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房費含早餐。

我們一家人早上食量不多,簡單的幾款選擇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

早餐後,即出發往中央火車站,準備搭火車到贊斯堡的風車村。

從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 搭往Alkmaar的火車,在Zaandijk-Zaanse Schans站下車,車程約17分鐘。

[ Zaanse Schans贊斯堡 ]
贊斯堡的名字來自贊區Zaanstreek,取其社區重建之意,Schans則隱喻該區是木匠業的避難所,曾在二次大戰後受到威脅。風車是荷蘭的象徵性地標之一,來到荷蘭絕對要安排參觀風車的行程。贊斯堡雖然沒有小孩堤防的風車純樸天然,多了點商業氣息,但自然景觀仍是美麗,且與阿姆斯特丹只有15公里距離,值得造訪。河渠遍佈,風車轉動,詩歌般田園景象的贊斯堡經常吸引無數遊客前往。這塊環抱贊河Zaan River的區域,以伐木業和造船業起家,風車自16世紀就負擔供應動力的重任,居民們靠風力維生,建立歐洲首座工業區。造船業不僅吸引沙皇彼得大帝蒞臨觀摩,也帶動麵粉、油漆、芥末等商業發展,在短短兩個世紀內,興建一千多座風車。1850年後,蒸氣機逐漸取代風車,目前僅20座風車被保留下來,見證工業區輝煌過往。鄉間小鎮的贊斯堡也是個騎腳車旅遊的好去處,可沿著贊河Zaan而行,一邊欣賞田園風光,一邊欣賞兩岸風情,不用擔心會迷路。

前往風車村有兩個方法:
-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出站後,循Zaanse Schans指標,東行過Julianabrug即達 (徒步約15分鐘)
-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對面的Prins Hendrikkade街邊巴士站,搭乘391號巴士 (每15分鐘一班),在Zaanse Schans站下車,車程約45分鐘,再徒步約140m至風車村。

通往風車村的路上,途徑這座汽車天橋,沿橋盡是拍照打卡的遊客,究竟是什麼令人如此著迷?

原來如此。
放眼望去,一片風車海。

贊斯堡的風景美得像一幅畫。
我們彷彿置身於畫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Wereld van Windmolens 風車村
冬季12月至3月許多風車不開放,出發前請先至官網查詢
風車門票(1風車):成人EUR5.5/青年 (4-17歲) EUR2.5/家庭 (2成人+2青年) EUR13.5
風車門票 (2風車):成人EUR9/青年 (4-17歲) EUR4
風車&博物館套票 (任選2風車+2博物館):成人EUR20/青年 (4-17歲) EUR10/家庭 (2成人+2青年) EUR50
贊斯堡卡Zaanse Schans Card (免費參觀博物館+2磨坊):成人EUR29.5/青年 (4-17歲) EUR20
贊斯堡現有15座磨坊和3座小型風車,其中13座由贊區磨坊協會Vereniging De Zaansche Molen擁有。協會將13座風車和磨坊博物館 (Mill Museum) 組成風車村,開放式的風車村沒有時間管束,亦不收取門票。大部分的磨坊都可參觀,但需額外付費,可購套票或單項購票,只有少數要預約才能參訪。目前在贊斯堡可看到8座磨坊及2座小型風車,可供參觀的5座古老風車由北到南依序是:De Bonte Hen、Het Jonge Schaap、De Zoeker、De Kat、De Huisman,不外乎是香料、顏料、榨油及鋸木磨坊,像是時光倒流,回到荷蘭17、18世紀的田園生活。「荷蘭風車博物館」可非浪得虛名,小小的村莊就有7座博物館:織工之家Wevershuis、木桶工坊Tiemstra’s Kuiperij、漁民之家Jisperhuisje、贊斯鐘錶博物館Museum Zaanse Tijd、阿爾伯特.海恩博物館Museumwinkel Albert Heijn、麵包博物館Bakkerijmuseum。若想透過視覺、聽覺及味覺,更深入了解贊斯堡的歷史及早期的生活方式,那就非贊斯博物館Zaans Museum莫屬了。欲參觀風車磨坊及多個博物館,不妨購買一張贊斯堡卡Zaanse Schans Card,節省門票費用外,還可在眾多商店獲得優惠折扣。
*小常識《贊區磨坊協會》
這個協會於1925年成立,目的是維護贊區現有的磨坊工廠。1928年,亨德里克親王Prins Hendrik在Koog aan de Zaan開設磨坊博物館Molenmuseum,讓大眾對於贊區曾擁有的1,000多座風車磨坊歷史有更多的了解,畢竟這是贊區最具代表的特色。協會裡的成員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無薪志工,負責維護和修復現有的磨坊。透過政府與企業的補貼,還有基金會的捐贈,得以持有磨坊所有權和博物館對大眾的吸引力與教育意義。除此之外,他們也在網站上號召,歡迎更多的志工加入協會,一同為保護國家古蹟共襄盛舉。
*小常識《風車》
荷蘭人自從13世紀開始,便已懂得利用風車來提供動力。由於荷蘭的地勢平坦又靠海,居民想在如此的環境下生活,首要任務便得解決海 (河) 水氾濫的問題,於是荷蘭人開鑿水道並填海造地。在這樣潮濕的沼澤地區,風車扮演了排水的重要角色,鄰近海邊的強風剛好有利於風車的發展,因此風車從最早的人工操作,轉變成靠風力及水力的工業用風車。成功轉型的風車,能夠代替人們輕鬆的從事各種生產活動,包括鋸更粗大的木材、研磨穀物等,甚至可在海埔新生地控制排水,一舉解決洪水氾濫的問題。在18世紀,荷蘭全國共有超過一萬座風車,是風車最興盛的時期。如今,這些風車雖然已功成身退,卻成為荷蘭最美麗的景致。

