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 · 執子之手 · 年少輕狂 · 環球旅行

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Day 11】Christchurch基督城 08.01.2025

今日早餐想來點不一樣的。

煙燻鮭魚。

在新加坡超市見到的一般是薄片裝,沒看過這麼厚實的煙燻鮭魚。

新嘗試,將煙燻鮭魚鋪在白米飯一起烹煮。

我的創意得到了家人給予不錯的評價。

【 Christchurch 基督城 】

☀參考氣溫22.6℃ (1月夏季)

基督城原是紐西蘭第三大城和南島最大的城市,因為氣候溫暖、日照充足,城裡城外繁花似錦,加上市區內佔地廣闊的植物園,使其擁有「花園城市」的美名。然而2011年2月22日,一場芮氏規模6.3級的大地震摧毀了一切,這次地震規模雖然不是史上最強,但因震央就在市中心,且深度距地表僅有5公里,導致傷亡嚴重,CBD精華地段幾近全毀,就連象徵城市的大教堂也不能倖免而崩塌。目前基督城已在逐步修復中,政府和城市設計師們同心協力打造一個更有特色的基督城。雖然基督城元氣仍有待恢復,但遊客還是很難在行程上避開這座城市,一來南島的長程線國際機場還是位於基督城,二來基督城火車站同時是太平洋海岸列車的終點站與阿爾卑景觀列車的起點。今日遊客來到基督城,還是會到市中心看看城市復原的現況,基督城周邊的觀光活動也所幸並未受到影響,像是以法國風情著稱的小鎮阿卡羅阿,與以賞鯨聞名的凱庫拉等,都仍是相當熱門的觀光區域。

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是戶外遊,這樣的天氣預測看了令人憂心。

✅Willowbank Wildlife Reserve 柳岸生態保護區

📍60 Hussey Road, Northwood, Christchurch 8051, New Zealand

⏰Mon~Sun:0930-1700 (Kiwi Nocturnal House open from 1030 daily)

💰Adult (16+ yrs):NZD34.50

柳岸是南島最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占地廣達7公頃,園內依豢養的動物品種大致分為3個區域:Heritage New Zealand傳承紐西蘭、Wild New Zealand野性紐西蘭,以及Natural New Zealand自然紐西蘭。在柳岸有間Kiwi Nocturnal House奇異鳥夜行屋,每天10:30開放讓遊客進入,屋裡沒有玻璃隔絕,遊客目睹牠們在腳邊覓食身影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不過因為奇異鳥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復育奇異鳥的環境都必須設置得暗無天日、有如黑夜一般。而且奇異鳥非常脆弱,視力幾近於零、聽覺卻相當敏銳,所以參觀時必須保持極度安靜,才能確保牠們敢放膽出來覓食,如果吵鬧喧嘩,導致奇異鳥不肯出來見人,就連導覽員也愛莫能助。

柳岸生態保護區的售票員非常貼心,他們接受外國遊客的學生證證明,替我們省了不少旅費。

訪客可購買飼料餵食園內的小動物。

@ Wild New Zealand 野性紐西蘭

飼養許多外來品種的動物,像是水豚、環尾孤猴、黇鹿、沙袋鼠、合趾猿、捲尾猴、水獺等,就像個小型動物園般。

@ Heritage New Zealand 傳承紐西蘭

在此可見到羊駝、駱馬、瘤牛、Kune Kune Pig酷妳酷你豬、Valais Blacknose Sheep瓦萊黑鼻羊等可愛又親人的農場動物,頗有農場體驗的味道。

@ Natural New Zealand 自然紐西蘭

紐西蘭的Big 5五大原生五種:Kiwi奇異鳥、Kea啄羊鸚鵡、Takahe南秧雞、Kaka卡卡鸚鵡,以及Tuatara喙頭蜥,在此可一次看齊。

Kiwi奇異鳥:紐西蘭的國鳥,中文學名為鷸鴕,Kiwi之名得自於牠獨特的叫聲。這些嘴喙細長、全身毛茸茸的可愛鳥類,是紐西蘭僅存的無翼鳥,目前全島數量約在7萬隻之譜。

Kea啄羊鸚鵡:這種大型鸚鵡身長可達48公分,羽毛呈橄欖綠色,生活在南島的高山中,是世界上唯一生長於高山雪地的鸚鵡。啄羊鸚鵡生性活潑,且聰明調皮、大膽好奇,在許多觀光活動盛行的山區都能看到其身影。牠們不懼怕人類,經常破壞人類的物品取食。早年曾有這種鸚鵡會攻擊羊群的傳聞,引起牧場主獵殺,導致數量銳減,直到近年才被有意識的加以保育

