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of Westminster西敏市
西敏市位於倫敦正中心,是倫敦其中一個擁有城市地位的自治市,亦是英國的行政中心,西敏寺、國會大廈、白金漢宮等都位於此處。除了是政治中心,這兒還有買名牌的好去處以及歌劇院。西敏市可以分為:政治中心「西敏區」;擁有倫敦3大必逛之街的「梅菲爾」;酒吧林立的「蘇豪區」;以劇院、街頭表演、露天市集著稱的「柯芬廣場」;以及遠離鬧區的「馬里波恩」等區域。
「Westminster西敏區」
當懺悔者愛德華St Edward the Confessor在十一世紀將王室從原本的「倫敦」(現今銀行區)搬到此處後,這裡就一直是英格蘭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之後王室宮殿搬遷過幾次,但仍以這區為主,首相官邸、財政部、外交部等英國政府機構也多群聚於此。
今日亦是徒步遊行程。
House of Parliament & Big Ben國會大廈和大笨鐘
London SW1A 0AA, United Kingdom
Mon~Fri 0900-1700/Sat & Sun Closed
Palace of Westminster : Adult £22.50 / Youth £19.50 (Multimedia Tour語音導覽)/Adult £29.00/Youth £24.50 (Guided Tours真人導覽)
Big Ben : Only UK residents will be allowed to tour the inside of Big Ben (不開放非英國居民入內參觀)
Underground : Westminster站 (黃線、綠線、灰線) Exit 4
端踞泰晤士河畔、金碧輝煌的國會大廈與精準報時的大笨鐘(Big Ben),是白廳區(Whitehall)最明顯的地標,終日人潮不斷,而只要看到國旗在國會大廈上飄揚,就表示國會開議中。
仿哥德式雄偉建築的國會大廈,是大不列顛民主的象徵,其正式名稱為「西敏寺宮」(Palace of Westminster),是世界遺產和地標。大廈內有約1,100個房間,當中歷史最悠久的部分為西敏廳。如想參觀,必須參加大廈的真人或語音導覽,兩個導覽行程約60至90分鐘,有興趣的話甚至可觀看議會討論。
長約300米的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最南方是維多利亞塔,最北方則是大笨鐘。
大笨鐘位於西敏廳外側,是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自1859年迄今每天提供精準的報時,每逢整點敲響一次,發出悠揚的鐘聲。耗費將近20年時間建成的音樂鐘塔,每15分鐘就敲響西敏鐘聲Westminster Chime的一段旋律,並在長針指到12時敲出完整的4小節,再依據當時的整點時間,接續敲出相對應數量的噹噹鐘聲。
Sir Winston Churchill Statue邱吉爾銅像
Parliament Sq, London SW1P 3JX, United Kingdom
Daily 24hours
又到了雙Q爸朝聖時間,他的偶像。
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
20 Deans Yd, London SW1P 3PA, United Kingdom
Mon~Fri 0930-1530 / Sat 0900-1500 / Sun Closed (Westminster Abbey Shop 1030-1730)
Adult £27.00 / Youth £12.00
Underground : Westminster站 (黃線、綠線、灰線) Exit 4徒步約2min。
西敏寺建於960年,原是本篤會修道院,於1065年修建完成,是英國國教會規模最大的哥德式建築。西敏寺由兩座塔樓組成,雕像的做工和縷刻都十分細緻。其中,加冕寶座Coronation Chair和詩人之角Poet’s Corner不能錯過。加冕寶座是加冕歷任國王時所使用的寶座,由國王愛德華一世於1296年委託製造。
至於詩人之角則收藏了許多文學偉人的紀念碑與紀念文物,是西敏寺的一大特色,英國三大詩人之一的傑弗瑞.喬叟Geoffery Chaucer,是首位下葬於此的詩人,另一位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和名作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雖非長眠於此,但也設有紀念碑;此外,科學家牛頓、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葬於此地。
