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世界的另一端~02.06.18 時報廣場/熨斗大廈

2018年6月2日(星期六)晴@熾熱無比

來美近一星期,終於不必奔波往外走,好好的靜下來,欣賞曼哈頓的城市風貌。

紐約曼哈頓Manhattan分為三個區域:

1. 曼哈頓下城Lower Manhattan

⇒ 一般指的是14街以南的範圍,從南端的金融區與砲台公園,到北邊的格林威治村。下城的其他區域還包括著名的蘇活區、唐人街、小義大利、諾利塔等。

2. 曼哈頓中城Midtown Manhattan

⇒ 中城區是全世界高樓大廈密度最高的區域,時報廣場、百老匯、帝國大廈、洛克斐勒、麥迪遜廣場花園、第五大道等,全都集中於此。

3. 曼哈頓上城Upper Manhattan

⇒ 上城區以中央公園為中心,大致上可分為東邊的上東城、西邊的上西城與北邊的哈林區。

酒店客房外的風景。

酒店外,街道兩旁的尋常生活。

出國旅行,我喜歡逛菜市場和超市,窺探道地居民的日常作息。

小義大利Little Italy

北起Broome St,南迄Canal St,西自Lafayette St,東至Mott St & Bowery

小義大利的聲勢曾經相當浩大,1932年是這裡的全盛時期,當時這一帶98%的居民均為義大利裔,但隨著黑手黨橫行,治安敗壞,導致人口外移,真正居住在此的義大利人現已變少。為了不讓整個文化在此消失,一些義大利餐飲業者將Mulberry St仿照成義大利街道。

紐約真正道地的義大利區,其實不是這個位於曼哈頓的小義大利,而是座落於布朗士區Arthur Avenue的義大利區。這裡有道地的義式餐廳、麵包店外,還有傳統的義式雜貨與超市,義大利人都會到此採購。

我們下榻的酒店,介於唐人街及小義大利之間。

但按照谷哥的地圖切割,嚴格來說屬於唐人街。

地鐵Canal Street站 (N.Q.R線)

地鐵站周圍是唐人街。

紐約的第一批中國移民是1870年來美協助修築橫貫鐵路的工人,當時受限於排華法令,禁止其家人前來會合,因此此區被稱為「單身社會」。

直到二戰結束前放寬中國移民條件,移民來的中國人才日益增加。

但是911之後,唐人街由於靠近世貿,受到很大的影響,許多居民遷至皇后區的法拉盛,目前法拉盛已超越曼哈頓,成為美國最大的華埠

紐約的地鐵本來已經很複雜了,現在還出現特定日期的指定時間的周末列車,亂。。

從Canal Street站到Times Square站,搭N.Q.R線的列車沒錯,可今天是周末,好像只有F線。。那到底F線有沒有去Times Square呢。。

最後,我們跟隨一位與我們到相同目的地的黑人小姐上了Q線的列車。。

搭地鐵千萬別瞎猜,搭錯車不好玩,詢問值勤員工或當地人比較保險。

地鐵Times Square Station (N.Q.R / S / 1.2.3 / 7線)

其實,首個景點是要去42St-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站,可是從Canal Street站到那邊的路線有點麻煩,於是我們搭直通車到Times Square站,然後再徒步前往。

地獄廚房跳蚤市集Hell’s Kitchen Flea Market

408-424 W 39th St, New York, NY 10018, USA(Between West 39th St at 9th Ave)

關於地獄廚房:

這裡最早是愛爾蘭移民的貧民窟,環境戰亂惡劣,幫派橫行霸道,混亂的治安就連警察都束手無策。不過後來在市長朱利安尼掃蕩黑幫,以及房地產商大炒地皮之後,靠近百老匯的地獄廚房開始中產階級化,原本的中下貧民階級被趕出了曼哈頓,布爾喬亞的空氣迅速接管街頭。

