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 · 環球旅行

為自己出發 >> 香港 > Day 2『旺角/黃大仙/北角/銅鑼灣/中環』25.08.2023

今次旅行特地不買酒店含早餐配套,只因香港美食不勝枚舉,一日三餐亦享用不完。

IMG_1344r

Kam Wah Cafe & Cake Shop 金華冰廳

45-47 Bute St, Mong Kok, Hong Kong

港鐵旺角站B3出口徒步約5分鐘/港鐵太子站B2出口徒步約7分鐘

Mon~Sun 0630-2100

IMG_1357r1973年開張至今,金華冰室以菠蘿油包和奶茶最為著名,每天中午過後便開始聚集人潮,是擁有高人氣的茶餐廳。

IMG_1353r

餐室有兩間相連店鋪,但店鋪之間並不相通。

IMG_1349r

鮮油菠蘿包 HKD13、鮮油西多士 HKD22、鴛鴦 HKD20

熱熱的菠蘿油包表面酥皮香脆,麵包本身質地柔軟,夾上一片冰凍的有鹽牛油,一口咬下去融化在口中。

尤其這裡選用的都是以新鮮牧草飼養的歐洲進口牛油,牛油裡自然散發一種類似香草的氣息,實在迷人的很。

大大的菠蘿油包,搭配一杯奶茶,當點心剛剛好,這正是道地的香港特色。

IMG_1354r

金華冰室除了出名的菠蘿油包和早餐餐點,也售賣各式飯麵、西餐、老火湯等餐食。

餐牌上的“馬來炒貴刁”,相信就是新馬一帶所熟悉的炒粿條。

IMG_1359r

Kee Tsui Cake Shop 奇趣餅家

135號 Fa Yuen St, Mong Kok, Hong Kong

港鐵旺角站B3出口徒步約5分鐘

港鐵太子站B2出口徒步約7分鐘

Mon~Sun 0800-1930

位於花園街的傳統餅店,店裡維持幾十年來的模樣,提供多款具有特色的中式餅食,每日下午新鮮出爐的紅豆燒餅、光酥餅、雞仔餅、棋子餅、摩羅酥等,不到傍晚時分便已賣得所剩無幾。其中最受食客歡迎的是「紅豆燒餅」,可吃到餅皮的香糯與手工製作紅豆泥的濃密,保留了傳統的口味,亦是下午茶的最佳點心。

另一項人氣餅食「光酥餅」,有著很單純的麵粉與雞蛋香,幾乎沒有任何調味,很有天然生機飲食的古早味。近中秋時,店家也售賣應景的廣式月餅。

IMG_1361r

奇趣餅家與金華冰室只相隔幾條街的距離。

好奇趨勢之下買了一個紅豆燒餅品嘗,果然是好滋味。

IMG_1364r

《 Wong Tai Sin黃大仙 》

黃大仙本屬鄉郊地帶,40年代後期,大量內地移民湧入,漸漸在區內搭建寮屋居住,當中最為人知有大磡村,即荷里活廣場前地。60年代起香港工業起飛,此區成為輕工業區,今日雖興盛不再,但黃大仙祠與志蓮淨苑這些特色建築仍屬當區代表。

IMG_1365r

Sik Sik Yuen Wong Tai Sin Temple 園黃大仙祠

Hong Kong, Chuk Un, 竹園村二號

港鐵黃大仙站B2出口徒步約3分鐘

Mon~Sun 0730-1630

IMG_1377r

譽享中外的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始建於西元1921年,主要供奉道教神祠黃初平,同時亦供奉孔子和觀音菩薩,以儒、釋、道三教融合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

黃大仙祠除了主殿外、還有麟閣、三聖堂、孟香亭、從心苑、飛鸞台、九龍壁等傳統建築。

做為華人世界諸多信眾參拜及占卜的廟宇,黃大仙祠獲得授權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簽發結婚證書。

