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下榻的酒店與Waterloo車站毗鄰。
從我們的客房望出的窗外景色。
火車與地鐵,任何時候總是繁忙無比。
飛抵倫敦第五天,終於看見Waterloo車站的原貌。
今日行程將橫跨三個區域。
「Marylebone馬里波恩」、「Soho蘇豪區」、「Mayfair梅菲爾」。
「Marylebone馬里波恩」
這裡是西敏市的豪宅區,區內有不少辦公室與醫院,而為了滿足這區的消費群,馬里波恩大街上滿是精緻的咖啡廳、有機輕食店和各種小店。區內的著名景點包括杜莎夫人蠟像館、福爾摩斯博物館,以及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做為世界上第一座開放給民眾參觀的博物館, 每年吸引超過642萬訪客。大英博物館離南邊的柯芬園不遠,徒步約15分鐘,可結合兩個景點同遊。除了博物館外,這區的文學味濃郁,不僅書店林立,許多文學大師,包括狄更斯、伍爾夫(Virginia Woolf)等人都曾在此居住。而博物館旁的霍本區更聚集為數眾多的大學,包括經濟學院、四大法學院和皇家法院等,是個能觀察真正倫敦人生活的地方。
King’s Cross Train Station國王十字火車站
Euston Rd, London N1 9AL, United Kingdom
Mon~Fri 0500-0136 / Sat 0500-0036 / Sun 0530-0136
*The Harry Potter Shop at Platform 9¾ (Mon~Sat 0800-2000 / Sun 0900-2000)
Underground : King’s Cross St Pancras站 (粉紅線、黃線、黑線、紫線、深藍線、淺藍線),徒步往London King’s Cross火車站。
這座建於1852年,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國王十字車站與緊鄰的聖潘克拉斯St Pancras車站是通往英格蘭北部和北部各大城市,以及蘇格蘭東海岸方向列車的發車站,並有6條地鐵線在此交會,本來就是交通繁忙的樞紐;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客流量,同時能和聖潘克拉斯車站和在此匯集的地鐵站做更大效益的整合,車站在2005年宣佈進行擴增改建計畫,並於2012年順利完工。
King’s Cross車站是大站,多條地下鐵線在此交匯,並有通道接連附近火車站。實際上,King’s Cross可分為King’s Cross St Pancras Underground (地下鐵站)、London King’s Cross (火車)、St Pancras International (火車)及St Pancras Domestric (火車)。由於某些地下鐵站有一定的歷史,沒有設置電梯或升降梯,若攜帶大型行李,建議先查詢目的地的地下鐵站內是否設有電梯等的無障礙設施。
嶄新面貌的車站以白色的半圓形網翼穹頂贏得不少掌聲,有人形容它像是個倒過來流洩的瀑布,風格時尚又不失優雅;更因為大量使用玻璃材質,光線直接投射進入,讓國王十字車站內部空間更顯明亮清新。
國王十字火車站原本並不顯眼,自從電影《哈利波特》在此取景的關係瞬間爆紅。哈迷絡繹不絕的湧入,人人都想揪出那神秘的9¾月台。
Giraffee
Railway Station, Units 2/3 Mezzanine Level, London N1C 9AL, United Kingdom
Mon~Sat 0730-2030 / Sun 0800-2030
(左上)Strawberry and Cream Pancakes £9.00
(左下)Bacon Bap £4.50
(右上)Cheese n Ham £6.00
(右下)All Day Giraffe Brunch £9.50
對Giraffee抱著相當高的期望,我以為它會與Black Penny同階層水準,沒料到結果是失望的。
Platform Nine and Three-Quarters 9¾月台
哈迷一定對9¾月台不陌生,在書中或電影裡穿過這個月台便來到霍格華茲特列車起點站。
這個月台就在國王十字火車站內。
9¾月台會設在國王十字車站其實是一場誤會?原來,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當初設定場景時,將國王十字火車站誤認為優斯頓火車站,這個「錯誤」實在是太紅了,許多影迷到這裡朝聖,所以車站從善如流,乾脆在大廳裡建一座假的9¾月台,讓哈迷拍個過癮。在9號與10號月台之間的牆上便是9¾月台,有半台手推車嵌入牆壁,重現電影內學生前往魔法學校的情節,吸引許多遊客拍照留念。
遠道而來,不管輪候隊伍有多長,肯定要來一張經典之照。
現在哈利迷也可在月台旁購買哈利波特的相關商品,專賣店的外觀就是模仿書裏「奧利凡德」(Ollivander)的魔杖店。
St Pancras International聖潘克斯火車站