整個市集從39th St與9th Ave路口一路往裡面延伸,質料說共有超過100家攤位,抵達當日,攤位數目屈指可數。

所謂的跳蚤市場,看起來更像新加坡的”家龍古尼“。

舊貨種類摻雜,隨處擺放,任由人肆意搜刮。

貨物不外是擺設品、玩具、首飾、書報、電器。

我們搬家丟棄的雜物,比這些更具價值。

唯一,我認為勉強還能接受的是黑膠唱片。

我實在沒興趣繼續逗留,可我們家QE卻很投入專研,既然他懷舊,照理應該也很喜歡他媽才對。。

紐約42街W 42nd St。

從跳蚤市場沿著42街徒步到時報廣場,沿途風景展現這個城市的繁榮與頹廢。

我很訝異如此先進的國家,繁華的街道上竟到處是自認無家可歸向人乞討的無業遊民,他們所在之處,通常有很強烈的阿摩尼亞氣味,這種情況在地鐵站內其實已見怪不怪。

強國?我真的在紐約嗎?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New York

234 W 42nd St, New York, NY 10036, USA

杜莎夫人是一位18世紀法國的奇女子。

從小在外科醫生指導下學會製造蠟模型的技術。1802年,她受邀前往倫敦展出她的蠟像,後來便在英國和愛爾蘭各地巡迴展出,晚年在倫敦開了第一間杜莎夫人蠟像館。

如今,在世界許多城市,都能看見杜莎夫人蠟像館。

參觀蠟像館一向不是我們的作風。

只是經過,跟擺放在館外的免費蠟像拍照而已。

Times Square-42St Station

紐約市的地鐵,不同路線,站名相同或不同的地鐵站,距離其實相隔不遠,往往會共用地鐵站入口,下去之後再經由如迷宮般的通道前往各個路線的月台。有時這些地下通道會跨越幾個路口的距離,如果你在地鐵圖上看到連結地鐵站的黑線,指的就是這些較長的站內通道。

Times Square與42ST-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兩個相連的地鐵站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紐約地鐵站的出口非常多,通常以十字路口的兩條路名顯示,因此最好先查看目的地靠近哪個路口,再決定從何處出站。

硬石餐廳Hard Rock Cafe

1501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36, USA

來到硬石餐廳不吃,不買,幹啥?

稍等。。製作中。。

LG LS QE QX四合一硬石狗牌。

百老匯Broadway

時報廣場周圍區域,就是著名的百老匯劇院區。

這裡集合大大小小的劇院、電影院,演出的劇碼從戲劇、歌舞劇等選擇豐富,除了已成經典的高人氣劇碼,百老匯每年也會精心推出新的作品,從舞台、燈光、背景到演員等全是高水準的等級。

如果怕自己英文水平不好,擔心無法理解台詞,建議可選看音樂歌舞成分較多,或是故事早已耳熟能詳的劇碼,比如:《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Majestic劇院)、《芝加哥》Chicago(Ambassador劇院)、《阿拉丁》Aladdin(New Amsterdam劇院)、《獅子王》The Lion King(Minskoff劇院)等,都是歷久不衰的經典。

Minskoff Theatre

200 W 45th St, New York, NY 10036, USA

百老匯不像電影院,隨時可更換戲碼,每齣音樂劇都有自己因應劇情產生的佈景和道具,為了讓表演完美,所以舞台設計基本上是符合表演劇碼,因此多數的百老匯音樂劇,都有自己專屬的音樂廳,《獅子王》就是其中之一。

好萊塢的動作片令紐約警察NYPD勇猛正直的形象深植人心。

在時報廣場隨時可見巡警蹤影。

至於“馬警”(騎馬的警察),我倒是第一次遇見。

Line Friends New York Times Square Store

1515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36, USA

想不到在紐約也能”安妞哈謝唷“,可惜沒售紐約限定紀念品。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

Manhattan, NY 10036, USA

時報廣場的前身是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1904年因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總部大樓設在此,因此在1904年4月8日正式更名為時報廣場。

這裡最初是馬商、鐵匠和馬廄的集散地,自1883年大都會歌劇院遷入後,帶動了劇院與餐廳業的蓬勃發展,1920年電影藝術的崛起更為此地劃上一片彩虹榮景。然而到了經濟大蕭條時期,紐約景氣陷入低迷,時報廣場也成為龍蛇混雜的紅燈區,即使戰後景氣復甦,這裡仍不改紅燈酒綠,色情行業與幫派暴力充斥。直至8、90年代,在市長朱利安尼大力整飭下,時報廣場才成為安全的觀光聖地。

