該是梅園最受歡迎排名前三甲的甜品。
除了熱甜品,店裡的冷甜品也非常受顧客喜愛。
梅園最受歡迎的甜點就是紅豆湯,微溫的紅豆泥,甜而不膩的馨香滋味融化在舌尖,是淺草人永遠不會忘記的甜蜜味道。
日語稱紅豆湯為ぜんざい(善哉),據說因寺僧以“善哉!”盛讚紅豆湯的美味而得名,從此也看到紅豆湯羹寺院的微妙關係。
梅園初期的鎮店之寶是以小米(あわ)配紅豆湯,即所謂あわぜんざい。現在則用暖糯的九州熊本產的餅きび(黃米糕),配北海道小豆粒餡蓉,兩者份量平分秋色,鹹甜軟糯交融,是喜歡吃紅豆蓉者的新嘗試。
麻糬紅豆湯 田舎しるこ ¥691
黃米糕紅豆蓉 あわぜんざい ¥777
雜果雪糕湯圓 白玉クリームあんみつ(卵·乳) ¥820
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東京スカイツリー
由建築師澄川喜一和安藤忠雄共同設計的東京晴空塔,2012年2月29日完工,並於同年5月22日正式啟用,最高高度達634公尺,於2011年11月17日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
目前亦為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於阿聯酋迪拜的哈里發塔Burj Khalifa(828米)。
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東京晴空塔是為了應市中心高樓造成的電波傳輸障礙而設計的,籌建初期原本名為「天空樹」,但後來發現這個漢字名稱在中國內地已被註冊,逐易名為「東京晴空塔」,但英文和日文名稱仍保留原意採用「Tokyo Sky Tree」、「東京スカイツリー」。晴空塔最終高度會落在634公尺,是因為「634」在日語的發音與東京於明治維新以前所屬的令制國武藏國的發音相近(むさしmu-sa-shi)。
晴空塔的結構主要分為4部分:
- 頂端634公尺
- 天望回廊(Tembo Galleria)
- 天望甲板(Tembo Deck)
- 底三角至高圓形
晴空塔無論從總高634米、兩層展望室設計,以及外觀顏色、夜光照明藝術、「心柱製振」及底三角鈍化至圓形的建築技巧,都不敢造次,全屬日本當代尖端之作。塔底參考日本傳統「五重塔」結構,使用直徑約8米的「心柱」支撐,並加入先進防震設計,心柱主要支撐天望甲板及天望回廊,這種骨架與中央柱心分隔的製震系統,稱為「心柱製振」,可對應極級強風及地震。
晴空塔也有專屬的代表性吉祥物,就是Sorakara-chan。這位晴空塔的靈魂人物來自外太空,留著五角星星的可愛髮型,隨身還帶著望遠鏡,蓬蓬裙的格子花紋就是取自於晴空塔的外型。
Sorakara-chan在東京晴空塔還有兩個好朋友,一隻熱愛流行、正在學習多國語言的小企鵝,以及一隻喜歡歌詠俳句的狗爺爺。
Tokyo Solamachi 東京ソラマチ
Tokyo Skytree Town內核心設施,商店、服裝店及餐廳共有300多家,核心區域在地面層至4樓。
位於4樓的Tree Village集合日本各大電視官方角色與Skytreee聯名的限定產品。
QE和妹妹吵著要買這些杯緣子。。
妹妹運氣不錯,6選1竟也抽中蠟筆小新。
離開時,步出商場回頭一望。。看見真正的,萬里晴空下的「晴空塔」。
可愛的列車。
我們家已經有小新、小葵,坐進這列地鐵,我會不會變身成美冴?
從晴空塔去原宿,車站執勤員建議我們較便捷的路線,就是從晴空塔往表參道駅,然後徒步到原宿。
表參道Omotesandō おもてさんどう
表參道因為是通往明治神宮的參拜道路而得名。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後來更由於1964年東京奧運的舉辦,而進行開發建設。
如今,在這條種滿櫸樹的寬闊街道上,世界一流名牌的專賣店林立,就像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般,Prada、Gucci、Channel、LV、Kenzo等名品旗艦店,都在兩旁一字排開,已成為日本高級流行品味的象徵,光是欣賞每家店光鮮亮麗的建築外觀,就教人驚嘆不已。
Kiddy Land
來到表參道,Kiddy Land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寶庫,整層樓擺滿琳琅滿目的玩具、娃娃、電玩、流行玩偶的周邊商品,從迪士尼、史努比等歐美人氣玩偶,到Kumamon、輕松熊、龍貓、Hello Kitty等日系當紅炸子雞,所有最流行、最常青的玩具應有盡有。
Kiddy Land早年因整棟大樓裝修,暫遷往鄰近原宿遊步道開業,2012年中重回舊地營業,新店由地底層至4樓共有5層,更整合以往同區的卡通角色專門店於一身。
地底層的Snoopy Town、4樓的Rilakuma Store及Hello Kitty Shop,再加上其他樓層的日本廠商(Sanrio、Bandai等)、美國角色(日本版)新品及幼童玩具,方便一站式購買。
宮崎駿的電影作品區,售賣其電影周邊商品。
表參道與明治通的交界處。
LINE Friends Store Harajuku
日本第一間LINE專門店2014年12月在原宿明治通開業,店佔兩層,1樓齊備Brown、Moon、Cony、James等LINE角色圖案文具、餐具、衣服、精品、也設有LINE Rangers專區,地下層主打與國際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手藝精品,如Muuria(以玻璃製品聞名的芬蘭品牌)搪瓷水杯及玻璃圓碟、Swarovski水晶擺設等。店內原創精品逾400種類,吸引國內外粉絲朝聖。
對於LINE的發源地,有點混淆究竟是日本或韓國?
