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早餐。
麵包是昨天在毗鄰店鋪買的,沒想到那竟是這趟行程見過的唯一麵包店。
當地人似乎都只吃便利店和超市的吐司。
新加坡各式各樣的麵包,在這裏幾乎絕跡。

✅Auckland Fish Market 奧克蘭漁市場
📍22-32 Jellicoe Street, Auckland CBD, Auckland 1010, New Zealand
⏰Sun~Wed:0700-1700 / Thu~Sat:0700-1900
奧克蘭魚市場的根基,建立在這座城市對於海鮮料理的自負上,除了販售新鮮打撈上岸的活魚、貝類,以及遠洋的冷凍海產外,最特別的是連帶販賣所有和海鮮料理相關的材料。在市場中央不算小的超級市場裡,有各種調味料、醬汁、蔬果配菜、食譜,甚至還有一間酒嚳,收藏所有適合搭配海鮮的葡萄酒。位於市場旁的,則是當地著名的海鮮學校,有興趣的食客可在此參加課程。市場內及Jellicoe Street街道上,也有許多不同價位的餐館,能吃到最新鮮的海產,因此來這裡就算不買漁獲,也能大開眼界。

漁市場規模不大,海鮮類也選擇不多。

本以為能在這裡大快朵頤,結果生魚片的賣相令人無食慾,所以到此一遊便速速離開。

✅Viaduct Harbour 維達港
📍85 Customs Street West, Auckland CBD, Auckland 1010, New Zealand
⏰Open 24hrs (碼頭)
⏰Mon~Sun:各家店鋪營業時間不一 (商店與餐營區)
雖然建港已久,但Viaduct Basin維達區直到21世紀初才忽地興起,這一切都跟紐西蘭主辦America’s Cup美洲杯帆船賽有關。美洲杯帆船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動錦標賽,一艘船的造價從紐幣100萬到1億2千萬不等,每艘船皆來自各大名流企業贊助,像是Prada、Oracle、LV等,優勝國可取得下屆比賽的主辦權。紐西蘭聯辦1990~2000、2002~2003兩屆比賽,那些帆船選手為了加強訓練,多半長期留在奧克蘭當地,因應這批人的消費和飲食,比賽場地維達港旁的維達區,便因此從工業區搖身成為主題餐飲區,各家Pub、餐廳林立,尤其入夜後氣氛更是熱鬧。維達港的港灣內泊滿帆船,隨時都能看到帆船進出港口,遊客若對搭乘帆船出海心生嚮往,這兒也有業者經營帆船體驗活動,好讓遊客上船親自試試御風而行的暢快。

✅Britomart Precinct 布里托瑪區
📍3 Maritime Building 130 Quay Street, 1150 Shortland Street, Auckland 1140, New Zealand (Customs St. E到Quay St.之間,涵蓋Tyler St.、Galway St,、Scene Ln.等街區)
⏰Mon~Sun:各家店鋪營業時間不一
從布里托瑪火車站向東走,會突然眼睛一亮,視野裡連續出現造型摩登優雅的建築物,跨越好幾條街道的行人徒步區,開滿風情迷人的花園餐館、酒吧、設計師精品店,甚至還有可懶洋洋躺下來的草坪綠地,這就是奧克蘭市區裡嶄新的布里托瑪區休閒商圈,無論白天夜晚,總是充滿活潑、多元的城市氣氛。位於繁華的皇后街和港灣碼頭後則,是一片闊達6.5公頃的地區,在航運興盛的年代,曾經是當地富商建立囤貨倉庫的所在地,所以有著不少老房子,直到1980年代,城市發展重心轉移,這一帶逐漸沉寂,成了被忽略的地區。從2004年開始,長期擁有本區產權的布里托瑪區集團決定著手進行重整計畫,陸續整修18座老樓房、加入7棟嶄新的「綠建築」,2009年初階工程有了成果,開始展現新氣象,2011年多棟建築和購物中心正式落成,吸引各式各樣的餐飲、知名設計師品牌、公司行號等進駐,因為聚集了人潮,規模持續擴大,2015年進駐的商家已近200家。

原計畫的午餐地並不在此。
因為今晚的元旦倒數活動,奧克蘭市內施行交通管制,停車場亦多處關閉。
所以本來的午餐美食無福消受。
臨時更改行程,來到布里托瑪區很艱難的找了一家尚營業的餐館用膳。
元旦倒數活動是奧克蘭的重大節目,我們沒預料真是如此重大,其威力是很多商店與食肆不營業,開業中的也多數將於午餐後暫停休業。