風車村有幾間頗具特色的店鋪,如烘焙屋、禮品店、手作DIY飾品店等。

妹妹買了一對手工耳環做紀念。

成群結隊的水鴨,對人類一點都不畏懼,它們是遊客的最佳模特兒。

Zaans Museum & Verkade Pavillion 贊斯博物館&維可展覽館
Schansend 7, 1509 AW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20分鐘
Mon~Sun 1000-1700
17世紀的贊斯堡是西歐主要工業區,從造船業、捕鯨業、伐木業到食品工業,都讓它的地位維持到20世紀初。贊斯博物館於1998年落成,是為了保護贊區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建,並在2009年擴建,增設有趣的Verkade體驗館。贊斯博物館內陳列的餐具、罐頭上獨特的商標設計、打字機和縫紉機等生活用品、牆上無數的畫作及生產食品的加工器具等,都由當地居民搜集或本地公司提供,訴說19、20世紀的生活史。維可展覽館與贊斯博物館相連,維可Verkade是荷蘭知名食品製造商之一,主要生產巧克力、太妃糖、夾心糖、小餅乾,館內展示9,000幅維可家族和工廠照片、眾多生產工具、上千幅廣告、商品標籤和包裝。維可設有模擬的巧克力和餅乾工廠,可參觀製作過程,或透過互動電腦遊戲挑戰自己的包裝功力。贊斯堡美麗的風景也吸引畫師莫內來此創作,除了市內保有莫內住過的小屋,贊斯博物館也收藏一幅名為《De Voorzaan en de Westerhem》的莫內油畫,該畫主題正是1871年6月4日至10月8日莫內在贊斯堡創作的作品。

風車村內除了餐館,其他公廁皆收費。
博物館內的廁所,每人收費約新幣$1.00
雙Q爸向館內附設的咖啡廳員工詢問,在此消費可否免付廁費,那位大嬸答非所問,令人納悶。
我們忍無可忍之下,只好自掏腰包解決當務之急。
之後於咖啡廳買飲料解渴,怎料,那位大嬸竟告知消費能免廁費。。


