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我在北緯35° • 030617 東京/京都/清水寺

第6天,動身往京都。

這趟自助行,發現我們家QE長大了。

自動自發幫忙搬運行李、研究地圖、購票,以及照顧妹妹。

我說,10年前推著嬰兒車帶你來旅行,10年後你變化如此之大。

他說,再多一個10年或更久以後,妳走不動了,我推著輪椅帶妳遊走。。

從池袋去京都,需在東京駅轉搭新幹線。

兄妹倆一臉茫然的邊看守行李邊等待雙Q爸找新幹線月台。

找著新幹線,上車前在車站地下街買駅弁及飲料。

日本飲料不論是果汁、汽水或啤酒都好好喝。

東京→京都 ¥13,910 折成新幣大概$170左右。

我們的列車Nozomi 323,車程約2小時20分鐘。

我們買指定席位,所以票價比自由席貴一些,長途車程最好有固定座位。

おいしい海苔弁當 ¥1,080

西京燒弁當 ¥1,000

にぎリ壽司 ¥980

終於有機會嘗到駅弁了!日本人真是講究,連便當都做得那麼精緻。

其實,列車上亦有餐飲售賣服務。售賣員臨出車廂時,會非常有禮的向搭客鞠躬告辭。

飯後小休。

妹妹這樣的睡姿,除了家人,誰能忍受呀?

2小時20分鐘後。。

京都Kyoto Station

絕大部分遊客都京都的第一印像,都是從京都駅開始,因為這是京都市的“門戶”。由國外或各縣前往京都,都以此為終點。

一天之內在京都上下車的遊客超過60萬人次,是關西地區屈指可數的超大車站。

車站大樓並不像是一座具有歷史古城與歷史悠久傳統的模樣,而是一座設計大膽且最新流行意識風格的現代大廈。車站緊密結合購物機能,不必跨出車站大樓,就能直通旁邊的「伊勢丹Isetan」,以及地下百貨街「The Cube」。

走出車站北側,前方就是Porta地下街和Yodobashi等賣場。

車站南側,一樓是近鐵名店街,5分鐘路程就可走到流行商場「Kyoto Avanti」,再多走十分鐘,就是「Aeon Mall」。

京御宿可可托馬羅Kyo-Oyado Kokotomaro

我們下榻的。。正確說法應該是公寓式旅館。

當雙Q爸跟我說整棟樓房都屬於我們時,我以為他開玩笑。

寬敞的客廳。

廚房與廁所。

電爐、電水壺、鍋具、洗碗液等一應俱全。

迷你吧台後方的櫥櫃,裏頭存放的餐具更是應有盡有。

廁所。

客廳有台腳底按摩器。

咖啡桌上備有京都旅遊質料。

廚房家電十分齊全。

從廚房通往臥室通道之間有塊小空地,供晾衣之用。

往二樓方向轉角別有洞天。

原來是浴室與洗衣間。

日本的洗手間,廁所與浴室通常是獨立分開的兩個空間。

狹小的階梯。

入住此地3天2夜,我只上樓3次。

第一次,抵達參觀。

第二次,1晚 zzzzz。

第三次,2晚 zzzzz。

臥房有個小客廳,我壓根兒沒機會坐下享受。

我們嚮往已久的榻榻米睡床。

結果,兩晚皆倒下就昏睡,實在太累了。

簡直就是小叮噹的房間啊!

11天日本遊,在京都逗留的時間最短,那麼棒的房子,太可惜了。

卸下行李,前往京都的第一個景點「清水寺」。

所在位置是旅館的街口,前方建築即是京都車站,徒步5分鐘距離,超方便。

Kyoto Avanti 京都アバンティ

複合式商業大樓,一部份是「Hotel京阪京都」一部份作為京阪巴士、大阪空港交通、京都市營巴士的交通轉換站,商場部份集合了美食街、生活雜貨、服飾,各種流行商店和餐廳等。

從旅館到京都,必會經過Avanti,可是在京都的72小時,我們根本沒空餘時間入內購物。

京都的地下鐵只有兩條路線,地下鐵烏丸線和東西線,有許多觀光景點皆未涵蓋在內,以觀光來說實在不甚方便,但其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護歷史文化遺跡。

因為京都有長達1,200年的歷史,所以只要挖掘地面,幾乎就會破壞一些歷史文物。京都人致力於保存古典市貌,不但新建築物有高度限制,舊建築翻新也有嚴格規定。

在京都市內,若只利用地下鐵拜訪各觀光地的效果十分有限,因此這裡交通皆以巴士為主。

京都的另一個出口處即是巴士終站,聳立於巴士終站旁的建築就是京都塔。

京都塔Kyoto Tower 京都タワー(きょうとタワー)