Euston Rd, London N1C 4QP, United Kingdom
Open 24hrs
雖然在哈利波特中霍格華茲快車是在國王十字車站的9¾月台搭乘,但其實外觀是聖潘克斯火車站。
不過兩個車站一比就知道導演為何做此安排,因為又紅又高聳的聖潘克斯火車站整個壯觀多了,難怪被列為一級古蹟。
現在的聖潘克斯火車站主要連結通往法國的歐洲之星火車Eurostar。
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
Great Russell St, London WC1B 3DG, United Kingdom
Sat~Thu 1000-1700 / Fri 1000-2030
Free Admission
Underground : Tottenham Court站 (灰線、紅線) Exit 1沿Tottenham Court Road走,右轉入Great Russell Street,徒步約7min。
從殖民地透過掠奪而得來的物件橫跨五大洲,珍品數量超過800萬件已超過館方儲存空間,以致博物館不斷擴建和分家。二十世紀初將自然史相關部分轉到南肯辛頓區South Kensington,也就是現在的自然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之後又成立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將圖書收藏搬到國王十字火車站附近。
大英博物館是世上第一間開放給大眾參觀的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於1759年正式開放,每年訪客人數接近600萬。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品最初是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所有,後來由英國國會以發行彩券的方式買下這些收藏,多年來陸續購入私人珍藏,加上各界捐贈以及考古組織在英國境內外的發掘,造就大英博物館目前的規模。
現在大英博物館展廳超過100個,館內展區以區域劃分,主要分為埃及展區、古希臘及羅馬展區、西亞(中東)展區、美洲展區、太平洋展區及中國南亞展區。
其中最受歡迎而且絕對必看的是在61至66號室中的木乃伊。為了完好的保存木乃伊,這裡的木乃伊幾乎都沒有被“拆封”,依舊靜靜躺在五彩繽紛的棺木裡。
若想一窺木乃伊真面目,可上博物館的網站搜尋Mummy,就會看到X光掃描後的木乃伊揭秘照,當心被驚嚇。另外,不能錯過的是4號室中展出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石碑上從上而下刻有內容相同的三種文字,分別為古埃及象形文、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是學者研究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文物。
欲觀賞展覽會所展示的羅塞塔石碑需付費,於是我們竭盡全力在龐大的博物館中尋找Room 1的確實所在地。
花了很長時間,我們最終來到Room 1,可是找不到羅塞塔石碑複製品。
註定是遺憾。
2000年完工的前庭天棚,由負責新市鎮廳與千禧橋的Foster & Partners規劃。
這座連結博物館和圖書館(馬克思的《資本論》即在此處完成)的透明天棚,出自便於館方取得多些收藏空間的想法,為了不破壞博物館的古老建築,又能開創設計新局,施工時不但要十分小心,建築師的創意也很重要。最後這座花費6,000支橫梁和3,312片玻璃板(每一片形狀都獨一無二)所建成的透明天棚,不但成為倫敦當代建築代表之一,也為大英博物館增添了新的景觀。
大英博物館收藏豐富,走馬看花至少需3小時,幸好貼心的博物館提供“必看”展品和位置圖,替訪客節省不少時間。值得一提的是藏量豐富的大英博物館是免費開放參觀。
Rock & Sole Plaice
47 Endell St, London WC2H 9AJ,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1200-2300
Underground : Covent Garden站 (深藍線),出站徒步約7min。
英國傳統的街頭小吃炸魚和薯條馳名中外,Rock & Sole Plaice被譽為倫敦最古老的炸魚薯條店,雖然其價格不便宜,但份量充足,薯條也是不油不膩。外皮金黃酥脆的炸魚總共有7種魚類供食客選擇,味道鮮美誘人。吃過炸魚和薯條後,還可品嘗這裡的英國傳統的Toffee Pudding拖肥糖漿布丁和綠豌豆泥,感受絕對正宗的英國美味。
Cod Loin (Large) £24.00
早餐還未完全消化,午餐想保留至唐人街。
於是,一家人只點了一份炸魚薯條品嘗。
真是萬幸,只點了一份。
我們從未吃過如此差勁的炸魚,薯條亦無味。
旅遊書是怎麼了?這樣的水準怎能登上推薦名單?