一輪無言後,按地圖展開我們的風車村之行。

Klompenmakerij De Zaanse Schans (Wooden Shoe Workshop of Zaanse Schans) 木鞋工坊
Kraaienest 4, 1509 AZ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19分鐘
Mon~Sun 0800-1800
免費參觀
主人蔻伊曼Kooijman家族最感到自豪的是,木鞋企業擁有40多年歷史且已傳承3代。其首座木鞋工坊Klompenmakerij De Zaanse Schans就座落於贊斯堡一個建於18世紀中葉,擁有3個通道,名為「和平」(De Vrede) 的庫房內 (昔日用來儲存糧食、鼻煙和麵粉)。木鞋展覽館內最古老的木鞋歷史可追溯至1250年,全木製的木鞋是荷蘭特色,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木鞋工坊,連形狀都各有不同,甚至從人們穿的木鞋,就可分辨出其家鄉所在。木鞋是在外出時才會穿上,用以保護與暖和足部,進屋前再將木鞋脫下掛在架上。不同的工作要穿不同的鞋,就連馬匹為了可在濕軟的泥地裡行走,也有「馬用木鞋」。為了因應嚴寒的冬季好在冰上行走而製作出可在鞋跟上裝鐵釘的「冰鞋」(類似釘鞋),如此便有具防滑的作用,甚至有雨天專用的雨鞋 (長型鞋管加上木鞋組合而成)。除此之外,為了上教堂及特殊用途,竟有專門的「星期天木鞋」,通常描繪寓言或宗教場景,像畫一樣美麗,其他的就只是用美麗的花卉圖案裝飾。一般我們比較常見的不是黑色就是素面的工作鞋,為了容易辨識,往往會在木鞋上自由發揮,刻下姓名或作上記號。還有婚禮專用的喜慶木鞋,通常是由新郎來製作切削華麗的新娘木鞋,有象徵著信仰、希望和愛情的裝飾,精雕細琢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館內令人嘖嘖稱奇且不容錯過的就是那雙超級閃亮的「鑽石木鞋」,絕對是鎮館之寶,木鞋迷肯定要來此親眼目睹它的風采。以前的木鞋全靠手工製作,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直到19世紀末為了滿足大量需求,才開發製鞋機器。隨著上個世紀工業化和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對傳統木鞋的需求開始下降,城市尤甚。早在100年前,還有8,000多人從事木鞋行業,如今僅剩數十人,幸虧蔻伊曼家族挽救了數台差點被報廢的老式木鞋製作機,將荷蘭傳統工藝保留並傳承下去,讓後代得以體驗這聞名於史的工藝技術。至今,他們仍採用與百年前相同的製鞋方法,示範如何使用古董級的機器製鞋,其原理跟配鑰匙一樣,只不過原料換成木頭。木鞋即將完成前,還得靠人工手藝,使用特殊的切削刀將鞋底和鞋尖削到正確的形狀,這可是機器無法勝任的工作。新一代接班人還能用11種語言,為遊客免費進行木鞋製作的示範與解說。木鞋工坊亦有紀念品專賣區,色彩如彩虹般的木鞋從天花板至地板,每一樣款式都讓人愛不釋手,價格也很合理。來到贊斯堡千萬要預留行李空間和到訪時間,以免錯過可惜。建議早上0900前或下午1600後到訪,否則待旅遊團到來,就很難逐一欣賞美麗的收藏品了。
*小常識《木屐》
在早期農業時代,地勢低窪的荷蘭非常容易積水。在橡膠鞋尚未普及化之前,農民在泥濘的田地裡工作,就屬厚實的木製鞋子最耐穿又能兼具防水功能,所以木屐鞋廣泛被勞工使用,而成為荷蘭的傳統特色之一。荷蘭各地都可看到售賣木屐鞋的紀念品商店,包括阿姆斯特丹市區、桑斯安斯Zaanes Schans、沃倫丹Volendam等等,甚至中央火車站對面的遊客中心亦可購得。


這就是鎮館之寶「鑽石木鞋」。




木鞋工坊的木鞋設計與款式,多得目不暇給,令人讚嘆。

Weaver’s House (Wevershuis) 織工之家
Zeilenmakerspad 8, 1509 BZ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19分鐘
Mon~Sun 1000-1700
在18世紀便有兩個家庭合住在設有5部織機的房舍裡,20世紀初期間一直作為織布廠,直到2015年於風車村重建,博物館藉以展示傳統家居的編織工藝。

Tiemstra’s Kuiperij (Cooperage) 木桶工坊
De Kwakels 2, 1509 BX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17分鐘
Mon~Sun 1100-1600
工坊所有製桶器具來自木桶製造商S.R. Tiemstra & Sons,主要製作耐濕木桶,用來存放鯡魚或酒。1999年最後一代繼承者Jaap Tiemstra過世後將所有物品捐出,內部沒有經過整修,也沒有亮麗的陳列櫥窗,只保留原本模樣,讓你走進老工匠的生活中。

