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星期天)晴/雨@風雲突變
搭飛機,不是看,就是睡,再不然就是吃。
這趟飛行,一共得吃五餐,才抵目的地。
Supper
Appetiser ~ Tuna with Coleslaw Salad
Main Course ~ Braised Fish Fillet in Black Bean Sauce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and steamed rice)
From The Bakery ~ Bread Roll and Spread
Hot Beverage ~ Coffee and Tea
凌晨1點20分吃宵夜。
我深知即將沒飯吃,所以選了附白飯的餐點。
宵夜吃飯,還是頭一遭。
Dessert ~ Ice Cream
雙Q爸說冰淇淋好吃,我術後肚子脹風的問題持續至今,一概謝絕冷凍食品,無緣品嘗實屬可惜。
Delectables
Sandwiches ~ Cold Vegetarian Sandwich / Cold Savoury Sandwich
Snacks ~ Assorted Nuts / Muffins / Chips / Trail Mix / Fresh Fruits
宵夜之後,不知過了幾小時,有一頓輕食,我只顧著吃,忘了拍照。
當飛行近中東領空,小睡醒來去洗手間,回到座位的驚喜。
當下,新加坡時間早上7時30分。
今天,是我們的紀念日。
註冊結婚20周年。
謝謝新航的精心安排,謝謝陪我一同走過20年的你。
Before Touch Down
Fruit ~ Seasonal Fresh Fruit
Main Course ~ Mee Goreng Ayam (Indonesian Fried noodles with egg and chicken)
From The Bakery ~ Bread Roll and Spread
Hot Beverage ~ Coffee and Tea
都說了是Before Touch Down餐,所以就是快抵達了。
不過,只是中途站,不是終點。
跨別1年半,我們又跟歐洲見面。
Frankfurt International Airport(FRA) 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美國嚴格要求所有入境遊客得在最後登機的機場,再度確認各人的護照及相關證件。
一輛A380客機的載客量,足以令我們等久久。。
幸好,雙Q爸機智,繞個圈到另一邊發現這個隊伍較短的流動檢察站。
通過安檢,刷個牙,洗個臉,1小時50分鐘的逗留時間差不多也耗盡。
我在這個最靠近登機門的精品店,速速買了一個冰箱磁鐵,紀念德國到此一遊。
雙Q爸在匆匆之間,竟還能悠閒的享受德國香腸及咖啡。
咖啡座的位置,與登機門相對。
一輛A380客機的載客量,其登機的速度,確實是足以享用一頓輕食。
在德國過境,消費可使用美金,但找贖以歐元取代。
2018年5月27日
德國時間7.46am
新加坡時間1.46pm
美國時間1.46am
再度登機,繼續約8小時的飛行。
Brunch
Fruit ~ Seasonal Fresh Fruit
Main Course ~ Scrambled Eggs with Chive and Bechamel Sauce (Pan-fried pork sausage, button mushrooms, baked beans and potatoes)
Dessert ~ Chocolate Truffle Gateau
From The Bakery ~ Bread Roll and Spread
Hot Beverage ~ Coffee and Tea
兩小時後,吃飯時間。
開始覺得混淆,這頓飯到底是什麼餐。
德國時間沒錯是Brunch。
新加坡時間是下午茶。
美國時間凌晨還在睡,宵夜已太遲,早餐還遠著。
過了兩小時。。
飛機越過或許是我們下個目的地的冰島。
原來,紐約與冰島的距離不過大約是6小時航行時間。
又過了1小時。。
已飛了超過17小時,該看的幾乎都看了,將娛樂設備轉到音樂區,意外發現偶像的歌。
剩下的3個半小時不愁寂寞。
Light Lunch
Appetiser ~ Baby Shrimps with Greek Salad
Main Course ~ Pan-Fried Prawns with Brown Butter Sauce (Sauteed peas, leeks and tagliatelle pasta)
Dessert ~ Ice Cream
From The Bakery ~ Bread Roll and Spread
Hot Beverage ~ Coffee and Tea
盼呀盼,將將將!第五餐登場,意味著我們的長途飛行即將結束!歐耶~
終於。。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JFK)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
紐約共有3個主要機場。
分別為位於皇后區南邊的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JFK)、紐澤西州的紐華克自由國際機場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EWR)、以及皇后區北邊的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LGA)。
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第4航廈。
抵境廳比我想像的小許多,因為時間尚早,本想在此吃午餐,但走遍機場只有兩家食店,食物不怎麼樣,價格很高。
之後,發現大廳角落有間售賣甜甜圈的小店。
趨上前,店員說不接受現金。
買個甜甜圈需刷卡?作罷。
這裡吃不成,就到市區吃吧。
排隊搭的士,外頭正下著細雨,走出機場欲上車,怎麼濕濕的?抬頭一望,天啊!對,沒錯,我真的看到天。。
出國無數次,看過數不盡的機場,這是我們第一次遭遇淋雨搭的士的窘境。
美國不是強國嗎?怎麼最主要的城市機場內的的士站竟然不設有蓋走道?