據說黃大仙的籤文靈驗,常年吸引無數善信前來膜拜求籤,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年大年初一,有不少人遠道而來強頭香,成為香港賀歲的重要習俗。

IMG_1384r

遠道而來,當然要求一支籤。

IMG_1382rIMG_1379r

隨著時代的進步,籤條已被淘汰,廟宇進化至線上解籤的境界。

IMG_1385r

不曉得是線上解籤服務,抑或是冠病疫情所致,寺廟一旁的解籤處,一排數十間店鋪都大門深鎖,人去樓空。

反觀另一側售賣特色小飾物的香鋪,仍敞開店門,招攬客源。

走到這裡,黃大仙祠一遊宣告一段落。

下一站過海往香港島去~

IMG_1389r

Hong Kong Island香港島 ]

香港島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第二大的島嶼,清朝在1842年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在這時正式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之一。香港島是香港開埠後最早發展的區域,中環一帶有「維多利亞城」的稱號,也是現在世界的金融重鎮。二戰後,香港主要以商業貿易為經濟發展重心,各家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外國領事館以及幾乎所有的公司或分公司都在中環一帶設立據點。政治方面,港島也是香港的行政、立法與司法的中心,不少百年古鎮,如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立法會大樓、終審法院等設立於此,是走訪歷史古蹟及觀光購物的主要區域之一。

North Point北角 》

北角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臨維多利亞港、西起興發街與屈臣道、東至英皇道及民新街交界,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在未填海時曾為一個海角,故名北角。1880年,英軍在北角設立砲台並開始了北角的歷史。砲台亦是砲台山區的地名以及砲台山道的由來。當時北角並無民居,由於水深岸高,吸引輪船公司及倉庫碼頭在此興建。

70年代有不少上海人在北角居住,於是這裡又稱小上海。80年代又有不少福建人在此定居,故後來又稱小福建。早期區內亦是傳統左派的聚居地。北角的傳統商場不少,包括國都廣場 、華懋交易廣場II期、馬寶33廣場、新都城大廈/新都城百貨公司、春秧街街市、馬寶道街市。

IMG_1391r

Lee Keung Kee North Point 強記北角蛋仔

492 King’s Rd, North Point, Hong Kong

港鐵北角站B3出口徒步約1分鐘

Mon~Sun 0700-2300

北角曾有3間大排長龍的小吃店:「利強記北角雞蛋仔」、「十三座牛雜」和「王記糖水」,但隨著店舖租金大幅上漲,經營20年的「王記糖水」在2014年宣告歇業,「十三座牛雜」則曾轉戰台北士林夜市,昔日「北角三條龍」只剩下雞蛋仔讓眾人回味 。

IMG_1395r

利強記店鋪分前後兩部分,前方售賣咖喱魚蛋、燒賣、腸粉、糯米雞等點心。

而後方則專賣雞蛋仔。

IMG_1397r

店鋪外牆貼滿雞蛋仔獲獎證書與名人造訪美照。

IMG_1401r

我們到訪時因未到營業時間,烤盤仍處於待熱狀態。

手法熟練的店員,以“聽”的方式來確認烤盤是否已完成備熱階段。

IMG_1403r

雞蛋仔是香港原創街頭小吃, 香濃的麵糊一上烤盤,以熟稔的手法在鐵盤均勻轉上一圈,一顆顆的小雞蛋仔被溢出來的麵糊連成一片,特殊的造型,拿在手上一口接一口,雞蛋仔外皮香酥有嚼勁,內餡Q嫩香甜。

IMG_1409r

一個不小心被我們發現廚房一角有小強出現!