De Bonte Hen (The Brightly Coloured Hen) 榨油磨坊
Kalverringdijk 39,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26分鐘
10月至隔年3月Closed/3月至9月只限Sat&Sun 1000-1700
目前在贊區僅剩5家榨油磨坊,除了De Zoeker與De Bonte Hen這兩座仍在運作並開放參觀,其餘的De Os、De Ooijevaar和Het Pink,這三座已停用,但仍可遠觀。De Bonte Hen自1693年以來,經歷多次的雷擊災難,通常是很難存活的,它可說是贊區600座風車當中,確有幸運之神眷顧的。

Het Jonge Schaap (The Young Sheep) 鋸木磨坊
Kalverringdijk 31A,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22分鐘
Open Daily 0930-1630
建於2007年的鋸木磨坊是贊區磨坊協會最年輕的成員,故以小綿羊The Young Sheep命名。獨特的六角形的鋸木風車Het Jonge Schaap,原本位於贊丹火車站附近,於1680年建立,1942年拆除。而在拆除前,阿克馬的磨坊專家安東西普曼Anton Sipman,事先對它進行全面測量,詳細繪製完整的設計圖,藉助現代計算機技術,歷時兩年複製完工。鋸木風車屬於罩式風車Cap Winder Sawmill,風車頂部連接著方便工人轉動葉片的方向盤,讓葉扇保持迎風。當船隻運來巨木,大型鋸木機在風力驅動下將樹幹鋸成片狀木板,鋸木刀片的距離可決定木板厚薄。

De Zoeker (The Seeker) 榨油磨坊
Kalverringdijk 31,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21分鐘
Mon 0915-1630/Tue~Sun only for group visits
建於1672年,是荷蘭最後一個用來研磨花生、種子及豆類的榨油風車。1925年時,這座立於贊代克村莊一處空曠田野間的風車,曾無數次遭受旋風襲擊,頻臨消失的危機。後來在磨坊擁護者及贊區居民的努力下,成立了贊區磨坊協會,因而受到保護。1968年時遷移到現在的位置,風車底座及側邊木棚是後來建造的,但八角形屋頂可還是原先那座風車機體。當時,重達18噸的屋頂整座被吊起後,跨越鐵路的高空電纜,一路來到碼頭,再乘船前往贊河東岸的贊斯堡,這對一個老磨坊來說,真是太酷了。當年這項遷移的壯舉還登上世界新聞的版面。

De Kat (The Cat) 染料磨坊
Kalverringdijk 29,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20分鐘
Open Daily 0900-1630 (Closed on Christmas Day)
贊河沿岸昔時曾有55座顏料磨坊,De Kat風車始建於1646年,原為榨油使用,歷經1782年的火災後重建。在風車的八角形屋頂有1781及1960,這兩個數字分別代表了建造與重建年份,當年重建後改造成油漆廠,如今是全球獨留的最後一座由風力驅動的顏料磨坊。製作染料要先將木材切成碎木屑,磨坊內巨大木製齒輪利用風力轉動5噸的磨石,將木屑磨成粉狀,粉末過篩後就能裝在木桶內銷售。磨坊在1700年開始磨製礦物原料、彩色粉筆料和磨光料,並提供繪畫顏料給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畫作修復 (像是林布蘭故居、梵蒂岡博物館等)。這裡銷售的仿古顏料獨一無二,別處找不到。

De Gekroonde Poelenburg (The Growned Poelenburg) 鋸木風車
Kalverringdijk 27,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Closed for Public不對外開放
來到贊河畔,沒人不被它又大又亮麗的外表所吸引。建於1867年的風車,曾為了市政府要建造新的住宅區而遷離,並於1963年來到贊斯堡。現今的位置在當時原有另一座磨坊,就像其他的風車一樣也擁有悠久且複雜的歷史。1991年在磨坊旁加蓋了流線型優雅的木棚,到了2004年徹底進行修復工程,外部以木板重建,塗上原始的綠色。這風車頭生得一張卡通造型臉 (Thomas de locomotief湯瑪士小火車),相當吸晴可愛。在早期可是有200多座類似的造型,現如今在贊區只剩下唯二。目前沒有對外開放,欲參觀可諮詢磨坊主人。