我開始了解曾在美國居住多年的Sabella媽咪在我們出發前,對我說的那句話其中的含義。
”紐約並不是妳想像的那樣“,確實如此。
貝斯特韋斯特博文韓碧酒店Best Western Bowery Hanbee Hotel
231 Grand St, New York, NY10013, USA
Check In: 27.05.2018
Check Out: 06.06.2018
到了酒店,下了的士,迎接我們的是另一個震撼。
現在不是夏天嗎?為什麼好像冬天?為什麼路人身披夾克,甚至是羽絨服?
難道因為雨天氣溫驟減?
比我們早幾天出發到三藩市的Reagan媽咪曾囑咐我天氣涼,我沒料到竟是如此淒涼。。
我們所攜帶的行李中,最厚的衣服正是我們身上所穿的,從的士下車步入酒店不過幾步路程,已經冷得打顫,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
酒店入住時間為下午4時,現在是3時,我不曉得櫃台職員執著什麼,怎麼都不讓我們提早1小時辦理入住手續。
於是,我們到酒店旁的食店吃午餐。
天寒地凍,就真的只能到就近的地方果腹。
籌備了好幾個月,以為做足功課,結果被意想不到的天氣重重一擊,不禁悲從中來。。
蘇豪區Soho Broadway
我們就如電視上常見的情節,一個原地跳,然後下個鏡頭就切入目的地畫面。。
按照我的行程表,這裡絕不是我們的第一個景點,而蘇豪區其實根本也不在名單中。
因為這裡有「優衣酷」,所以我們來了。
臨時救兵,它的溫暖的確在之後的日子拯救了我們。
鏡頭拉回酒店,我們的房號910,差一點就911。
預訂10晚住宿,隨後的紐約行都在此渡過每一個夜晚。
雖然,其中兩晚將到水牛城,但在比較8晚與10晚的收費後,我們發現10晚的價錢不過與8晚相差幾十元,既然如此就直接訂10晚,至少去水牛城不用舟車勞頓領著三大行李箱上下車奔走於另兩間酒店。
來到紐約,這裡不斷的給我許多震撼,到底是要考驗我的臨場反應抑或是解決能力?
沒浴袍拖鞋牙膏牙刷預料在內,沒杯子茶匙也猜得到,但是沒有電水壺怎可能?
我知道歐洲沒提供電水壺,卻萬萬沒想到這麼先進的國家竟沒有這種服務。
這裡只有泡咖啡器。
可以利用這個電器煮開水,不過每次頂多只限煮一杯水,而且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
沒有比較你永遠不會知道。
不要再抱怨酒店,至少他們提供浴帽供我們淋浴時使用,你們看花曬安置在天上,拿不下來,若不洗頭沒戴浴帽怎麼洗澡?
我們在水牛城的另兩晚住宿,連浴帽都沒有,幸好我有先見之明,把這裡的浴帽一併收入3天2夜遊的行李內。
卸下行李,我們外出享用周年慶晚餐。
因為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搭地鐵得做一番研究,於是提早出發。
紐約市由5大行政區所組成,但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及文化經濟活動主要多在Manhanttan曼哈頓。
一般遊客最熟悉的紐約市,主要在這個面積僅59平方公里的島上。
曼哈頓地面上的街道如棋盤般井然有序,地底下的地鐵軌道卻像麻繩一樣糾結。
紐約的地鐵24小時營運,班次密集,不過由於歷史悠久,除了環境有點髒亂,路線、時段、加班車等調度也非常複雜。
在70、80年代,紐約地鐵甚至因為犯罪頻密而惡名昭彰,所幸90年代在前市長朱利安尼整頓下,現在地鐵治安已經比30年前要安全許多了。
我們下榻的酒店位置屬曼哈頓唐人街,就近的地鐵站為Grand St站。
震撼又來了。
當我們正想在地鐵站內的售票機投入錢幣買票時,看見員工用那種案發現場常見的塑料封鎖線將入口閘門封鎖。
怎麼回事?一問三不知,只回說“Closed”,哈咯大嬸,妳不曉得,還有誰比妳更清楚?
走出地鐵站,看見一輛停靠在旁的巴士,上面告示牌寫著免費搭乘至14St地鐵站,應該是以免費巴士取代地鐵服務,看了地圖確定從14St去34St有直通地鐵,而且只是兩個車站距離,行得通。
好不容易到了14St地鐵站,買了票到月台,眼前所見我有點傻眼,怎能在這裡表演?