離開炸魚店往唐人街前進,再次經過Neal’s Yard。
白天的Neal’s Yard少了一份嫵媚。
「Soho蘇豪區」
18世紀的蘇豪區以劇院和聲色場所聞名。後來,由於蘇豪區的位置貼近金融區,逐漸吸引了許多上班族下班後到此消遣,餐廳與酒吧因而興起,令蘇豪區成為一個喝咖啡、飲酒和用餐的好地方。
現在的蘇豪區仍然是夜生活的中心,愈夜愈熱鬧。同時還變成流行文化、時尚和藝術的集中地,享譽世界。歐洲最大的唐人街正座落蘇豪區,能夠在此親身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大融合。
Chinatown 唐人街
Shaftesbury Avenue to the north, Rupert Street to the west, Charing Cross Road to the east and Leicester Square to the south. The main focal point is Gerrard Street, which runs through its centre
Underground : Leicester Square站 (深藍線、黑線) Exit 1沿Charing Cross Road走,左轉入Little Newport Street,徒步約2min。
19世紀倫敦的唐人街原位於Limehouse船塢一帶,1950年代許多香港移民湧入,唐人街從此在蘇豪區Gerrard Street和Lisle Street落地生根。現在的唐人街已不是移民居住之處,而是異鄉遊子最常去解鄉愁的地方。上百家中餐館密密麻麻的集中在4條馬路上:Little Newport、Gerrard Street、Dansey Place和Shaftesbury Ave南端的Wardour Street。這邊也有許多販賣亞洲食物的雜貨店。
倫敦唐人街已有100多年歷史,走進唐人街讓人感受到中西共融的獨特文化氣氛。這裡的中餐館多以粵菜為主,包括點心、燒味、飯麵等,某些餐館更能以廣東話點菜,讓人感到非常親切。當中,文興酒家(Four Seasons)港式叉燒和烤鴨尤其有名。近年,有愈來愈多台灣、日本、泰國、韓國等亞洲菜餐廳逐漸進駐唐人街,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
Four Seasons Restaurant文興酒家
12 Gerrard St, London W1D 5PR, United Kingdom
Open Daily 1200-2300
Underground : Leicester Square站 (深藍線、黑線) ,出站徒步約3min。
非常有名的北京烤鴨和港式燒鴨店,皮脆多汁超下飯,北京烤鴨讓人挑不到缺點,且價錢實惠,隨時人滿為患。文興酒家在倫敦有幾家分店,據說Bayswater站附近的分店最好吃。
Special “Young Chow” Fried Rice 揚州炒飯 £10.80
Roasted Peking Duck (Half)(Serve with Pancakes) 北京片皮鴨 (半隻) £25.80
Mixed Seafood & Beancurd Hot Pot in Soup 東江三鮮釀豆腐煲 £15.50
滿懷期待的來嘗北京片皮鴨,據說是用愛爾蘭鴨烹製。
一頓飯,一個字「鹹」。
食評,仍是一個字「鹹」。
「Mayfair梅菲爾」
由於鄰近白金漢宮、聖詹姆斯宮,皮卡得理大道周圍,自十七世紀以來梅菲爾就是貴族喜愛居住之處,一直到現在仍是紳士、名媛出沒地;這裡皇家御用商店林立,酒店比高級也比歷史,知名下午茶、高級料理更是一家接著一家。許多高級精品都聚集在新舊龐德街(Bond Street)一帶,店家呈現的多是優雅、尊貴的氣息,像是香奈兒的珠寶店、愛馬仕的專櫃、Harry Winston等,另外還有高級的藝廊、古董店等,一直往北就會走到西區逛街勝地牛津街。
Piccadilly Circus皮卡迪里圓環
Regent Street, Piccadilly, Shaftesbury Avenue, The Haymarket, Coventry Street and Glasshouse Street
Underground : Piccadilly Circus站 (褐線、深藍線),出站即達。
「皮卡迪里」源自17世紀一位在Strand開業的裁縫師Robert Baker,由於他發明了一種稱之為Piccadil的硬衣領,在貴族圈中掀起一陣風潮,替他賺進大筆財富,於是他蓋了一棟被貴族們暱稱為「皮卡迪里廳」(Piccadilly Hall)的房屋,自此便誕生了「皮卡迪里」的名稱。
被稱為「倫敦時報廣場」的皮卡迪里圓環最著名的就是那尊位於噴泉上方的伊羅士(Eros)雕像,但這位伊羅士單腳拉弓的平衡姿態相當醒目,甚至成為英國《Evening Standard》報紙的標誌,不過在此並不是希臘的愛神,而是基督徒慈善天使,為了紀念維多利亞時期慈善家Shafesbury而建。
圓環與攝政街Regent Street相連,是倫敦重要購物血拼街道;往Shaftesbury Ave方向可進入蘇豪區中心,以及美食餐廳林立的唐人街;往東邊Coventry Street方向則可前往萊斯特廣場。