IMG_1413r

雞蛋仔 HKD25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嘗了雞蛋仔。

雖然是第一位顧客,也等了將近20分鐘,不嘗對不起自己。

IMG_1400r

咖喱魚蛋 HKD11

利強記除了雞蛋仔,也售賣另一道香港經典街頭小吃「咖喱魚蛋」。

魚蛋彈牙入味,微微的咖喱辣勁,帶點淡淡椰香,是香港學生最愛的小吃之一。

IMG_1414r

Tramways路面電車(百年歷史叮叮車)

叮叮車就是香港的路面電車,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在街上運行時會發出「叮叮叮」的聲音取代喇叭聲來警告路上的行車與行人,這鈴聲成為它親切可愛的別名。行駛於香港島的筲箕湾到堅尼地城範圍,每日平均接載超過20萬人次,也是全球少數保有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往來車次頻繁,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班電車,從早上0600開始發車至晚上2400發出末班車,論次計費,成人港幣3元,兒童港幣1.5元。

Causeway Bay銅鑼灣 》

銅鑼灣原指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古稱鹽船港,後因以前該處的海岸線像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是在今天的銅鑼灣道。18世紀,戴氏家族於海灣東岸建有鹽船灣紅香爐廟,即今天的銅鑼灣天后廟。而現在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東角,指維多利亞城以東的一個海角,而東角的位置大概在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銅鑼灣是香港島的主要商業與娛樂場所集中地,有多家大型百貨公司及大型商場,像是崇光百貨、時代廣場、利舞台廣場、世貿中心。

IMG_1425r

Yee Shun Milk Company 義順牛奶公司

506 Lockhart Rd, Causeway Bay, Hong Kong

港鐵銅鑼灣站C出口徒步約5分鐘

Mon~Sun 1200-2300

義順最為人稱道的是「燉雙皮奶」,而雙皮就是功夫所在,第一層是在製作時先將牛奶冷卻,表層凝固的第一層皮,將皮輕輕劃開倒出冷卻的牛奶,牛奶再加上糖和雞蛋,打均後倒回碗中,第一層皮浮在上層,隔水蒸熟後燉奶凝固,便產生第二層皮,由於一碗燉奶有兩層奶油表皮,因此稱之為「燉雙皮奶」。

IMG_1430r

店內裝潢與N年前大不相同。

IMG_1428r

雙皮燉奶 (熱) HKD38、巧手薑汁燉鮮奶 (熱) HKD39

這道「燉雙皮奶」的特色就在奶皮上,營養也全都凝聚在上頭,嚐起來入口即化,奶香味在口中繚繞不散,兼具營養與美味。

IMG_1432r

Lee Garden Road利園山道

港鐵銅鑼灣站F出口徒步約2分鐘

位於銅鑼灣軒尼詩道以南,希慎道以北,與波斯富街南北平行走向。

從前的利園山道兩旁開設不少食肆、地舖和樓上舖,一整排的成衣批發店,讓人目不暇給。

現在今非昔比,叫人不甚唏噓。

IMG_1434r

Times Square 時代廣場

1號 Matheson S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港鐵銅鑼灣站A出口徒步約3分鐘

Mon~Sun 1000-2300

時代廣場是銅鑼灣地區最大的商場,商場因為每年年終的萬人倒數計時而越來越知名,現在已等同於銅鑼灣的地標;正門口的大時鐘、大電視牆,更成為香港人相約聚會的標準場所,不管白天黑夜、平日或假期,這裡永遠站滿絡繹不絕的人潮。

商場內部商店加上停車場共有16層,各式店面超過300家,除了地下樓的超市、小吃街,10樓至13樓還設有「食通天」,是較為正式的餐廳,菜色均在水準之上,用餐尖峰時段若沒訂位,或許就得在門外排隊等候。

IMG_1450r

Under Bridge Spicy Crab 底辣蟹

Hong Kong, Causeway Bay, Lockhart Rd, 391號一樓 Golden Jubilee House, 地下及

港鐵銅鑼灣站C出口徒步約4分鐘

Mon~Sun 1100-0100

IMG_1440r

隨著香港政府停止發出大排檔牌照,香港的大排檔越來越少,昔日名氣響亮的大排檔、紛紛改設店面,以全新面貌繼續服務舊雨新知,「橋底辣蟹」便以過往大排檔所在地與招牌菜命名,將炒辣蟹、油鹽水煮蜆等料理精緻化,用餐環境也更加舒適,讓想試試大排檔豪邁滋味的食客得以一償宿願。