Takahe南秧雞:牠們有著紅色的嘴喙、紫藍色的身體與紅色的長腿,雄雞翅膀為翡翠色,雌雞為褐色,色彩鮮豔,十分美麗。南秧雞雖然有翅膀,但因退化嚴重,無法飛行,曾在1898年被認定為絕種動物,所幸在1948年又被發現於南部的峽灣地區,現在雖然復育成功,但數量還是非常稀少,大約只有220隻左右,比奇異鳥還要珍貴。

Kaka卡卡鸚鵡:卡卡鸚鵡是啄羊鸚鵡的表親,體型較啄羊鸚鵡略小,生活在海拔較低的森林中。不像啄羊鸚鵡喜歡在地面或岩石上跳躍行走,卡卡鸚鵡更多是棲息在樹上。其羽毛色澤偏向灰褐,頸部與下腹略帶紅棕,部分羽毛也呈棕綠、棕黃,看上去有些斑駁,並不算好看。不過當牠們展翅飛翔時,會露出翅膀內側鮮紅色的覆羽,相當耀眼。今日卡卡鸚鵡的保育區多在本島周邊的幾座小島上,如卡皮蒂島、小屏障島等。

Tuatara喙頭蜥:Tuatara在毛利語中是「峰背」的意思,用來形容這種蜥蜴背上的尖刺。說牠是蜥蜴其實並不正確,這個物種早在2億年前就已存在,和牠同種的生物如今已滅絕一空,只剩蜥蜴和牠血緣較親。喙頭蜥保留許多原始物種的特徵,例如前額上的第三隻眼。其下顎的一排牙齒剛好咬合在上顎的兩排牙齒之間,這種齒列方式也是現存所有物種中僅見。由於受到外來物種衝擊,喙頭蜥已瀕臨絕種,今日大多生存在庫克海峽的無人島上。

Kaka卡卡鸚鵡。

Kea啄羊鸚鵡。

Tuatara喙頭蜥。

無緣份,沒見到祂的蹤影。

Kiwi奇異鳥。

奇異鳥是容易受驚嚇的動物,訪客進入暗室不得喧嘩,亦需放輕腳步,更不能拍照或攝影。

🔍小常識 (Kiwi Bird Encounter 尋訪奇異鳥) 
世界上的無翼鳥種類不多,幾乎全集中在紐西蘭這兩座島上,由於人類到來之前,這裡除了哈斯特鷹外,陸地上沒有大型獵食性動物,部分鳥類在沒有天敵的環境裡,翅膀逐漸退化。但這情形自從人類到來後便完全改觀,無翼鳥中最大型的Moa恐鳥早被毛利人捕食而盡,歐洲人帶來的外來品種也對其他無翼鳥造成致命威脅,目前幾乎所有無翼鳥種都已滅絕,只剩少許奇異鳥倖存。現存的奇異鳥種類,以Little Spotted Kiwi小斑奇異鳥為主,為了幫助牠們復育,紐西蘭設立了許多生態保育區。

Takahe南秧雞。

離開前看見這可愛的一幕。

這裡的動物很無憂無慮,活得自在。

✅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 基督城植物園

📍Rolleston Avenue,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3, New Zealand

⏰Mon~Sun:0700-2100 (Nov-Feb)

💰Free Admission

💰Adult (16+ yrs):NZD30.00 (導覽行程)

基督城之所以被稱為「花園城市」,是因為與這座像是生態教室的植物園有著密切關係。建於1863年的植物園,面積廣達30公頃,相當於4座足球場之大,想逛完整個園區,得花上一整天。園區內栽植了上萬種異國及本土花草,並區分為數個區域,像是玫瑰園、水與石的公園、河邊樹林、熱帶植物區等。而亞芬河也流經園區,河岸盡是綠地與垂柳,外圍也有些供遊客休憩的設施,像是孔雀噴泉、供小朋友玩樂的噴水池、咖啡屋和餐廳等。

@ Curator’s House Restaurant

📍7 Rolleston Avenue,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3, New Zealand