這家餐館的料理有點怪異,主打健康餐。
我們吃得有點無言,不過很感恩此時此刻仍有食物供果腹。

😋🍦Giapo
📍12 Gore Street, Auckland CBD, Auckland 1010, New Zealand
⏰Sun~Thu:1200-2200 / Fri & Sat:1200-2230
如果説,奧克蘭也有所謂的排隊小吃名店,那麼Giapo大概就是人氣最旺的一間,不論何時從它身邊經過,都看到人群從小小的店門中擠滿到馬路上。也許是因為Giapo就設在IMax電影院隔壁,看電影前後來筒冰淇淋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Giapo也確實好吃,它遵循義大利傳統冰淇淋工法,但在口味上有所創新,不下20種口味中,光是巧克力就有多款選擇,而其水果口味都是使用新鮮水果製作,當然包括紐西蘭的招牌—奇異果和麥蘆卡蜂蜜。這裡的冰淇淋不添加人工化學成分,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口味也不會太甜。如果種類太多,不知該如何下手,這裡提供試吃服務,可先比較過後再做決定。

Giapo店內規模不大,顧客只能擠在入口處排隊下單。

這裡的冰淇淋甜筒多樣化,我們想吃的甜筒當天不供應,小失望。

冰淇淋的口味與甜筒的選擇一樣多得不勝枚舉,看了令人眼花撩亂。

最後,我們選了杯裝,紐西蘭特有的口味~Hokey Pokey。
雖說目前是夏季,且午後陽光普照,但氣溫是冷得令人打顫,所以只點了一小杯嘗味。

✅Queen Street 皇后街
📍Auckland CBD, New Zealand (3km)
長達2.5公里的皇后街是奧克蘭最熱鬧的街道,不但在地理上綜貫南北,將奧克蘭市區一分為二,同時也在精神上標誌著這座城市的重心。皇后街的北端即是港灣旁的航運大廈,交通樞紐布里托瑪轉運中心也位於這一帶,從這裡往南到Victoria Street的路口,兩旁盡是購物中心、星級酒店、紀念品店和精品名牌專賣店,像是LV、Guccci、Lacoste,就位於這個區段,DFS免稅店也離此不願。過了Victoris Street後則大多是餐館和娛樂場所,最大的地標就是Aotea Square奧蒂亞廣場和Imax電影院。往南繼續再走不到1公里,則會來到以色彩鮮明著稱的K-Road。

✅High Street 高街
📍Auckland CBD, Auckland 1010, New Zealand
「高街」和「皇后街」近在咫尺,但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購物風景,許多人甚至喜愛「高街」更甚於「皇后街」。儘管高街上沒什麼國際知名的連鎖品牌,卻有著更多只屬於這裡的獨特個性。這條狹窄的街道同附近的Chancery Street、O’Connell Street、Lorne Street和小巧的Vulcan Lane,兩旁盡是有點年紀的老房子,由於街區位處鬧區、建築外觀優雅,加上租金相對低廉,曾經吸引不少年輕設計師進駐,使這裡一度成為奧克蘭最潮流的地段,許多在國外走紅的設計師,回國後也將品牌設計店於此地開設,像是Karen Walker就將回國後的第一家店開在高街旁的O’Connell Street上。不過隨著「布里托瑪區」興起,很多品牌先後遷移,「高街」一帶為保留人氣,也紛紛展開改建工程,呈現出新的風貌。像是新興的Chancery Square,吸引一些時髦餐館、咖啡廳、精品店進駐,成為另一區年輕人聚集的熱點,足以和「布里托瑪區」互別苗頭。

在皇后街兜了好幾個圈子仍無法尋獲紀念品店員工所指的郵筒。
兜兜轉轉,最終在街邊找到這個長得超像垃圾桶的郵筒。

✅Parnell 帕內爾
📍Auckland, New Zealand
位於市中心東南方距離約3公里的「帕內爾」,是奧克蘭最古老的歐洲移民區之一,以Parnell Road帕內爾路為中心,街道兩旁多半是二、三層樓高的建築,採英國殖民期的建築風格,簡潔而穩重。這裡聚集了許多設計師名店、二手衣店、藝廊和主題咖啡館,許多售賣紐西蘭當地的藝術品或手工藝品,是當地市民假日休閒最愛的去處。除了逛街喝咖啡,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在Dove-Myer Robinson Park的玫瑰花園,可欣賞將近5,000叢玫瑰花盛開。而奧克蘭的第一間教堂「St Stephen’s Chapel聖史蒂芬禮拜堂」,以及鑲有彩繪玻璃窗的「Holy Trinity Cathedral三一教會」,都很值得一遊,尤其後者的彩繪玻璃將基督畫成坡里尼西亞人,並加上許多太平洋民族的圖騰畫像,相當獨特。