西敏寺內有許多皇室陵墓,其中在主祭壇後方一座3層樓高的墓,就是愛德華一世的陵寢,往後走可看到亨利七世的禮拜堂,曾被稱為「基督教會中最美麗的禮拜堂」。一下子在狹小的空間看到這麼多陵寢,透露出一種詭異、沈重之感。參觀過全英格蘭最高的中殿後,不妨繼續前往Chapter House,觀賞著名的13世紀地磚,同時避開人潮,在幽靜的氣氛中好好觀賞西敏寺兼具華麗與清樸的建築特色。
黛安娜王妃的葬禮,以及2011年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亦在西敏寺完成。除了婚禮之外,從十一世紀的征服者威廉起,這裡就是歷代英格蘭王室加冕的地方,當然包括伊麗莎白二世,而其葬禮亦在此舉行。西敏寺忠實的記錄了英國皇族每一頁興衰起落與悲歡離合。
Buckingham Palace白金漢宮
London SW1A 1AA, United Kingdom
Open for Summer Only (Jul~Oct)
Changing the Guard衛兵交接儀式:Mon / Wed / Fri / Sun (1100)
Underground : Victoria站 (黃線、綠線、淺藍線) 沿Buckingham Palace Road,徒步約10mins / Green Park站 (灰線、深藍線、淺藍線) Exit Buckingham Palace經過Green Park,徒步約8min。
白金漢宮於英國的地位極為重要,內有多間國事廳(State Rooms),這裡即是國家慶典和皇室歡迎禮的舉行場地,亦是英國皇室平日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宮殿建於1703年,由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前身是白金漢公爵的私人官邸,直至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皇家遷入白金漢宮才正式成為英國皇室的宮殿。
白金漢宮是每個遊客到倫敦必訪的地標性景點,自1992年為籌備溫莎城堡的火災修復經費才開放參觀,但開放時間僅於夏季(7~9月)。
英女王未過世前,訪客可通過皇宮正門上方懸掛的是皇室旗幟或英國國旗來分辨女王是否身處宮中。
至於佇立於白金漢宮前的紀念碑,則是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紀念牌飾有金色天使雕像,象徵著現今英國皇室希望能夠再創維多利亞時代光輝的祈望。造型優美的紀念碑,也成為英國人追憶維多利亞這位19世紀日不落帝國女皇風采的絕佳去處。
除此之外,這裡也是觀賞衛兵交接儀式的熱門位置,在此可欣賞隊伍入場和全面的看到宮外的步操。
白金漢宮的衛兵交接儀式(Changing of the Guard)一直是遊英的重點行程。
儀式開始時,身穿制服、頭戴黑色氈帽的禁衛軍會從鳥籠道Birdcage Walk進入白金漢宮,然後在宮內舉行交接儀式,期間有軍樂團演奏,全程約40分鐘。遊客只能隔著欄杆觀看交接儀式,因此白金漢宮正面的欄杆便成為觀賞交接儀式的人氣位置,夏季時更是人滿為患。
白金漢宮是訪英必到景點之一。
欲觀賞衛兵交接儀式,需提早報到佔位子,冷天寒風站著苦苦守候,換來的不過是一場約莫5分鐘的兵隊遊行從眼前匆匆而過。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St James’s Park聖詹姆士公園
London SW1H 9AP, United Kingdom
Mon~Sun 0800-1600
Underground : St James’s Park站 (黃線、綠線) ,出站徒步約2min。
位於白金漢宮對面,林蔭大道旁的聖詹姆士公園是倫敦8個皇家公園中歷史最悠久的,佔地23公頃,呈長方形。公園中間的藍橋把園區分成兩半,站於橋上,面向西方可看到白金漢宮,而面向東方則可以看到倫敦眼和大笨鐘。夏天時,綠油油的草地上盡是在享受日光浴、遛狗散步和跑步的人。
另外,位於公園最東面的鴨島Duck Island聚集天鵝、鵜鶘、野鴨等鳥類,種類多達17種,非常受遊客和愛鳥之人歡迎。
♥ 公園長椅需付費?不要看到園內有長椅就貿然坐下,因為長椅是以出租形式供人使用,需要付費。
從林蔭大道回望白金漢宮。
The Mall林蔭大道是倫敦的一條馬路,從西面的白金漢宮延伸至東面的海軍拱門,林蔭大道在星期天、公共假期,以及舉行重大儀式節日時禁止車輛通行。
林蔭大道另一端是海軍拱門。
Admiralty Arch海軍拱門
The Mall, St. James’s, London SW1A 2WH,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1100-2300
Underground : Charing Cross站 (黑線、褐線),Exit 6沿The Mall走即達。