位於43街上的One Times Square(前紐約時報大樓)與47街上的Two Times Square(Renaissance Hotel)兩棟大樓,佔據廣場南北兩端得天獨厚的位置。

時報廣場四周常穿梭不少打扮成卡通人物或電影角色的街頭藝人,他們積極找尋觀光客合照。

大家要注意,天下沒白吃的午餐,這種服務是需給小費的。

色情與藝術往往只是一線之差,視乎你如何看待。

裸體彩繪,所有男人都超羨慕這位大漢吧。

星期六的中午,大夥在幹嘛?

買多多?索取免費贈品?跟明星合照?

以上皆不是。

答案請往下看。。

杜菲廣場TKTS Duffy Square(Times Square)

W 47th St & 7th Ave, New York, NY10036, USA

營業時間:

日場票:Wed/Thu/Sat(1000-1400)/ Sun(1100-1500)

夜場票:Mon/Wed/Sat(1500-2000)/ Tue(1400-2000)/ Sun(1500-1900)

觀賞百老匯演出,除了親自前往劇院購票或通過百老匯官網預購,另一個最划算的方法就是在演出當天購買折扣票。

TKTS在紐約亦被稱為杜菲廣場,專門販售百老匯開演當天未售完的門票,通常都以5-8折出售,但必須另外支付手續費。由於票源視該劇該場次的售票狀況而定,因此能否獲得門票全憑運氣,一般來說,上演較久的劇目,購得折扣票的機率愈大,而新登場的熱門劇碼,比較不容易以這種方式購得門票。

紐約共有4個TKTS折扣票亭。

分別在時報廣場TKTS Times Square、南街海港TKTS South Street Seaport、布魯克林TKTS Downtown Brookly,以及林肯中心TKTS Lincoln Center。

每個售票亭的營業時間與販賣的門票規定都有所不同。

我的《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已下映,悲。。

嘗試購買其它幾齣劇目的剩票都撲空,只有《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尚有存票,4人票總共USD300多元,其實還算合理,可他們對這個劇目興趣缺缺,最後作罷。

Five Napkin Burger

630 9th Ave @45th Street, New York, NY10033, USA

從地獄廚房起家的5 Napkin,如今在美東已發展成連鎖規模。

這裡最有名的招牌漢堡Original 5 Napkin,漢堡肉足足有10盎司重,搭配格呂耶爾起士、炒得顏色金黃的洋蔥,以及迷迭香蒜泥蛋黃醬,吃了過後就能理解為何這家餐廳在美東如此有名。

其他特殊口味的漢堡,包括美國少見的羊肉堡Lamb Kofta、在漢堡肉上鋪著厚厚的一層酪梨醬的Avocado Ranch、以複合穀物泥代替漢堡肉的素漢堡5 Napkin Veggie、與拿掉麵包直接以生菜包覆的Inside Out等,不但新奇,而且美味。

造訪當日,餐館滿座。

5 Napkin Burger USD16.00

Lamb Burger USD16.00

Kids Pizza USD8.00

-Kids Meal-

Coke USD3.00

Kelso USD8.50

可愛的收據,霎時心情變得愉悅。

Five Napkin Burger的漢堡比奶昔小屋更上一層樓。

有別於速食店賣的漢堡,專賣漢堡或三明治的餐館,用料都比較講究,起司總是特別濃郁,漢堡肉更為實在,煎得香香脆脆的培根豐富了口感,種類多樣的配料產生更多變化,精心調製的獨門醬料也讓漢堡更具個性。

餐館雖然客滿,但用餐環境還是相當不錯。

我們坐在靠窗的位子,望著遠離鬧市的街角景色,享受喧嘩中的悠閒與寧靜。

走出漢堡店,街道旁盡是人龍,一群等著入劇院看下午場的觀眾。

Junior’s Restaurant and Bakery

1515 Broadway, New York, NY10036, USA

創立於1950年的Junior’s是紐約著名的乳酪蛋糕店。

Junior’s的本店位於布魯克林,但座落於劇院區的這家分店人氣最旺。

Junior’s的蛋糕店和餐廳毗连相邻。

起司蛋糕Cheese Cake

西方世界,起司蛋糕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19世紀時歐洲的移民將其傳入北美洲,當時的起司蛋糕似現在的輕乳酪蛋糕,口感鬆軟,美國人將之改良,將原料中的麵粉移除,蛋白也不打發,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乳酪,口感更紮實,口味更濃郁。