De Huisman (The Houseman)香料磨坊
Kalverringdijk 23,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Wed~Sun 1000-1700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16分鐘
這座八角形的風車磨坊仍在使用中,內部除了展示原本的風車構造 (將小麥磨成粉) 外,1955年與Indie’s Welvaren Spice Warehouse香料廠結合,至今仍製作正宗的贊式芥末醬,以及販售新鮮的美味香料。此外,還有一些風車負責圩田的排水,對與海爭地的荷蘭來說,圩田風車也在確保國家土地變得更大。漫步風車村中可輕鬆的找到兩座圩田風車,即De Hadel和De Windhond,皆為市政紀念碑。早期有許多年輕人會在農場或小穀倉裡四處建造小磨石坊,將砂岩磨成細砂後轉售給製作打磨及磨料的工廠,以賺取外快。

De Hoop op d’Swarte Walvis 黑鯨希望餐廳
Kalverringdijk 15, 1509 BT Zaandam, Netherlands
從Zaandijk-Zaanse Schans站,徒步約14分鐘
Wed~Sat 1200-2400/Sun 1200-1700/Mon Closed
黑鯨希望餐廳是荷蘭最著名、最美麗的法式料理餐廳之一。這棟迷人的建築已有50年以上的歷史,依傍贊河的大型庭院,更是夏季最受歡迎的用餐區,另設有碼頭供客人使用,一邊用餐還可一邊欣賞180度的贊斯堡與贊代克村莊景觀。另一個迷人的庭院就位於餐廳前,人來人往的贊斯堡主街上。餐廳由3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組成:建於1717年的孤兒院Het Weeshuis、商人之家Het Koopmanshuis和捕鯨人倉庫Het Vleethuis。如今成為提供單點菜單的主題館、小酒吧,亦提供可租用的私人會議室。贊代克的舊市政廳也是這餐廳營運的一部分,當時是由富商和石油生產商Cornelis Florisz de Lange於1752年建造的。除此之外,他也參與捕鯨,這家餐廳的名字便由此而來。餐廳不但網上推薦有名,連當地人都稱讚,晚餐時段人流較稀少,原因相信是大部分遊客及旅行團都不在此留宿,正因如此,預約成了必然,因為求新鮮供應,食材需要預先準備。餐廳的啤酒來自「希望釀酒廠」及「Breugem釀酒廠」,享用美食的當兒亦可品嘗贊區生產的道地啤酒。

到訪贊斯堡的遊客,絕大部分是參加當地旅行社所舉辦的一日遊活動,匆匆結束此行後即趕往下一站。
所以在風車村用餐的食客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數。
我們的午餐地,幾乎是包場用餐。

這家餐館無論窗外風景、服務態度、美食指數,全都超出預想,給讚。

「希望釀酒廠」的自釀啤酒。

Mosterdsoep [Zaanse Mustard Soup] EUR9.50
這碗芥末湯的香料正是來自風車村內的「香料磨坊」產品,美味好喝。

Zalm Teriyaki EUR24.00

Sukade EUR25.50

Parelhoen EUR25.50

Two Scoops of Ice Cream / Caramel Jar EUR11.00
除了芥末湯,主菜及甜品皆可圈可點,值得推薦。

「 Nieuwmarkt新市場區 」
達姆拉克大街Damrak東側一帶的新市場區Nieuwmarkt,分佈在蜿蜒石板巷弄間,斑駁房屋外牆掛著五顏六色的招牌,雜亂中卻流露著絲絲古樸的氣息,不難發現這裡曾經為阿姆斯特丹最繁華的老城,當地人又稱之為舊區Oude Zijde,著名的紅燈區和中國城皆座落於此。

Oude Kerk Amsterdam 老教堂
Oudekerksplein 23, 1012 GX Amsterdam, Netherlands
Mon~Sat 1000-1800/Sun 1300-1730
老教堂Oude Kerk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本堂區教堂,1306年由烏德勒支主教祝聖。它聳立在德瓦倫De Wallen,現在是阿姆斯特丹的主要紅燈區。這座教堂的屋頂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木製拱頂,其愛沙尼亞木板追溯到1390年,擁有歐洲頂級的聲學效果。許多音樂會在這裡舉行,包括BBC Singers和聖馬丁室內樂園。地面完全用墓碑鋪砌,其原因是這座教堂興建在一個公墓上。直到1865年,當地居民繼續埋葬在教堂範圍內。在老教堂有2,500個墳墓,埋葬了10,000名阿姆斯特丹市民。在1578年宗教改革前,老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威廉一世打敗西班牙後,教會接受了新教加爾文教派。在16世紀的戰爭中,教堂多次遭到搶劫和污損,只有天花板上的繪畫得以倖免。