LINE的由來是源自於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發生的大地震,當時的發明者因地震無法即時與家人聯繫,因而有了設計LINE的想法。
2011年6月,當時韓國第一大搜尋器公司NHN於日本的子公司,推出提供免費通話、視訊及短信服務的通訊軟體”LINE“。
2013年4月,NHN Japan更名為「LINE株式會社」,隨著韓國母公司NHN併入Naver Corporation,成為Naver Corporation旗下的子公司。
竹下通Takeshita-dōri たけしたどおり
竹下通末端入口。
從寬敞的歐風大街,世界名牌群聚的表參道,到徒步不過5分鐘距離的明治通,再鑽入竹下通的巷弄內,那又是另一個天地。
竹下通的特色雜貨、咖啡廳、服飾店等,每一處都讓人想進去一探究竟。
從首飾、服裝、鞋子到小玩具和大頭貼,年輕人最喜歡的玩意全都聚集在此,而且價格也較為便宜。只要是當下最流行的,無論是吃的、穿的、買的、正常的、搞怪的、創意的,來這裡找準沒錯。
原宿街頭小吃。
步行在竹下通,發現好多可麗餅店。
Crepe俗稱班戟或可麗餅,加入雪糕球、水果粒甚至是沙律,使用扇形紙捲夾法,方便站著吃。
隨便點了一個芒果口味,這個形狀應該不叫可樂餅吧?
面向原宿駅的竹下通入口門牌。
竹下通雖然跟表參道相距不遠,商圈風格卻截然不同,是以青少年流行的次文化為主。
在短短350公尺的小巷道內,聚集了一家家服飾和雜貨店,店裡總是擠滿打扮時髦、怪異的中學生,就像台北西門町。在這裡也有幾家”角色扮演“(Cosplay)服飾專賣店。想知道東京的年輕人流行什麼,只要來一趟竹下通便知。
原宿駅Harajuku はらじゅくえき
原宿以年輕時尚聞名,但車站卻十分小,站台只有一座,連主樓的外觀都復古得可愛。小巧精緻的站舍建於大正時期,至今已超過100個年頭,復古的造型是遊客的拍照景點,也被選入“關東站百選”,它與後面的明治神宮一樣,都是原宿裏很不“原宿”的一抹風景。
東京最後一夜,來到這裡豈能與新宿失之交臂?
沖繩食堂やんばる
昭和49年(1974年)創業的沖繩大眾食堂やんばる,1993年於新宿開設姐妹店,提供價格經濟的沖繩傳統鄉土料理。
沖繩食堂不分午晚市,以琉球鄉土小菜套餐為主,並提供沖繩拉麵餐等,份量豐富,於東京都內也能感受沖繩飲食文化。
旅遊書推介,獲好評的食店。
因沒預約,席滿碰壁。。
時間接近8時,我們已肚餓難耐,但無論怎樣也得等這些食客聊完天南地北,吃完他們的晚餐,喝完他們的清酒。。
苦瓜炒豆腐 ゴーヤーチャンプルー ¥580
絲瓜炒豆腐 ナーベーラー味噌煮 ¥600
滷肉 ラフテイ ¥550
燉排骨ソーキ ¥550
香腸 ポチキ ¥400
午餐肉雞蛋 ポーク玉子 ¥480
果然,沒叫人失望的晚餐。
食物價實惠、份量多、味道讚,強力推薦!
新宿Shinjuku しんじゅく
十字路口,盡是目不暇給的商店街,本來飯後的節目是新宿購物遊,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妹妹經不起前一天的風雨,再加上這裡日夜溫差大,而我所帶的衣服又太單薄,就這樣,妹妹病倒了。
目前氣溫攝氏21度,妹妹開始傷風及咳嗽,額頭還微微發燙。
當務之急,趕緊回酒店找解藥~
從明天開始,氣溫將驟降至最低17度,相信京都天氣亦如此,得為妹妹添購厚外套才行。
結束東京站之旅。
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但願下一次,不會是另一個十年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