重乳酪的紐約起司蛋糕就是改良後的美式起司蛋糕當中的佼佼者,來到紐約絕對不能錯過。

Junior’s的餐廳,除了蛋糕,亦有供應漢堡、鬆餅、三明治等餐點。

Devils USD8.25

Plain Cheesecake USD7.75

Hot Coffee USD3.25

Hot Chocolate USD3.50

Junior’s的道地美式純乳酪蛋糕,Cream Cheese和蛋的成分較高、口感滑順軟嫩,甜度比義式乳酪蛋糕稍高一些。

濃得化不開的滋味,飽足感十足。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乳酪蛋糕。

今天的行程大致上已全部完成。

當下時間才2時,剩下的時間絕不能浪費。

於是,我將數天後的一些節目提前進行。

目前所在位置,就近的地鐵站為49St (N.Q.R線)

在此可搭直通地鐵到熨斗大廈,站內沒Times Square那麼複雜,簡單的車站與路線,但問題還是發生了。

這裡只有兩台售票機,一台收現金,另一台不曉得是信用卡抑或銀行卡。

非常不幸的,現金售票機壞了。

紐約的地鐵月台,有部份設計實在令人百思不解,一個地鐵站入口,只有一個月台,只往一個方向。

就是說,如果我想搭另一個方向的列車,我必須走出車站,徒步到對街,在另一個地鐵站入口進入,到唯一的月台,搭那個方向的列車。

為了買車票,我們真的按照以上很愚蠢的方式,走到對街的地鐵站買票,然後再回到原點搭車。

無言。。

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

175 5th Ave, New York, NY10010, USA

熨斗大廈原名「福勒大廈」Fuller Building,因其三角形的獨特造型才有“熨斗“的暱稱,而人們也漸漸遺忘它的本名,連帶附近的街區都被稱為「熨斗區」。

熨斗大廈會以三角形設計也是因為大廈的所在地型是個三角窗,交匯在百老匯大道、第五大道與23街交叉口。來自芝加哥的設計師伯恩翰Daniel Burnham,以鋼骨結構打造這棟高樓,並以布雜藝術風格Beaux Arts裝飾其外觀,正面最窄處僅有2公尺寬,高度卻有87公尺,大樓於1902年竣工,以那個年代計算,熨斗大廈算是相當高的建築。

目前熨斗大廈是一間辦公大樓,一樓設有店面。站在大廈周圍不同街角可拍出不同角度的熨斗大廈,角度要取好才能拍出熨斗的形狀。由於造型優美,熨斗大廈經常出現在以紐約為背景的電影與攝影集中,與帝國大廈並列為紐約早期的代表性地標。