De Koffieschenkerij
Oudekerksplein 27, 1012 GX Amsterdam, Netherlands
從中央火車站正門沿Damrak直走到Oudebrugsteeg左轉進去,走到Beursstraat右轉,沿證券交易所後方的巷子直走到Paternostersteeg再左轉,直走到盡頭就是老教堂,咖啡館設在教堂建築內
Open Daily 0900-1800
這間咖啡館隱藏於舊教堂的角落,寧靜的氛圍隔絕了街上摩肩接踵的觀光客,是一處讓人能夠享受悠閒時光的小天地。坐在樹蔭下的鮮豔花叢喝咖啡、吃著甜點,彷彿在自家花園那般輕鬆自在,不管是飲料或是甜點的價位都很合理,在繁忙熱鬧的紅燈區裡,這裡是坐下來休息片刻的好地方。

室內滿座,只剩戶外座位,午後三時一刻,當前氣溫13度有風,冷得打哆嗦。
QE說按照谷歌的預測,下一個城市會下雪,下雪?這從不在我預料範圍的事,希望已安排的行程不會被天氣打亂。

想在阿姆斯特丹如廁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每次到咖啡廳或餐館用膳都一定先向洗手間報到。
一杯咖啡換取4個如廁機會,值得。

De Wallen(Red Light District Amsterdam Centrum)紅燈區
Oudezijds Achterburgwal, 1012 DA Amsterdam, Netherlands
紅燈區位在舊教堂南側到新市場之間的範圍,主要分佈在幾條街道:Oudezijds Voorburgwal、Gordijnensteeg、Bloedstraat、Monnikenstraat、Bethlehemsteeg、Trompettersteeg、Dollebegijnensteeg (從舊教堂旁邊的Oudezijds Voorburgwal直走,Bulldog酒吧旁邊的巷子轉進去)、Goldbergersteeg、Sint Annenstraat、Sint Annendwarsstraat、Sint Jansstraat
荷蘭自14世紀起就已經容許性交易的行為,雖然一般大眾普遍認為妓女是不光彩的職業,不過在當時商業繁忙的阿姆斯特丹,政府仍覺得特種行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當出航的船員回到岸上後,他們會成群結伴在舊城裡尋歡作樂,於是色情行業便聚集在港口附近。延續到今日,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散落在舊城區,主要分佈在舊教堂周邊的巷弄間。由於特種行業在荷蘭是合法的,因此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成為當地的觀光賣點之一。紅燈區女郎基本上都是個體戶,租一小格櫥窗與房間,穿著性感內衣,站在透明玻璃窗前撫首弄姿,不管是扭腰擺臀,還是釋放那電人的眼眸,她們都想盡辦法展露自己最誘人的一面來招攬客人。如此春色無邊的火辣場面,絕對會讓許多男性觀光客春心蕩漾。在特種行業林立的紅燈區,這些妓女都必須年滿18歲,而且擁有合法的居留及工作權,大多數是在櫥窗的小房間或是俱樂部工作,不會站在街頭拉客。她們的外型從肥燕瘦到變性人皆有,一旦談成價碼,就會拉上窗簾進行交易。這些風情萬種的櫥窗女郎,對外國人來說這是很新鮮的事物,有些人或許會拍照留念,若是白天店家還沒開業,想拍街景照沒問題,可是當她們開始營業後,千萬不要對著性工作者拍照或錄影,即使透過櫥窗拍攝她們的身影都不行。別以為躲在遠處偷拍就不會被發現,因為法律明文禁止對她們拍照,甚至會有警察在附近巡視。由於湧入紅燈區的各國旅行團越來越多,經調查有80%的性工作者覺得,這些指指點點的遊客使她們倍感不受尊重且嚴重影響她們做生意,為避免遊客將性工作者視為熱門景點而造成二次剝削,當地政府已宣告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觀光旅行團進入紅燈區。
*小常識《紅燈區注意事項》
雖然紅燈區風氣開放,可是並不代表行為可放縱隨便,以下是幾條關於紅燈區的規定和注意事項,遊客最好先了解一下,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 不能隨地小便
- 禁止在街上叫囂
- 不准對櫥窗女郎拍照
- 嚴禁使用搖頭丸等強烈毒品
- 這地區龍蛇混雜,要小心扒手
- 千萬不要在街上向別人購買毒品