路過搭客視乎也很享受,翩翩起舞。
紐約的某些地鐵路線會分為快車(Express)和慢車(Local),快車軌道會繞過小站,只停靠大站,慢車則是每站都停。
我怕搭錯車,再次向照片中的員工確定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不是在這個月台上車,他的答案,又是震撼。
他說“No Train”。
沒車?我買了票你說沒車?
紐約的地鐵收費,不論搭乘距離遠近,1個站,5個站,10個站,抑或更多,不管成人或兒童,單程票價一律USD3.00。
我們花了USD12.00沒車?我不放棄再三確認,這時他卻說樓上月台有車去34st。
曙光。。
我們衝上所指月台,在列車進站時,向那裏的員工確認再確認沒搭錯車才上車。
上了車,我們以為厄運已除,其實才不是。
地鐵到站,34St是沒錯,可走出地鐵站,左看右看,怎麼跟地圖顯示的不一樣?
原來。。
紐約地鐵站通常以所在街道命名,因此有不少不同路線但位於同一條街上的地鐵站,雖然名字相同,距離卻相隔好幾條路口。
震撼到無言。。
於是我們徒步不曉得走了多遠,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餐館。
Keens Steakhouse
72 West 36th Street, New York, NY10018, USA
Keens是紐約牛排名店,自1885年開店以來,一百多年未曾中斷營業。
踏入餐館,映入眼簾的除了煙斗還是煙斗。
原來,牛排館前身是一間文藝俱樂部。
由於當時社會盛行抽長煙斗,而易碎的煙斗不便攜帶,經常寄放在俱樂部中,久而久之就成了這裡最大的收藏。
如今餐館天花板上掛了超過5萬支煙斗,也不失為極有特色的裝飾。
美國人嗜吃牛排,其中取自牛前腰脊肉(Strip Loin)做成的牛排是紐約人的最愛,因而有此名稱。
這個部位的牛肉運動量最多,油花均勻,肉質與沙朗接近,而不似助眼那麼嫩,吃起來口感結實有咬勁,適合豪邁品嚐。
餐館底層分兩個用餐區。
我們的座位在這一區。
餐館生意火紅,若不是早在一個多月前預訂座位,今天根本不可能坐在這裡吃牛排。
菜單價錢還算合理,只是美國的小費實在驚人。
點了餐,我以為牛排很快上桌。
沒錯,免費的麵包和這碟生菜無需等太久即出現眼前。
可是,在這之後就沒後續。。
然後,QE和妹妹陸續趴在餐桌上入睡。。
從我們踏出住家大門直到坐在牛排館,已經超過36小時沒真正休息。。
我有預料抵達日會很累,所以只安排晚餐一個節目,然而所謂的累其實不是致命傷,真正要命的是被我忽略了的時差。
到最後我也睡著了,而且是坐著。。可想而知其嚴重性何等恐怖。
關於時差:
紐約屬於北美東部標準時區(Eastern Time Zone),夏令時間比新加坡慢12小時,其他月份則慢13小時。
*夏令時間:
又稱日光節約時間,因為在高緯度的國家,冬季與夏季的日照長短落差很大,為使人們配合日光作息,因而有此規定。每個國家的夏令時間不盡相同,而美國在2005年修法延長後,目前公告的夏令時間是從每年3月份的第2個週日開始,將時鐘調快1小時,到11月份的第一個週日結束,再將時鐘調慢1小時。
Onion Soup USD10.00
至少過了半小時,第一道菜餚上桌。
Hash Browns USD11.00
Mashed Potato USD11.00
T-Bone USD59.00
Keens的牛排採用農業部認證的Prime等級牛肉,每一片都經過精挑細選,並以乾式熟成。
牛排以三分熟(Medium Rare)為佳,不敢吃太生的人也可以點五分熟(Medium),如果超過五分熟,那就浪費了。
牛肉不但鮮嫩多汁,而且風味飽滿,這是我有生以來吃過最好吃的牛排。
美國人用餐,一頓飯兩小時,你可以說他們在細嘗品味每一道佳餚,也能解讀為浪費時間。
嚴重時差的我們,一致認為是折騰。
20周年,異常難忘。
走出牛排館,怎麼回酒店是一個大問號。
將近晚上10點,搭地鐵實在接受不了再來一次”Closed”或者“No Train”之類的震撼。
雙Q爸說直接搭的士好了,就算之前有朋友千交代萬囑咐在紐約別搭的士超貴的。
管不了了,再不回酒店,我們都會昏睡在街頭。
截了一輛的士,不稍20分鐘,回到酒店。
車資竟少於USD12.00!!!!
我們幹嘛搭地鐵?
許許多多的震撼加起來,最後是一個笑話。
第二天結束,這趟行程所買的第一個戰利品。
日後會有更多的震撼陸續登場,敬請期待。
《美東19D15N遊》
Day 1 > > 世界的另一端~26.05.2018 新加坡/*法蘭克福/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