1912年,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而建的海軍拱門,因位於海軍總部附近而得名。
最中間的拱門平時禁止通行,僅在正式場合如國家慶典才能使用,靠近中間拱門的兩個巨大拱門允許一般車輛通行,而最靠邊的兩個小拱門供行人步行通過。
Caffe Nero
60-61 Trafalgar Sq, St. James’s, London WC2N 5DS, United Kingdom
Mon~Fri 0630-2100 / Sat 0700-2100 / Sun 0730-2000
來到這家位於海軍拱門旁的咖啡館是為了取暖、果腹和解放。
咖啡館非常仁慈,允許不是顧客的路人利用他們唯一的洗手間。
因為所以,我們這些顧客單是排隊解放就耗了近30分鐘,真是無言。
咖啡館的食物一般,若不是為了小憩,不會光顧此店。
Trafalgar Square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 London WC2N 5DN, United Kingdom
Summer 0900-1800 / Winter 1000-1700
Underground : Charing Cross站 (黑線、褐線),出口即達。
這裡無時無刻都有各式活動在進行,而且白金漢宮、柯芬園等重量級景點包圍,難怪英國人長久以來都把特拉法加廣場視為倫敦中心。這裡是英國人遊行、集會及慶祝新年的重要場所之一,意義重大。
建於廣場中心的石柱是廣場的標誌性建築,石柱頂端是著名的英國海軍尼爾森蔣軍(Horatio Nelson)的雕像。
尼爾森蔣軍紀念碑(Nelson’s Column)附近的四隻獅子是最佳“拍照配件”。在英國人心目中,尼爾森蔣軍(Horatio Nelson)是一個時代的英雄,他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帶領英國海軍連續贏得勝利,尤其在特拉法加一戰,更是打敗拿破崙的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為英國海軍史上最大的勝利。不過戰爭雖然打贏了,尼爾森卻為國捐軀,所以於1843年在這裡建了他的紀念碑,而那四隻石獅子就是用來保護蔣軍的「左右護法」。
特拉法加廣場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座雕像,其中三座都是傳統偉人像,唯獨西北邊的雕像卻格格不入,其真正原因乃這裡原計劃放置威廉四世的雕像,但前三座雕像落成時,預算已被花光,之後又為了到底該放誰的雕像而爭吵不休,於是第四座雕像的位置就從十九世紀初一直懸空直到1998年,直到皇家藝術獎勵協會找到3位現代藝術家製作雕像,並將作品展示於此。因此舉廣受好評,倫敦市府於是決定每年都舉行一個「第四座雕像」(The Fourth Plinth)的活動,並展示得獎作品,2012年是一個騎木馬的小男孩(Powerless Structures, Fig, 101)、2013年則是一隻藍色的雞(Hahn/Cock)。
類似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每逢聖誕節,特拉法加廣場上也有一棵既有歷史傳統、又是全市最具象徵意義的聖誕樹。在特拉法加廣場豎立聖誕樹的傳統始於1947年,超過25公尺高的聖誕樹由挪威送贈,主要是為了感謝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對挪威的協助與支持,而這棵聖誕樹正代表兩國之間溫暖的友誼。
造訪當日,特拉法加廣場正舉辦聖誕市集,濃濃的聖誕氣氛為廣場增添幾許浪漫。
Leicester Square萊斯特廣場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London’s West End
Underground : Leicester Square站 (深藍線、灰線),出站向前沿Cranbourn Street徒步約2min。
從Leicester Square地鐵站到Piccadilly Circus地鐵站間,是所謂西區West End的中心,也是倫敦最著名的戲院區Theatreland,聚集了將近40家劇院。許多電影的首映會都會選在萊斯特廣場上的Odeon電影院舉行,哈利波特最後一集的全球首映,紅地毯就一路從這裡鋪到特拉法加廣場。
廣場中有英國名劇家莎士比亞和喜劇明星卓別林的雕像,四周則都是倫敦紀念品專賣店和代售門票的小票亭,
官方半價亭TKTS亦設在此處。 隨著年月和多次擁有權的轉讓,萊斯特廣場經歷多種面貌,而現時所見是在2012年舉行倫敦奧運會時經過大翻新後的模樣。