Nieuwmarkt 新市場
Nieuwmarkt, 1011 JP Amsterdam
地鐵51、53、54號Nieuwmarkt站
Mon~Fri 1000-1830/Sat 0900-1830/Sun 0900-1700
位於唐人街和紅燈區旁邊的新市場,是一處包含市集的寬敞廣場,其由來已經有400年歷史。在西元17世紀之前,新市場是阿姆斯特丹的邊陲地帶,後來當城市進行擴建之際,填平了這裡的運河,才變成目前廣場的模樣,廣場也成為蔬果市場的所在地。每逢周一至五,販售芝士、蔬果和鮮花等攤販紛紛來到廣場上擺攤營業,雖然整個市場的規模不算大,不過該有的商品一應俱全,因此吸引許多顧客前來採購最新鮮的食物。周六新市場專售有機產品,而夏季的每個周日這裡則變身為二手市集。今日,新市場的西側 (靠近紅燈區那邊),座落著整排17-18世紀的傳統山形牆房屋,樓下則是櫛比鱗次的露天咖啡座。這充滿悠閒的環境,卻在西元1970年代由於興建地鐵的緣故,新市場周圍有不少房子被強制拆除,結果引發了民眾於廣場集會抗議的暴動事件。當時反對的人絕對沒料到,如今新市場的地鐵站,已成為阿姆斯特丹人潮最多的地鐵站。

不曉得是冬天的關係,抑或是時間已晚,新市場的攤位寥寥無幾。

Zeedijk 善德街
The street is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boundary of De Wallen red-light district and runs between Prins Hendrikkade and Nieuwmarkt
自新市場廣場往北走 (往過磅屋的方向),會看到轉角處有一家Café De Zon咖啡廳,左側的街道就是善德街
緊鄰紅燈區和新市場旁邊的善德街,為唐人街的代表性街道,各式各樣的亞洲商店和異國風味的餐廳錯落其中。這條街於西元14世紀建造的時候,扮演著市區外圍的堤防功能,同時也是船隻靠岸、準備出海的地點,於是居民便稱之為「海堤」(Zeedijk)。熱鬧的貿易活動和往來頻密的人潮,善德街成為阿姆斯特丹舊城裡的主要街道,見證了本地中古世紀最繁華的景象,更是全市第一條設有固定路燈的街道。在市區開始擴建之後,商人們將生意的據點轉移到富裕的紳士運河,自此善德街的榮景成了過往雲煙;雖然這裡仍舊是水手們上岸時尋歡作樂的地方,卻僅徒留夜生活和酒吧等林立的煙花場所。到了17世紀,善德街更淪落成市區的貧民窟,一度被視為阿姆斯特丹毒品氾濫和治安危險的區域。所幸自80年代以來,在政府努力的整頓下,善德街的問題已經改善許多。如今,當地人若想吃亞洲菜,都會來一趟善德街。

Fo Guang Shan He Hua Temple 佛光山荷華寺
Zeedijk 106-118, 1012 BB Amsterdam, Netherlands
Tue~Sat 1300-1530 / Sun & Mon Closed
荷華寺He Hua Tempel是一座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善德街的佛教寺廟,也是歐洲最大的寺廟。本意取自蓮花,也象徵中荷友誼。它採用中國傳統寺廟風格,委託台灣國際佛光會設計,荷蘭建築師Fred Greven建造。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大量被驅逐,使得原猶太區域殘破不堪,後變為一處操場,1994年正式確定在此處修建一座佛教寺廟。經過幾年的修建,荷華寺於2000年正式完工,同年9月15日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 Wilhelmina Armgard出席了開幕式。在中國傳統佳節和佛教重要節日,例如衛塞節,都有大量荷蘭華人佛教聖徒來此拜佛燒香。