IMG_1447r

招牌橋底辣蟹 HKD680、椒鹽特大瀨尿蝦皇 HKD368

以正宗避風塘辣蟹聞名的「橋底辣蟹」,每日凌晨從魚市場批貨,每隻螃蟹都由老闆親自挑選,至少要重半斤以上才能選上。來自越南的螃蟹肉厚肥美,選自澳洲的螃蟹則是體型壯碩,每一隻都是新鮮無比且現場直接料理。過程中先炸蟹鉗,放入蒜蓉、乾蔥、辣椒、豆豉等食材混炒,置入盤中時如金黃色沙丘覆蓋,就是避風塘炒蟹的特色。椒鹽大瀨尿蝦從紐西蘭進口,一隻身長十多吋,值得注意的是螃蟹和瀨尿蝦價格昂貴,建議點菜之前先詢問費用。

*港知識《 活跳海鮮》

避風塘炒蟹:香港有名的香辣料理,源自避風塘漁民的水上食肆,不過隨著水上人家減少,大部分也移置岸上,開起專門的避風塘料理餐廳。螃蟹與蒜炒得香氣十足,保留些微濕潤口感,搭配白粥和啤酒風味絕佳,吃完螃蟹後,把盤裡香噴噴的蒜酥拌著細綿的白粥吃。

瀨尿蝦:香港常見的海鮮,料理手法很多,但多為時價,點餐前要確認費用的計算方式。

IMG_1452r

Bowrington Villain Hitting 鵝頸橋打小人 

1 Canal Rd E, Bowrington, Hong Kong

Mon~Sat 0900-1800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民間的巫術儀祀,希望藉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這種別具特色的民間習俗,已被香港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在2009年登上美國《時代雜誌》,被列為「亞洲安慰心靈的最佳事物」之一。

打小人一般會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在香港,銅鑼灣及灣仔之間鵝頸橋橋底便成為打小人的熱門聖地。每逢驚蜇,都有不少人前往當地的土地廟進行打小人活動,從前多為老人家,近年亦有年輕人參與。

打小人儀式一般在三叉路口、橋底、路旁及山邊等地方進行。因為這些地方較易招惹鬼神。又說因為三叉路口煞氣大,可以克制小人,叉傷小人。此外,廟宇內的廟祝也兼營打小人服務。在香港除了堅拿道,還有灣仔洪聖廟、油麻地榕樹頭、上環廣福義祠及半山區的司徒拔道,乃至各區的廟宇都有職業打小人。

打小人的道具及祭品共有五鬼紙、三支香枝及兩支香燭、黃老虎紙、舊鞋及磚塊、肥豬肉及豬血、水果、聖杯、米粒及五色豆。而打小人儀式可分為8個部分,即奉神、稟告、祭白虎、打小人、化解、祈福、進寶和擲筊。拜神婆在打小人時會一邊拿著鞋打向小人紙,一邊念著口訣,以咒罵被打的目標人物。除粵語口訣外,近年甚至演化出英語口訣,而且頗為押韻。

若想自己打小人,可到紙紮店或商店買「打小人套裝」,裡面包含需要的小人紙和紙老虎,但舊鞋和肥豬肉要自己準備。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可打小人,不可在室內打小人,免得引小人入室。另外,別打到自己的影子,不然小人打不成,反而打自己。最重要的是小人紙最後要燒掉,用過的舊鞋也不能再穿,以及別把祭品帶回家。