跨出京都,第一眼看到的建築物就是高聳的京都塔。

高131公尺,於1964年完工,由建築師山田守操刀設計。京都雖不臨海,京都塔的外觀卻是採取燈塔造型,由於鄰近東、西本願寺,又被形容為燭台。

當初在興建時,的確也引發爭議,反對派認為,京都市區不該有比東寺五重塔還要高的建築物,最後雖然由贊成派獲勝,日後也影響了京都市内大型建築物高度限制條文的制定。

塔身加上京都塔酒店,相當於45層樓高,頂樓時展望台,可以360度眺望京都,最遠口看到大阪。至於酒店的3樓是餐廳,1樓為名店街,地下3樓則是大澡堂,供往來遊客洗淨一身的疲憊。

從京都車站到清水寺,有巴士直達,非常方便。

京都的巴士路線卻十分綿密且發達,若使用「京都觀光一日乘車券」,京都市營巴士和京都市營地下鐵,再加上民營京都巴士的部分路線都可在一天內不限次數的上下車。雖然在京都巴士的使用路線區間有所限制,但因為幾乎涵蓋所有主要觀光景點,所以在京都觀光中仍是不可或缺。

京都有許多的觀光景點,如果一天無法逛完,可買二日乘車券。無論是一日券或二日券皆有附送神社寺廟參觀門票優特券的導覽地圖。

下了巴士,徒步到清水寺,必須經過一段距離相當遠的上坡道。

大致上無需看地圖指示,跟著前方參拜的人群走就對了。

抵達清水寺境內。

在日本常可見到寫著“順路”兩字的告示牌,即”Along the way“”沿路“的意思。

清水寺Kiyomizu-dera きよみずでら

世界遺產之一,位於音羽山的山腰,境內有建於懸崖的正殿、日本最大的三重塔、奧之院等形成壯觀的寺院建築群,是京都的名剎之一。

清水寺創建於798(延曆17)年,當時坂上田村麻呂為了安置千手觀音像而建了佛堂。

列為世界遺產的清水寺為日本最大的觀音信仰寺廟,同時也是春天賞櫻、秋天賞楓的人氣景點。

清水寺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16個參拜所,也是世界遺產。

仁王門Nio-mon

清水寺的正門。

造訪清水寺的遊人,每天絡繹不絕。

眼前身穿和服的女士,不說話還以為是道地人。

其實,她們都是會說一口流利中文的旅客。

寺廟附近有多家出租和服及飾物的商舖,想親身體驗當一天和服小姐不是難事。

隨求堂Zuigu-do Hall

傳聞這裡的主神大隨求菩薩會實現任何願望。

随求堂「胎内めぐり」

隨求堂提供「環遊胎內」的體驗活動,整個空間沒有光線,憑藉佛珠狀的欄杆在黑暗中行動,象徵在大隨求菩薩的胎內行走。

三重塔

一踏入清水寺境內,迎面而來的就是三重塔。這座塔總高約31米,是日本最大的三重塔,也是江戶初期重建的重要文化財產。

前方,遊客一窩蜂湧入的建築,就是「本堂」。

「本堂」門票售賣處。

參觀本堂得付費。

本堂Hondo(Main Hall)

清水寺主祀千手觀音,由正殿延伸出去的就是舞台,是祭祀時跳舞奏樂的場所,由此看出去的景色非常好。

清水寺因「觀音信仰」而香火鼎盛,由於此地春櫻、新綠、秋楓皆美,吸引大量遊客,據說一年的參拜者高達450萬人,人潮從早到晚不歇。

地主神社 じしゅじんじゃ

位於清水寺正殿旁,以祈求良緣著稱。

大國主命為主要祭祀的神祇,另外也祭祀牠的父親素淺鳴命等五位神明。神社周邊自古以來稱為寶來山,為祈求長生不老的信仰之地,到江戶時代為止清水寺為其鎮守的神社。因大國主命據傳為可授予良緣的神明,所以神社境內常見到許多年輕情侶或祈求戀愛運的女性。