YoYo Fresh Tea Bar 珍珠奶茶
Zeedijk 98-100, 1012 BB Amsterdam, Netherlands
從新市場往善德街走,沿著Zeedijk直走約100公尺,在四川菜餐館斜對面
Sun~Thu 1200-2000/Fri&Sat 1200-2200
珍珠奶茶是台灣特色美食,這幾年在歐洲都可見其蹤影,但是喝起來的口感卻是良莠不齊。這家奶茶店的口味不但甜度適中,珍珠咬下去Q軟又帶有嚼勁。YoYo茶店來自鹿特丹,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各有多家分店,強調茶品每天以新鮮茶葉沖泡。除了各種不同的飲料之外,還有販賣御飯糰之類的小點心及精美小物。

泡泡茶店亦售別緻可愛的精品。

Green Tea & Yakult EUR6.85 / Yoghurt Shake Strawberry EUR5.30
不過離開新加坡兩天時間就開始想念珍珠了,可惜珍珠售罄,無緣他鄉遇珍珠。

New King 新皇酒樓
Zeedijk 115-117, 1012 AV Amsterdam, Netherlands
從新市場往善德街走,沿著Zeedijk直走約30公尺,右側即達
Sun~Thu 1100-2200/Fri&Sat 1100-2030
新皇酒樓的外觀與內部裝潢有很大差異,店內以咖啡色系為主題,搭配有質感的木製桌椅和竹葉畫,流露著簡約的禪風。最重要的一點,新皇酒樓的菜餚不同於一般歐洲的中式餐館,比較接近亞洲人口味,推薦的餐點有烤鴨卷餅和自製冰茶。

Maïssoep Krabstukjes [Sweetcorn Soup with Crab Meat] EUR10.00

Kip In Zoetzure Saus [Sweet And Sour Chicken] EUR18.50

Taufu Met Gemengd Vlees En Seafood [Mixed Meat and Seafood Tofu] EUR22.50
這是此趟歐洲遊唯一的中餐,這頓晚餐之後,得待回到新加坡才能再嘗白米飯的滋味。

Black Bikes | Bike Rental at Amsterdam Central Station
Prins Hendrikkade 14, 1012 TL Amsterdam, Netherlands
Mon~Fri 0830-1830/Sat&Sun 0900-1800
Hand Brake Bike & Kids Bike Rental EUR29.49 / Insurance EUR10.98
QE和妹妹想體驗異國騎腳車的樂趣。
腳車出租店與酒店毗鄰,租借相當方便,不過腳車停放處就有點距離。
在市區繁忙的自行車道中,抵著冷風穿梭於各個運河街道,我沒有這股勇氣。
於是將兄妹倆放生後,雙Q爸與我即回酒店取暖。
少年不識愁滋味,親身經歷遠勝我的嘮叨。
今日完結~
♥ 荷蘭🇳🇱瑞典🇸🇪丹麥🇩🇰13天10夜遊 ♥
【同場加映】『覓尋 • 秘謐緯度』Good Girl篇 21.11.2023~03.12.2023
【同場加映】『覓尋 • 秘謐緯度』影 21.11.2023~03.12.2023
【Day 12】【Day 13】『覓尋 • 秘謐緯度』{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 02.12.2023&03.12.2023
【Day 11】『覓尋 • 秘謐緯度』{丹麥🇩🇰}哥本哈根>>自由城/哥本山滑雪場 01.12.2023
【Day 10】『覓尋 • 秘謐緯度』{丹麥🇩🇰}哥本哈根>>蒂沃利樂園 30.11.2023
【Day 9】『覓尋 • 秘謐緯度』{丹麥🇩🇰}哥本哈根>>市區遊 29.11.2023
【Day 8】『覓尋 • 秘謐緯度』{瑞典🇸🇪}斯德哥爾摩⇢{丹麥🇩🇰}哥本哈根 28.11.2023
【Day 7】『覓尋 • 秘謐緯度』{瑞典🇸🇪}斯德哥爾摩>>宜家 27.11.2023
【Day 6】『覓尋 • 秘謐緯度』{瑞典🇸🇪}斯德哥爾摩>>北城區/舊城區/南城區 26.11.2023
【Day 5】『覓尋 • 秘謐緯度』{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典🇸🇪}斯德哥爾摩 25.11.2023
【Day 4】『覓尋 • 秘謐緯度』{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區/環狀運河區 24.11.2023
【Day 3】『覓尋 • 秘謐緯度』{荷蘭🇳🇱}阿姆斯特丹>>贊斯堡/新市場區 23.11.2023