IMG_1453r

Central中環 》

英治初期劃分港島中西部為四環九約,「四環」先有上、中、下三環(下環即灣仔),後加入堅尼地城為西環,而中、上環兩地均是昔日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地方。中環又稱中區,位於香港島的中西區,是香港政治金融中樞,也是港島開埠最早開發的地區。早在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便率先在中環建立軍事基地,並迅速興建多條道路,並在下亞厘畢道山坡劃為政府專用地段,而作為港英政府象徵的港督府便座落在政府山的中央位置。

IMG_1455rIMG_1463rIMG_1468r

Pottinger Street石板街 

港鐵中環站C出口徒步約3分鐘

本名砵甸乍街,為有利排水及方便行人使用,路面鋪以石板,故稱石板街。街道分成三段,兩旁均有店鋪,主要售賣髮飾、成衣及精品,萬聖節等節日更會有Cosplay服裝出售。此外還有一些修補衣服、買賣銅鐵的傳統老店。現時部分路面被混凝土覆蓋,不復當年景象。

IMG_1475r

Lan Fong Yuen 蘭芳園

2 Gage St, Central, Hong Kong(中環總店)

港鐵中環站D1出口徒步約8分鐘

Mon~Sat 0730-1800 / Sun Closed

44 Nathan Rd, Tsim Sha Tsui, Hong Kong(尖沙咀分店)

港鐵尖沙咀站E出口徒步約3分鐘

Mon~Sun 1030-1800

位於史丹利街附近的結志街,40多年前搭建在斜坡之上的鐵板小屋已擴充為店舖,這是一家非常老字號的茶餐廳,老到室內完全沒什麼裝潢,仍是一張張板凳招待客人,就連所謂的「大門口」都小到會讓人不經意的一閃而過。

如今的蘭芳園只有中環總店與尖沙咀分店仍照常營業,而設在上環信德中心商場的分店已暫時歇業。

1952年,蘭芳園首創港式飲料鴛鴦與茶袋沖製的俗稱絲襪奶茶的香港式濃滑奶茶,使用來自斯里蘭卡科倫坡的季後茶葉以及馬來西亞植脂奶沖製,利用自製綿紗網袋快速的上下搖動,過濾出來的奶茶加入牛奶,形成滋味甚好的奶茶,一入口果然香濃醇美,奶味與紅茶以適當比例合為一體,不苦也不澀,更沒有一般茶餐廳用奶精代替牛奶的人工味,加入少許糖滋味更好;聽說蘭芳園的冰奶茶味道更棒,就算冰塊融化也不會稀釋奶茶的濃度。

此外,這裡亦供應傳統茶餐廳美食如多士、三文治等,也有蔥油雞扒撈丁、奶油豬仔包、豬扒包、以及番茄土豆湯通粉。

IMG_1481r

絲襪奶茶 (凍飲) HKD28

堂食設最低消費,即HKD40以上。

外帶等候區的隊伍相當長,店員態度不友善,買杯飲料需受氣,而且奶茶普普通通,我覺得不值得。

IMG_1486r

Yung Kee Restaurant 鏞記酒家

Yung Kee Building, Wellington St, Central, Hong Kong

港鐵中環站D1出口徒步約4分鐘

Mon~Sun 1100-2230

半世紀前,創始人甘穗輝先生發跡於大排檔,以馳名的燒鵝吸引港澳碼頭一帶從外地抵港的遊客、泊港輪船的海員,原來只是路邊一處小小燒鵝攤販,因為獨特料理手法烹煮出肉嫩皮脆令人讚賞的口感,經過口耳相傳使得生意興隆,如今攤販一躍成為知名餐廳,遠從世界各地來此嚐鮮者絡繹不絕。