從萊斯特廣場今日熱鬧的情形看來,實在很難想像它在1630年最初出現時的優雅模樣,事實上該廣場是因為第二任萊斯特伯爵Robert Sidney買下此區大片的土地,並興建一座宏偉的豪宅萊斯特之屋Leicester House而得名。不過到了18世紀,這裡開始成為流行的娛樂場所,萊斯特之屋甚至遭到拆除;19世紀時,這裡儼然成為一處聲名狼藉的地方。
萊斯特廣場亦有聖誕市集。
倫敦市內似乎到處充塞著聖誕市集的蹤影,真是好不熱鬧。
我們買了一個熱狗堡,感受聖誕市集的氛圍。
Lego樂高旗艦店
3 Swiss Ct, London W1D 6AP, United Kingdom
Mon~Sat 1000-2200 / Sun 1200-1800
Underground : Leicester Square站 (深藍線、灰線),出站徒步約2min。
Leicester Square的Lego旗艦店上下兩層佔地過萬平方尺,全店用上過百萬塊Lego,製作出多個倫敦地標及名物,包括5米高的大笨鐘、用60萬塊Lego砌成的1:1倫敦地鐵及地鐵圖、紅色電話亭、白金漢宮御林軍等,精緻細膩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2樓設有DIY場地,可砌出自己喜愛的Lego人仔,最適合小朋友發揮創意。
店內另一大焦點,就是全球唯一的Lego Mosaic Maker,它會先拍下你的照片,再以馬賽克方式打印在Lego上,獨一無二。
Hawksmoor Seven Dials
11 Langley St, London WC2H 9JG, United Kingdom
Mon~Fri 1200-1500(Lunch) 1630-2200(Dinner) / Sat 1200-2300 / Sun 1200-2100
Underground : Covent Garden站 (深藍線),出站徒步約2min。
Hawksmoor是倫敦著名的連鎖牛扒店,餐館的Sunday Roast是用一整條經過55天Dry-aged的Rump,先用炭燒牛肉的表面,封住肉汁,然後使用低溫慢烤一個晚上,才能做出整塊牛肉都是粉紅色,但沒有血水的完美Mediuam Rare效果,肉質鮮嫩且有牛味。
烤薯仔是先用水烚熟,再放在盤入面搖,令烚熟的薯仔粉狀表面更鬆散一點,才灑上鴨油放入焗爐烤,如此一來就能做出鬆脆表面包著軟滑薯茸的效果。
Yorkshire Pudding上層香脆,底層綿軟,吸汁後是酥脆又有咬口的質感。另外,就是配上Sunday Roast少有烤蒜頭(來這裡吃牛排,碟上總會附有烤蒜頭),將原侵蒜頭橫邊切開,烤到變蒜蓉,與燒牛肉一起吃是另一種美味。
建議最好5時前去,因餐館不保證5時後仍有Sunday Roast提供。這裡的Sunday Roast只有燒牛肉選擇,不食牛肉者可選擇菜單的海鮮菜式。
我們比預訂時間提早到餐館,由於座位尚未有著落,服務員建議我們在吧台邊喝飲料邊等位子。
(左)Pineapple Soda £5.25
(右)Lychee Martini £13.00
Sunday Roast £26.00、Sprouts & Chestnuts £5.50、Mackerel Salad £9.50
Sunday Roast是英國人在星期天中午到下午5時前吃的餐點,至於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英國人都是在星期天做禮拜,而做禮拜前的周五晚上就要開始吃素齋戒,一直到做完禮拜後大家就想去酒吧放縱一下自己的食慾來彌補前幾天的忌口,所以很多餐館只有星期天才提供Sunday Roast。
Sunday Roast會搭配一份烤肉類主食,最普遍的是牛、羊、雞和豬肉,然後再搭上一份約克布丁(Yorkshire Pudding),約克布丁的口感和一般甜點布丁味道完全不一樣,它是炸麵包,旁邊會放上烤或燉蔬菜,一起搭配吃。
Hawksmoor的餐點真的好滋味,令我們對Sunday Roast刮目相看。
Neal’s Yard是柯芬園北邊尼爾街Neal Street上轉進小巷裡,由彩色房子包圍的可愛購物區。
附近延伸的街道裡,商店、酒吧、餐廳林立,讓人可以一路逛向蘇豪區。
「Covent Garden柯芬園廣場及周邊」
London WC2E 9DD England
Underground : Covent Garden站 (深藍線),出站轉右沿James Street徒步約2min。
柯芬園廣場就在西敏及蘇豪區附近,12世紀時的西敏寺果園被稱為「修道院和女修道院的花園」(The Garden of the Abbey and Convent),15世紀時逐漸成為倫敦紳士門居住的高級住宅區之一,並擁有倫敦第一座城市廣場。如今這裡是觀光客訪的旅遊熱點,以劇院、街頭表演、露天市集及購物街區著稱。
早在17世紀時,柯芬園已是熱鬧的蔬果批發市集,之後加入花市,周邊也紛紛開起戲院、咖啡廳等。1964年蔬果市集遷往他處,政府在這裡蓋起了現有的柯芬園市集。
由玻璃鐵鋼所覆蓋的柯芬園廣場青春洋溢,地下挑高中庭前後有兩個咖啡座,周圍有成排風格殊異的商店;地面樓分為北、中、南三區,除了種類更多的商店外,還有兩個市集:蘋果市集Apple Market和千禧市集Jubilee Market。