樂高專賣店The Lego Store

2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10, USA

樂高店就在熨斗大廈旁,雙Q爸忙著在外頭拍熨斗大廈,我們享受冷氣,看樂高。

這個紐約限定的「自由女神」,斟酌許久,價錢,體型。

最後,雙Q爸還是把她抱回家。

安提克斯跳蚤市集Antiques Garage Flea Market

39 W 25th St New York, NY10010, USA(Between 6th Ave & Broadway)

位於熨斗大廈附近,市集在一個停車場空地上,佔地不大,聚集數個攤位。

我覺得這裡跟地獄廚房沒什麼不同,都是“家龍古尼”的水準。

逛完市集,時間未到4時,搭的士回酒店,趁著今天有時間有精力,洗衣服去~

理白洗衣店Li Bai Laundromat

121 Elizabeth St, New York, NY 10013, USA

看招牌,就知道老闆是個幽默的人。

店主就是這位身穿黑衣褲,忙著在線收看連續劇的大叔。

老闆聘請一位安娣當助手。

她原籍馬來西亞,幾十年前隨著丈夫,跳飛機來到紐約討生活。

如今,她已獲得居留權,孩子出生於此,是美國人。

安娣不但親切,而且非常健談。

從她口中我們終於知曉,為何我們的地鐵遭遇那麼曲折離奇。

紐約地鐵超過百年歷史,當局會在假日與周末,全日或部份時間停駛,進行維修工程。

原來如此。

45分鐘洗衣,45分鐘烘乾,安娣跟我們繼續聊。。

我們談到紐約市的洗衣店,我以為光顧洗衣店的都是遊客,其實不然。

洗衣店的遊客生意少之又少,反而是熟客。

何來熟客?即是附近居民。

紐約市的建築跟地鐵同樣有百年歷史,舊建築不允許安裝洗衣機,因為機器操作時所產生的震動力會對建築造成一定的破壞。

至於新蓋的房子呢?問題在哪裡?

紐約樓房物價高,一般平民百姓,幾乎全選擇住在郊區,就算有能力在市區居住,也多為租戶。屋主通常不讓租戶使用洗衣機,因為耗水電,而且一旦洗衣機壞了,修理費相當昂貴。

原來如此。

我好奇這裡的租金。

安娣說,一房一廳的公寓,每月租金大概USD3,000多元,三房一廳則為USD6,000至USD7,000多元不等。

生活不易。

後來,我投訴交通問題,堵車,爛路。

城市規劃早已在數十年前擬定,市區內的路線,以單向交通為主,道路狹窄,車輛增多,堵車是必然的。

爛路不修,因為政府都將納稅人的錢,津貼給那些有手有腳,還口口聲聲說“Homeless”的無恥之徒。

最後,我們聊到17年前的911事件。

安娣憶當年,當下眼眶泛著淚水,時間沒有抹去哀痛。

忘不了,當時懸浮的空中的氣味與塵埃,那候花了好長一段時日,紐約才恢復正常。

我問安娣,是否會回馬拉西亞養老?

她淡淡的回說,雖然紐約不完美,可已習慣,回不去了。

這一句“回不去了”,我思索許久。

我何嘗不也跟安娣一樣,已經回不去了。

南華茶室Nom Wah Tea Parlor

13 Doyers Street, New York, NY10013, USA

1920年開業的南華茶室是紐約最老的一間港式飲茶餐廳,早期以經營糕點與點心為主,一向是老華僑享用家鄉美食的老地方。南華茶室曾一度因後續無人而結業,2011年才由當地出生的年輕第二代老闆重新開幕,接班人接手後保留餐廳的傳統與復古特色,除此之外更增添多道菜色。

南華茶室位於唐人街最窄的街道之一-宰也街Doyers St,更多人稱之為「血巷」Bloody Angle。

這條中段幾乎90度轉角的小巷,曾發生許多幫派的槍戰血拼,因而得名。

1893至1911年間,紐約第一家中國戲院就開設於這條巷子裡,現今街上傳統中式理髮院、商店和餐館林立,已沒有當年的肅殺之氣。

在紐約,「南華茶室」跟「鹿鳴春」一樣受歡迎。

輪候時間大致相同。

Turnip Cake USD5.00

Shrimp Egg Fried Rice USD13.95

Steamed Phoenix Bun USD4.50

Shanghainese Soup Dumpling USD5.25

Chinese Tea USD1.00

吃後感,亦如「鹿鳴春」,沒什麼特別,但在這裡絕對是極品。

回到酒店,父子倆從谷哥哪兒發現,原來自由女神昨天才發行,我們太幸運了。

雙Q爸覺得她是最佳戰利品。

我同意。

啊不然捏,難道是冰箱磁貼咩?


《美東19D15N遊》

Day 7 > > 世界的另一端~01.06.2018 伍德柏瑞暢貨中心

Day 6 > > 世界的另一端~31.05.2018 華盛頓/費城(3天2夜遊)

Day 5 > > 世界的另一端~30.05.2018 水牛城(3天2夜遊)

Day 4 > > 世界的另一端~29.05.2018 水牛城(3天2夜遊)

Day 3 > > 世界的另一端~28.05.2018 歸零地/布魯克林大橋

Day 2 > > 世界的另一端~27.05.2018 新加坡/*法蘭克福/紐約

Day 1 > > 世界的另一端~26.05.2018 新加坡/*法蘭克福/紐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