除了燒鵝,鏞記擅於泡製傳統而有水準的菜式,2006年已故負責人甘健成出版《鏞樓甘饌錄》撰寫相關知識。

歷史超過70年的鏞記,以往擁有「富豪飯堂」稱謂,來這裡用餐的名人無數,早在1968年,美國《財富雜誌》就曾將其列入世界15大食府之一。

鏞記鎮店美饌除了享有「飛天燒鵝」美譽、早期赴港旅遊的最佳伴手禮「金牌燒鵝」之外,得獎菜式「龍蝦過橋」、「北菇蒸田雞」、「鏞記清酒鮑皇」、「松子雲霧肉」、「禮雲子琵琶蝦」,以及內容有炸鯪魚、蝦春卷和炸鮮奶的「順德三寶」也頗具特色。

IMG_1488r

巧手水晶鵝肝凍 HKD120

IMG_1493r

燕窩海鮮灌湯餃 HKD88

IMG_1489rIMG_1491r

正宗炭燒黑鬃鵝 (例牌) HKD300

IMG_1495r

紅燒石岐乳鴿皇 HKD230

*港知識《名師燒味》

燒鵝:香港出名的燒味,把填滿調味料的鵝,掛進炭爐裏用高溫燒烤,以皮脆帶光澤,皮汁多為上品,通常配以甜酸醬汁食用。外皮薄脆、炭香四溢,鵝肉豐腴肥美,口感豐厚,炭火名爐來香港必吃的燒鵝,是許多餐廳的壓箱寶,這家餐廳工夫有沒有,一試便知。

乳鴿:燒乳鴿是中國廣東名菜,把未滿足月的鴿子先用滷汁浸至入味,再放進滾油生炸。皮脆肉嫩,香氣十足,所以受到不少人的喜愛。最早在沙田出名,現在大部分的酒樓也有供應。

IMG_1512r

Lan Kwai Fong 蘭桂坊

1 Lan Kwai Fong, Central, Hong Kong

港鐵中環站D1、D2出口,往太平山方向,從皇后大道右轉至德己立街,沿著上山方向直走即達

Mon~Sun 1100-0600

鄰近蘇豪美食區的蘭桂坊是香港很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蘭桂坊狹義指的是中環區的一條上坡小路,廣義則泛指已立街、威靈頓街、雲咸街、和安里、仁壽里和榮華里範圍內的大小酒吧、餐館等 。

蘭桂坊是個充滿西方風情的地方,許多西方遊客到香港特別喜歡群聚在蘭桂坊吃飯或飲酒,就連在餐廳或酒吧工作的員工,也有很多是出生於香港以外的區域,漸漸形成了蘭桂坊的洋風氣,特別在西方慶典的特殊節日裡,蘭桂坊亦會應景舉辦各式主題活動,例如萬聖節、聖誕節、新曆新年等等,舉辦活動時,都會召集各式攤位,分別販售區內餐廳和酒吧製作的各國小吃和飲料;同時也有手工藝品、飾品、T恤等紀念攤位;為了配合小朋友,街上還會設有適合小朋友的益智遊戲攤位;音樂啤酒嘉年華,則是可發掘你從來不知道的啤酒口味,100種以上的啤酒品牌,可說是好喝、好玩又驚奇的三種體驗。

蘭桂坊獨樹一幟的熱鬧氣氛,令這裡成為香港特殊的時尚指標,讓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IMG_1510r

Hoegarden HKD78

小酌一大杯,結束今日行程。

IMG_1516r

臨睡前,打開手機計步記錄一看,天啊!我們竟然走了將近12公里路!

QE說等同於跑了30圈體育場的跑道!

今天,雖然食多但也多動,罪惡感瞬間消除。

晚安~


♥ 香港4天3夜遊 ♥

【Day 4】為自己出發 >> 香港 > Day 4『佐敦/油麻地/新加坡』27.08.2023

【Day 3】為自己出發 >> 香港 > Day 3『中環/太子/深水埗/佐敦』26.08.2023

【Day 2】為自己出發 >> 香港 > Day 2『旺角/黃大仙/北角/銅鑼灣/中環』25.08.2023

【Day 1】為自己出發 >> 香港 > Day 1『新加坡/尖沙咀』24.08.202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