位於廣場中央的蘋果市集是小型創意市集,主要販賣手作、衣服飾品、手工藝品等,同時亦是表演場地,常有藝術家表演,令廣場音樂飄揚、氣氛高漲。
廣場後方是倫敦著名的交通博物館及成立於1975年的千禧市集,市集以足球紀念品、古董和「二戰」紀念品、老剪報等收藏品為主。
Rules
34-35 Maiden Ln, London WC2E 7LB, United Kingdom
Tue~Sat 1200-2400 / Sun 1200-2300 / Mon Closed
Underground : Covent Garden站 (深藍線),出站徒步約5min。
1798年起便於現址營業的倫敦歷史最悠久餐廳之一,長期以來廣受作家、藝術家、演劇界人士等名人歡迎。牆上有過去顧客所繪的版畫、鏡子、雕像等一字排開,天花板上裝飾著彩繪玻璃。這些華麗的裝潢都是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時代的遺跡,可在此體驗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用餐氛圍。
以牛肉、羔羊肉、豬肉等燒烤料理為首,供應牛排、派等傳統菜餚。但此處最特別的餐點還是名為「野味」,使用野生鳥類、獸肉為食材的料理。雷鳥、雉雞、野鴨、鹿、兔子等都是在餐廳私有地內狩獵的食材,鮭魚和鱒魚也是野生的。這些肉類的脂肪含量都能低,是意想不到的健康菜餚。
(左)Lucky Lady £18.00
Bombay Sapphire, Cremant, champagne nectar, Maraschino, Cointreau & citrus
(右)Blood & Sand £18.00
Famous Grouse Scotch, Martini Rosso Ableforth’s Cherry Brandy & orange juice
今天的行程都比原訂計畫提早完成,來到Rules跟Hawksmoor一樣遇到相同問題,座位尚未準備好。
於是,餐廳領班帶我們上二樓酒吧享用自費飲料。
Caramelised Onion, Sage & Cider Soup £9.95
with Westcombe cheddar crouton
Braised Venison £29.95
with celeriac puree, chestnuts & pickled quince
Roast Crown of Mallard £31.95
with chard, beetroot, braised leg croquette & spiced orange glaze
Breast of Pheasant £26.95
with bread sauce, brown butter, bacon & cabbage
Rules Sticky Toffee Pudding £9.95
NV Pedro Ximenez Sanchez Romate, Andalucia, Spain £9 (75ml)
Rules Golden Syrup Sponge £9.95
NV Blandy’s 5YO Reserva Madeira Bual/Malmsey, Portugal £8 (75ml)
所謂的野味,不說確實嘗不出跟平常佳餚有何不同,甜品亦非常出色。
一頓飯雖然價錢不菲,但值得。
好吃不在話下,我們嘗到了英國傳統菜餚的精髓。
美味佳餚,服務至上。
這是我們對Rules的評價。
謝天謝地,昨日的不明堵車沒再度發生。
我們順利的在10分鐘車程時間回到酒店。
今天品嘗了許多好滋味,回味無窮的一天。
❤️ 冬季倫敦短假遊《London 7D4N》❤️
【Day 6 & Day 7】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6 & Day 7 > 06.12.22 ~ 07.12.22 >> 倫敦~新加坡
【Day 5】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5 > 05.12.22 >> 馬里波恩*蘇豪區*梅菲爾
【Day 4】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4 > 04.12.22 >> 西敏區*柯芬園
【Day 3】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3 > 03.12.22 >> 巴特西*肯辛頓*騎士橋
【Day 2】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2 > 02.12.22 >> 南岸*西堤區*格林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