(Located in 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

⏰Mon~Thu:1130-1430 & 1700-2000 / Fri & Sat:1130-1500 & 1700-2030 / Sun:1130-1500

面對Cashel Street的入口旁,有一座石砌的建築,這是Curator’s House Restaurant,基督城最負盛名的餐廳之一。這棟建於1920年代的小屋,原本是植物園管理人的住處,在英國式樣的建築內,用餐環境簡潔雅緻,而露天座位區更是搶手,許多人都喜愛在扶疏綠意的環抱中用餐。餐廳擁有自己的蔬果園,因此蔬果格外新鮮,招牌菜是坎特伯里地區的羊肉、海鮮、鹿肉、鴨肉,並融合些許西班牙料理的口味。

由老房子改造成的餐館,因隔間設計限制了座位空間。

餐館後方的蔬果園。

十分美味的料理。

鴨肉、海鮮與蔬菜皆新鮮,烹調手法也具特色。

✅Cathedral Square 教堂廣場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1, New Zealand

⏰Open 24hrs

基督城大教堂一帶,原本是當地的心臟地區,有大量珍貴的建築和雕像,被列為國家保護遺產,無奈2011年的地震,所有建築幾乎全毀,大教堂新哥德式的鐘塔在搖晃中應聲倒下,連著名的玫瑰窗也未能倖免於餘震的連擊。然而究竟是要把大教堂重新恢復成原裝,還是要徹底拆除再蓋一棟新教堂,各方之間存在許多分歧,甚至訴諸司法對薄公堂,於是大教堂就這麼以殘破難堪的姿態,被隔絕在圍籬之內長達10年之久,直到2021年才正式決定動工修復。在大教堂的圍籬之外,則仍是人來人往的交通要道,並佈置著一些裝置藝術,好讓視覺效果顯得或撥熱鬧些。廣場上有一座名為Chalice The Sculpture「聖杯」的巨型裝置藝術,是紐西蘭藝術家Neil Dawson尼爾道森的作品,42片葉子堆疊向天空展開,代表紐西蘭的42種原生植物,從2000年即出現在廣場上,成了目前廣場上最亮眼的地標。教堂本身雖然尚未重建,但四周已出現不少嶄新的或修復完成的建築物,尤其是幾棟星級酒店,包括早在1913年就開業基督城Heritage Hotel,已經重現它義大利文藝復興式的氣派外貌;還有地震後很快便恢復原狀的基督城諾富特酒店及基督城宜必思酒店等,皆讓人誤以為它們從不曾受損過。而在2018年3月才開幕的Distinction Hotel Christchurch基督城卓越酒店,則讓廣場一帶開始出現蓬勃的生氣。

The Christchurch Cathedral基督城大教堂。

Chalice The Sculpture「聖杯」。

✅Cardboard Cathedral 紙教堂

📍234 Hereford Street,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1, New Zealand

⏰Mon~Sat:0900-1600 / Sun:0730-1700

眼見大教堂重建恐非一朝一夕,居民又不可一日沒有信仰,正當不知如何是好之際,一名神職人員看到雜誌上的報導;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出一種快速搭建的臨時屋宅,曾在許多受災國家發揮功能。於是這名神職人員立刻與坂茂聯繫,請他前來基督城打造一座過渡時期的大教堂Transitional Cathedral。坂茂先以泥鋪了一層淺淺的地基,再以木架架成樑柱,用鋼板加固,屋頂則是強化聚碳酸酯材質,至於其他巨大部分結構,都是使用以紙板、竹子纖維聚合成的紙筒為建材,因而這座教堂也以「紙教堂」聞名於世,成為基督城的新景點。走進教堂,舉目所見無不以紙筒構成,包括牆壁、斜頂、主祭壇、唱詩席、小禮拜堂等,甚至連祭壇上的十字架都是兩根垂直交錯的紙筒;而正立面山牆上的大片彩繪玻璃,則讓射入的光線轉化成神聖的色彩。紙教堂於開工一年內便迅速完成,2013年正式啟用,預計至少能屹立50年之久,以待大教堂的重建。

竹子紙筒。

教堂內的建築皆以紙筒組成。

✅Ballantynes Department Store 巴倫坦百貨公司

📍Cashel Street,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1, New Zealand

⏰Tue~Fri:0900-1730 / Sat:0900-1700 / Sun & Mon:1000-1700

1854年開業的巴倫彈百貨公司,已將近170年歷史,是紐西蘭知名的百貨公司,店裡的產品雖然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品牌,但主要銷售的是Canterbury坎特伯里省各地的農牧產品,是當地產品集散很重要的零售通路。雖然在2011年這場地震中,它也未能倖免於難,但是8個月後又很快的重新站起來,繼續擔任提供當地居民生活物資的角色。巴倫坦百貨公司的貨品,包括全家大小的服飾、家具、保養品、化妝品、玩具、食品等,想找道地的紐西蘭產品,來這裡肯定會有收穫。