這裡有許多求良緣的妙方,並有各式戀愛御守,同樣都深受年輕人歡迎。

戀愛占卜石 戀占いの石

在地主神社內,一對稱為「戀愛占卜石」的石頭,人氣最高。

這兩個約莫膝蓋高的石頭,距離只有10公尺,據說先對著其中一個石頭許願,唸著心上人的名字,然後閉上眼睛往另一個石頭走去,若能到達,就表示心想事成。

所以,在場所見,都是閉著眼摸著走的年輕人,場面非常有趣。

神社內有供奉「撫で大黑神」,據說撫摸神像身體的某個部位,便會去除信眾身上相對應部位的病痛或不適。另外也有「戶大神」可為信眾去除不淨之氣。

百體地藏堂

供奉超過百尊地藏王像。

清水舞台

清水寺的本堂曾經因為火災而遭到損毀,1633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下令重新改建,建築物的前方架出了一個平台,底下以139支長柱子支架起來,稱為「清水舞台」,這座長36公尺、寬30公尺、高18公尺的建築,整座建築沒有用上一根釘子,技術複雜精細。修繕時需要的櫸木,種植在市内北部,據說要成材必須花上超過400年的時間。

這種建築樣式在當時來說,相當罕見,卻沒有受到排斥,民間甚至盛行「從清水舞台跳下去」的說法,象徵下定決心,放手一搏。不過,從1694年到1864年間,真的發生了234件的「跳清水舞台」事件,明治政府為了禁止這種行為,便在架起護欄,避免意外發生。

3月中旬到4月上旬的春季,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的秋季,清水寺夜間也開放參觀。打光的寺院建築群,把遊客帶入優美而深不可測的世界。秋季時本坊的成就院庭園「月之庭」也會配合開放。

音羽瀑布Otowa No Taki(Otowa Waterfall)

在1,200年前,一位高僧發現了音羽山麓的一道瀑布,將之視為靈泉。後來,有一名將軍為祈求妻子平安生產而喝了泉水,由於深感其靈驗,便在山中建廟供奉11面千手觀音,成了清水寺的起源。

這三道源源不絕的清澈泉水又稱作「黃金水」或「延命水」。

以長長的水杓接山泉水來喝,山泉水共有三道,據說喝上其中一道,能實現健康長壽、學業、姻緣的其中一願,但是若太貪心全部都喝,所有的願望反而都會落空。

這裡備有殺菌設備,水杓都經過安全處理,可放心使用。

哥哥喝的是學業,妹妹則是健康。

若允許,我願將我的聖水賜予你們二人,讓你們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也能兼顧學業。

步出清水寺,隨著人潮沿下坡道走,街道兩旁盡是特色小店。

離開東京,赫然發現,我們竟然還沒嘗關東煮。

來到關西了,怎可能還有機會?

這個售賣川燙串物的攤位,我們姑且自我催眠為關東煮,吃一串解饞吧。

二年坂、三年坂Ninenzaka、Sannen-zaka

在日文中「坂」就代表坡,清水寺附近有知名的二年坂、三年坂,前者建於大同二年(807年),約200公尺,共十七階,後者建於大同三年(808年),共46階,過去曾是通往祈求平安生產的泰安寺,而日文中的「三年」唸起來跟「產寧」相近,因此又稱「產寧坂」,據說若是在三年坂跌倒,三年內就會送命,因為未有事實證明,應該只是道聽途說。

沿著清水寺到二年坂、三年坂,古都風情坂道兩側是黑瓦覆蓋的京味老屋,裏面有可愛的日式雜貨店、土產店、甜品店、或是賣清水燒的陶藝小店。

離開清水寺,下一站原計劃到錦市場用餐,但搭巴士誤打誤撞竟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錦市場,有京都廚房之稱,是遊客一窺京都美食的好地方。除了新鮮蔬果魚肉和南北乾貨,京都特有的蔬菜、醃菜、湯葉等百餘間店舖聚集於此,其中也有不少販賣熟食的美味小店舖,在這裡能品嘗到道地的京都味。“

因為以上好評,我渴望能一探究竟,可是事與願違。

我們一路向行人打聽錦市場的正確位置,結果。。錦市場沒找著,我們卻發現另一個好地方。。

鴨川Kamo River かもがわ

長約33公里,發源於京都北邊的棧敷岳,由北向南流過京都市區,最後注入桂川。一般將與高野川匯流前的上游稱為「賀茂川」,匯流後的下游稱為「鴨川」。

流經京都市中心的鴨川,河面不寬且水流極淺,正巧符合京都靜謐古雅的悠閒氣氛。

京都地處內陸盆地,天氣寒冬徹骨、炎夏酷熱,京都人在盛夏常到納涼床消暑及用餐,因此鴨川上的「納涼床」深受歡迎。

所謂的「納涼床」指的是一些沿河而立的餐廳,利用鴨川河道所架立的露天用餐棚,從江戶時期就有這樣的習慣,因此還有「京都夏天風物詩」的美稱。

「納涼床」的營業時間為5月1日到9月30日,詳情可瀏覽各店官網,一般餐廳都可致電訂位。京都人按月份稱呼鴨川納涼床,7月至8月為防食物中毒,不設晝床,只有夜床,其他日子均有晝床及夜床。