皮卡迪里大道上有三個知名購物長廊:Piccadilly Arcade(SW1Y 6NH)、Princes Arcade(SW1J 9DY)、Burlington Arcade(W1J 0QJ),喜歡英國老品牌的人一定要去逛逛。
Bond Street龐德街
Underground : Bond Street站 (紅線、灰線) 徒步3mins/Green Park站 (灰線、深藍線、淺藍線),徒步約3mins
知名度足以與法國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互相媲美的龐德街,街道上全是世界頂級的奢華時裝及珠寶品牌店。龐德街兩端為皮卡得理街及牛津街。其中南段被稱為舊龐德街Old Bond Street,而北段則為新龐德街New Bond Street。
Oxford Street牛津街
Underground : Oxford Circus站 (褐線、紅線、淺藍線)/Bond Street站 (紅線、灰線)/Tottenham Court Road站 (黑線、紅線),出口即達。
這裡是年輕人的購物天堂。大街上約有300家店鋪,聚集了許多年輕及平價潮流品牌,每天吸引大批遊客前往觀光、購物及朝聖。牛津街絕對是感受倫敦大城市熱鬧氣氛的必訪之地。
Regent Street攝政街
Underground : Piccadilly站 (褐線、深藍線),出站即達/Oxford Circus站 (褐線、紅線、淺藍線),出站即達。
這條繁華的購物街在國際上相當有名,以高質量的英國名牌服裝店見稱。起點是Piccadilly Circus地下鐵站,終點是Oxford Circus地下鐵站,沿路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街上知名的品牌旗艦店和大型的百貨公司林立,例如經典雨靴品牌Hunter、源自巴黎的Karl Lagerfeld、本土牌子Ted Baker等是喜歡買時裝和購物人士的好去處。
Randall & Aubin
16 Brewer St, London W1F 0SQ, United Kingdom
Mon~Thu 1200-2230 / Fri & Sat 1200-2330 / Sun 1200-2130
Underground : Piccadilly Circus站 (褐線、深藍線),沿Shaftesbury Avenue轉入Lexington Street,再轉入Brewer Street,全程約10min。
Randall & Aubin是一家經營海鮮料理的餐館,這裡不僅可看到各式海鮮食材,還可以一覽開放式廚房內的廚師忙碌的工作。除了各種新鮮味美的海鮮料理,食客還能品嘗這裡口感濃郁的羅勒番茄湯,以及烤雞、法國麵包三文治等美食。
Spaghetti alle vongole £15.50
with white wine, garlic, parsley & chilli
Randall & Aubin Specials £29.00
Grilled wild seabass with a potato & fennel gratin, peas & leeks, & veloute sauce
Bouillabaisse £21.00
with mixed prime fish & seafood, sourdough croutons & aioli
餐廳不大,座位空間更是局限。
我無法張開我的右手,會碰撞同桌坐在我隔壁的食客。
至於食物評價,亦是一個字「鹹」。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估計吃了一包鹽。
第五天行程結束。
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倫敦之旅終告一個段落。
❤️ 冬季倫敦短假遊《London 7D4N》❤️
【Day 6 & Day 7】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6 & Day 7 > 06.12.22 ~ 07.12.22 >> 倫敦~新加坡
【Day 5】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5 > 05.12.22 >> 馬里波恩*蘇豪區*梅菲爾
【Day 4】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4 > 04.12.22 >> 西敏區*柯芬園
【Day 3】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3 > 03.12.22 >> 巴特西*肯辛頓*騎士橋
【Day 2】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2 > 02.12.22 >> 南岸*西堤區*格林威治
【Day 1】我與本初子午線相遇。。Day 1 > 01.12.22 >> 新加坡~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