🔍小常識 (Canterbury A&P Show 坎特伯里農牧產品展)紐西蘭以農牧立國,而坎特伯里省是全國最大的行政區,坎特伯里平原更是紐西蘭最大的平原,物產豐饒自不待言。每年11月,亦即紐西蘭從春天邁入夏天之際,會在基督城西南方郊區的Canterbury Agricultural Park坎特伯里農業公園舉辦坎特伯里農牧產品展,是全紐西蘭規模最大的農牧產品交流展售會。坎特伯里農牧產品展通常為期3天,由來自全省各地的農莊、牧場、酒莊等,遠道帶著自家產品前來參加盛會,光是牧場,每家業主各擅勝產,有的以羊為傲,有的以牛為主,還有馬、豬、羊駝等各別分區圈住,參觀者有機會和牠們互動,也有助於近一步學習牠們的分類、優劣等差別。主辦單位也安排各種活動項目和動物選美時間,增加不少趣味性。當然,也有不少農牧製品可現場試吃、試飲、試抹等,亦不妨直接採購。如果前往基督城時剛好遇上這一年一度的盛會,不妨前往湊熱鬧。

繼奧克蘭和皇后鎮後,再給自己寄張明信片,紀念到此一遊。

我們住所下方的另一個出口,同時也是大教堂交會處兩個出入口其中之一。

從這裡徒步前往新攝政街,兩者距離少於10個步伐,非常靠近。

✅New Regent Street 新攝政街

📍Christchurch Central City, Christchurch 8011, New Zealand

⏰Open 24hrs

新攝政街是市中心偏東一條很有特色的街道,短短120公尺的街道旁,每棟樓房都漆著粉嫩亮麗的色彩,曾經被譽為「紐西蘭最美的街道」,據說當初是仿效西班牙的建築風格,不過看起來也很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殖民味道。這條1932年建設完成的購物節,在地震中受損不算嚴重,很快就恢復舊貌,反而成了城裡難得的、完整的「古老」街道。目前街上以餐館、咖啡廳居多,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精品店、珠寶店及美容院等。坐在露天座位上喝咖啡,看著隔一陣子就穿過街心的電車,以搞不清是街上的人在欣賞電車,還是電車上的人在欣賞街景,形成頗為趣味的互動。

電車在新攝政街穿梭的頻率相當頻密,遊客常常得讓路或繞道行走。

兄妹倆又打算騎著電動踏板車去探險了。

孩子有自己的節目,雙Q爸與我則負責為晚餐張羅。

來到紐西蘭對地獄感好奇,今天決定一探究竟。

與泡泡茶在羅托魯瓦一別後,就不再見到其芳蹤。

今晚打算給妹妹一個驚喜。

地獄披薩加泡泡奶茶。

今日晚餐很邪惡。

兩個冒險家,共乘一輛電動踏板車,去了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遊樂。

原以為這趟行程,常常會吃披薩。

結果,這竟是我們的第一頓披薩餐。

從我們的住所陽台往後看,即能見到新攝政街。

這條街道並不如旅遊書所說的那般精彩。

紐西蘭之旅的戰利品。

可憐的Good Girl即將結束她的宅度假了。

倒數2天中。。


♥️紐西蘭12天10夜遊 ♥️

【同場加映】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光影瞬間) 29.12.2024 – 09.01.2025

【Day 12】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Christchurch基督城 ⇒ Singapore新加坡 09.01.2025

【Day 11】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Christchurch基督城 08.01.2025

【Day 10】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Mt Cook庫克山 ⇒ Christchurch基督城 07.01.2025

【Day 09】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Dunedin丹尼丁 ⇒ Mt Cook庫克山 06.01.2025

【Day 08】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Queenstwon皇后鎮 ⇒ Dunedin丹尼丁 05.01.2025

【Day 07】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Queenstwon皇后鎮 04.01.2025

【Day 06】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Rotorua羅托魯瓦 ⇒ Queenstwon皇后鎮 03.01.2025

【Day 05】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Rotorua羅托魯瓦 02.01.2025

【Day 04】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Auckland奧克蘭 ⇒ Rotorua羅托魯瓦 01.01.2025

【Day 03】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Auckland奧克蘭 31.12.2024

【Day 02】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Singapore新加坡 ⇒ Auckland奧克蘭(Part II) 30.12.2024

【Day 01】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Singapore新加坡 ⇒ Auckland奧克蘭(Part I) 29.12.202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