Dove-Myer Robinson Park玫瑰花園座落於路旁,供訪客免費入園參觀。

QE和妹妹準備騎著電動踏板車遊玩。
與兄妹倆相約在下一個景點聖史蒂芬禮拜堂集合。

這就是奧克蘭的第一間教堂「St Stephen’s Chapel聖史蒂芬禮拜堂」。
位於墓園內的教堂,我們造訪時閉門,不曉得是否仍運作。

Holy Trinity Cathedral三一教會的彩繪玻璃窗確實美麗。

😋🍫☕ Chocolate Boutique Café 巧克力精品屋
📍1/323 Parnell Road, Parnell, Auckland 1052, New Zealand
⏰Mon:1800-2130 / Tue-Sun:1100-2130
踏入巧克力精品屋得暫時忘掉高熱量罪惡感,專心享用甜點,並瀏覽窗外美麗悠閒的街景。精品屋最好的景觀座位就在進門左則的落地窗檯旁,美國總統克林頓、希拉芯夫婦二人就曾坐在這個位子享用甜點。座位旁的牆上掛著克林頓夫婦來訪時的剪報,以及克林頓的謝函;座椅的椅背還釘上寫了兩人名字的金色名牌,非常有趣。

巧克力屋售賣多款巧克力與糖果,店鋪後方設有更多座位供顧客悠閒的享用甜點。

這就是我們今日的巧克力甜點下午茶餐。

✅Newmarket 新市場
📍Auckland, New Zealand
位處帕內爾南方的新市場,型態就像市中心皇后街與高街的混合體。這一帶以Broadway百老匯大道上的火車站為中心,兩旁雲集國際時尚精品名牌,而紐西蘭本土設計師的店面則大都開設在Teed Street與Osborne Street的轉角一帶,像是Zambesi、Karen Walker、Kate Sylvester、Annah Stretton、Angela Lewis等人的作品,都可在此尋獲。

來到新市場接近下午5時,欲進店購物,卻被店家告知當天的休業將至。
紐西蘭與澳洲相同,購物商店皆傍晚打烊。
倆兄妹很無聊的自找樂趣,壞小孩的錯誤示範。
之後,我們到就近的超市採買,因為待會的倒數活動,相信很多食店已開始放長假,所以自煮晚餐比較妥當。

✅Auckland Harbour Bridge 港灣大橋
📍Northcote Point, Auckland 2022, New Zealand
⏰Open 24hrs
港灣大橋建於1959年,是奧克蘭的地標建築,橫跨Waitemata Harbour懷特瑪塔港,連接奧克蘭市區與北岸間的陸路交通。橋身全長1,020公尺,重達6,000噸,花了將近4年時間完工。這座橋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是冒險天堂。為了讓人更了解這座大橋,港灣大橋自2001年12月正式開放戶外活動公司進駐,投資紐幣700萬,在港灣大橋裡設起安全護欄、人行步道和樓梯,並在橋下方裝設一個像太空艙的房間,作為高空彈跳的基地。而經營這些項目的負責人正是高空彈跳界的鼻祖——A.J.Hackett。攀爬大橋的首要行程是帶領訪客走到港灣大橋的結構體裡,由於往來車輛眾多,噪音很大,教練必須透過對講機解釋大橋的建造歷史。從橋底一路往上,繞行橋面下的結構,穿越車來車往的橋面,最後攀至距離水面65公尺的橋頂。至於高空彈跳,是同樣的爬橋行程,只不過不是攀爬上橋頂,而是鑽入橋底艙房,穿戴好裝備後,直接跳下懷特瑪塔灣,訪客甚至還能要求「碰水」,過程十分刺激。

從新市場沿途回酒店,繞道往港灣大橋一睹其風采。

超市烤雞加炒飯。
沒預料附近的中國餐館仍營業中,原先打算自煮的白飯變成炒飯,也算為歲末晚餐增添幾許精彩。

其實從我們的住所能遠眺Sky Tower天空之塔,只是部分視線被阻擋。
午夜做倒數計時,需到樓下的大馬路才能完整清楚的觀看高塔綻放煙花。


等待午夜到來時,寵物酒店捎來我們家Good Girl今天的動態照。
她今天去游泳了呢,討厭沖涼的她不知會不會喜歡游泳?
♥️紐西蘭12天10夜遊 ♥️
【同場加映】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光影瞬間) 29.12.2024 – 09.01.2025
【Day 12】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Christchurch基督城 ⇒ Singapore新加坡 09.01.2025
【Day 11】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Christchurch基督城 08.01.2025
【Day 10】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Mt Cook庫克山 ⇒ Christchurch基督城 07.01.2025
【Day 09】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Dunedin丹尼丁 ⇒ Mt Cook庫克山 06.01.2025
【Day 08】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Queenstwon皇后鎮 ⇒ Dunedin丹尼丁 05.01.2025
【Day 07】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Queenstwon皇后鎮 04.01.2025
【Day 06】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Rotorua羅托魯瓦 ⇒ Queenstwon皇后鎮 03.01.2025
【Day 05】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Rotorua羅托魯瓦 02.01.2025
【Day 04】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Auckland奧克蘭 ⇒ Rotorua羅托魯瓦 01.01.2025
【Day 03】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Auckland奧克蘭 31.12.2024
【Day 02】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Singapore新加坡 ⇒ Auckland奧克蘭(Part II) 30.12.2024
【Day 01】我與南半球的美麗邂逅 ⇢ Singapore新加坡 ⇒ Auckland奧克蘭(Part I) 29.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