先斗町Ponto-chō ぽんとちょう

據說此名來自葡萄牙語的「Ponta」(前端)。

縱向的烏丸通和鴨川與橫向的四條通、御池通所圍成的地區是京都主要的繁華鬧區。而從四條開始往三條方向的先斗町和木屋町則屬昔日京都紅燈區。

先斗町緊鄰鴨川,與相隔一條小河的木屋町是京都夜生活的大本營。型男酒吧、藝妓出沒的料亭、靚女現身的夜店,在這裡統統找得到,常見歌舞昇平、把酒言歡景象。

在這個小得難以並行的狹窄通道兩側有許多餐飲店,都是晚餐時間才營業,可說是京都吃夜宵的最佳去處。

而木屋町比起先斗町則稍稍有點龍蛇雜處,不過只要別往靜僻的暗巷走動,就不會有人身安全上的顧慮。

「眺河」(先斗町)

客人在納涼床享用餐廳供膳,稱為「川床料理」,因無分國界的川床料理重點在環境,故即使在先斗町內中華料理、泰式餐廳的納涼床用膳,同樣是「川床料理」。

沿狹小的先斗町餐廳街直行,見掛上「鴨川納涼床」紙燈都是設川客席的商號,部分店只掛上“床”牌子的都屬同一類川床料理。

京懷石,融合禪宗料理、茶懷石和日本傳統的本膳料理,烹飪方法幾經轉變,慢慢成了今天講究食材等級、烹調技術、擺飾美感、上菜順序、時間掌控、用餐環境的美食盛宴,不但菜餚的色、香、味近乎精緻至極,所有環節都極其講究風雅品味。

「眺河」的京料理十分講究,單是來自各縣市的食鹽就多達8種。

由此可見,日本人對食物有多重視與講究。

京料理,是一場視覺味覺的雙重饗宴。

前菜Apetizer:五種盛り KYOTO Food “KYOTO Art Food”

造里Sashimi:造里と湯葉 Some Fish(Raw Fish) & YUBA

溫物Pot:湯豆腐1人鍋 Boiled TOFU

京都周圍多山,山裡流下的河水潔淨甘甜,最適合做豆腐,因此京都以美味的豆腐出名。

當地生產的豆腐,口感相當細膩,無需複雜的烹調方式,只要以昆布高湯滾燙,再佐以醬汁,便十分美味,便成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鍋物「湯豆腐」。

由於口味清談,又有養生的概念,這道原是寺中僧侶所吃的精進料理,漸漸受到觀光客喜愛,甚至成為必嚐的京都美食。

燒物Grilled Fish:鰆の西京焼き Amberjack Taste Soy Sauce

煮物Boiled Dishes:炊き合わせ Season Vegetables

酢物Vinegared Dish:季節おまかせ Fish

食事Rice Set:御飯 · 赤出汁 · 物 Rice · MISO Soup · Pickled Vegetables

物,京都以蔬菜品質好聞名,向來有「京野菜」的美譽。另一方面,由於冬季嚴寒、濕度高、成為製作醃漬物的理想環境。

許多百貨街都有京漬物名店的門市,購買相當方便。

甘味Sweetness:季節の甘味 Fruits or KYOTO Sweets

享用京料理得有充裕時間,因為除了講究順序,上菜的速度亦很悠閒,一道接一道不急不徐的呈現方式,讓食客細細品嘗,從而感受食物的真正美味之處。

四條河原町Shijō Kawaramachi しじょうかわらまち

四條通與河原通之交會處一帶是京都最繁華的街區,沿路遍佈流行服飾與美食相混雜的大樓、土特產商店和老舖,與穿梭不停的人潮相互呼應。

飯後,走向巴士站欲回旅館途中,發現H&M。

妹妹有救了,不管已入夜,不理有多累,立馬衝入店內替妹妹添裝。

心滿意足的走出在等我們離開才能打烊的服裝店,登上路人說去京都的巴士。

京都巴士是採取在後門上車,前門付款下車的模式,剛開始搞不清楚,上下車還真混亂。

巴士上附有旅遊指南,方便遊客參考。

夜晚,另一個風貌的京都塔,亮燈的燭台。

妹妹的衣裝,買2送1,所以多買了。

千與千尋,不用說都是為了妹妹。

書籤,磁貼,僅此而已。

京都,一個非常獨特,繁華中帶寧靜,悠閒且具古典韻味的城市。

這個有待發掘的古都,一定不會僅此而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